#8天川藏极限挑战# 2017-05-23 19:01:36,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巴塘县G318(沪聂线),多云,微风,摄氏15~8℃。拉纳山隧道出口,距离巴塘还有31公里。4号车在此出口等到川藏铁骑刘立田,他看起来状态很好,他说不直接到巴塘,要在路上停一下吃饭。
速度太快,没图!
志愿者要严谨认真,要有文采,还要吃苦耐劳,不能光顾着玩,报道要及时不能漏,每一辆车要分配的到位,不是有6辆车吗,一天都没见李德飞和代仁义的消息,报道也写的不认真不严谨,川藏这么好的题材,一年才一次,不要搞得一年不如一年啊
关注艾清 为她加油。。。
比前几年报道还是较清晰的,监控所有骑手还是车辆资源不够用,有时候要及时掉头查找骑手,司机要积极辛苦点…
#8天川藏极限挑战# 2017-05-23 19:04:28,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巴塘县G318(沪聂线),多云,微风,摄氏15~8℃。拉纳山隧道出口,距离巴塘还有31公里。4号车在此出口等到不死鸟马明明,相比铁骑他显得有些疲惫,直接通过工作车未作停留,不知他今日终点究竟是哪里。
湍河人 发表于 2017-5-23 19:14
比前几年报道还是较清晰的,监控所有骑手还是车辆资源不够用,有时候要及时掉头查找骑手,司机要积极辛苦点 ...
实话说,就是资源少,12个人,相隔上百公里,6辆车
首先要时时监控骑手的位置才能主动去跟踪,这个就是技术活了,虽然可以用设备追踪到位置,但是让骑手背着设备还一块大电池这就增加了骑手的拖累,每个骑手不会太愿意背着,再个就是要求骑手对设备进行操作的麻烦会分扰骑手的精力,而且设备对下雨摔车时的可靠性也不强,总之是成了拖累骑手个体状态的东西,所以化费还不讨好,带来的价值有限,播报一直就是个问题…
#8天川藏极限挑战# 2017-05-23 19:18:20,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芒康县G318,多云,微风,摄氏15℃。川藏风神廖海森到达觉巴山垭口,稍作休息,继续前行。
#8天川藏极限挑战# 2017-05-23 19:28:49,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巴塘县G318(沪聂线),多云,微风,摄氏15~8℃。4号车追到川藏铁骑刘立田,他的状态目前看起来还不错,偶尔站起来摇车通过。为他加油他也大声回应。
#8天川藏极限挑战# 2017-05-23 19:35:35,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巴塘县G318(沪聂线)卡子拉山脚,晴,微风,摄氏15~8℃。川藏女神艾清在田品超经过5号车六七分钟后,也相继到达山脚位置开始冲坡海子山。两人到底谁能先抵达海子山垭口。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