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领导人更关心的是经济和他们政治前途,抽空大家看看那个搞环保的前美国副总统的日常生活,我看完就对这 ...
漂泊狼 发表于 2009-12-5 08:56 http://www.fengyunbike.com/images/common/back.gif
政治活动的意义和产生的影响大小,最终决定因素在于民众的关注和参与度
活动是好活动,支持一下。
不过,不知道有什么用处。
豪客 发表于 2009-12-5 10:45 http://www.fengyunbike.com/images/common/back.gif
作用有三:
1,向美国政府表达中国国民的人文关怀和态度,要求其承担更多责任,而不只是指责别人.
2,向中国国民自己发起号召和宣传,去做关心社会,关心地球和人类的有国际意识的公民.
3,做一些能够影响身边他人的,对社会,对人类,对我们的孩子和未来好的事情,感觉自己活着是有意义的...
自带蜡烛么~估计使馆区的兵哥哥们不让我们在那集会
sheenking 发表于 2009-12-5 10:49 http://www.fengyunbike.com/images/common/back.gif
我会带50+个小蜡烛,宜家买的那种时长1H.主要用来拼350的图
建议大家参加的话自己也带些个性的蜡烛,一个就可以.
我第一时间参加!
ggf 发表于 2009-12-5 10:52 http://www.fengyunbike.com/images/common/back.gif
感谢支持.
一次活动,本身或许不会有什么作用.
但是对于每个参加者,这是一个开始.
从此,你的人生中会多了一个关怀,也更多了一份意义.
期待大家的参与...
更多相关信息可以浏览:www.350.org
我准备了一个海报图案,共享一下
载转贴一则新民晚报的报道,供大家学习一下.
“减排”目标:350ppm
http://xmwb.news365.com.cn/xz/200911/t20091106_2515822.htm
“节能减排”已经成为了耳熟能详的口号。我们也知道,“减排”主要是减少向大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但是,你知道保障我们地球正常发展的二氧化碳最大限度是多少吗?它就是350ppm(百万分之350)。然而,目前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已经达到387ppm了。因此,减排是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了。
今年10月24日是首个国际气候行动日,这个纪念日是“350国际环保组织”所确定的。在10月24日这天,181个国家和地区的5200多个环保组织通过组成350字样,或者手持含数字350的标语,以此向全世界呼吁重视减排。
“350组织”是在2007年由美国作家比尔·麦吉本发起的,目的在呼吁世人正视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可能引发的危机。该组织指出,350ppm是能接受的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上限;超过350ppm,各种生物的生存会面临严重威胁。
“350组织”的研究人员尤其希望发达国家在减排任务中承担主要责任。此前,世界银行发布的《2010年世界发展报告:发展与气候变化》也表示,发达国家在历史上排放了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而发展中国家却要承受温室气体造成的大部分损失,因此发达国家必须行动起来,塑造人类的气候未来,加大减排力度,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有关资金和技术援助,以应对气候变化。
研究人员表示,如果各国政府不正视二氧化碳排放引发的全球气候变暖效应,世界将遭遇前所未有的大灾难。2009年9月28日,英国气象局发表一份报告称,以前的研究多关注全球平均气温上升2℃的情况;但是,如果世界各国还不能采取强有力的大气保温气体减排措施,到本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将会上升超过4℃,世界各地都将会经常出现干旱、洪水等极端天气事件。1995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德国大气化学家保罗·克鲁岑表示:“为了人类的安全,到2015年之后,年均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现在减少70%才能避免灾害的发生。”
英国埃克塞特大学气候问题专家彼得·考克斯表示,全球平均气温上一次大规模上升发生在5500万年前。当时,地球各地的深海火山相继爆发,被冷冻在深海地壳下的几十亿吨甲烷和二氧化碳等大气保温气体随着火山爆发被释放到大气中,使得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5℃~6℃。结果,海洋则由于溶解的二氧化碳变得很酸,大量海洋生物因此而灭绝;海面的高度比今天的海面高出100米,除了少数高纬度地区外,大部分陆地变成了沙漠,原本生活在这些地区的生物逐渐灭绝。
目前,气候变暖已经超越环境污染成为头号环境问题,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也因此把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定为:“你的地球需要你,联合起来应对气候变化”。
世界各国已经认识到气候变暖对人类前途可能导致的灾难性打击,马尔代夫的人们甚至担心气候变暖后自己的国家被淹没,因此他们的政府首脑在最近召开了水下内阁会议。各国政府开始积极发展着眼于减排的低碳经济。这种经济概念的出现与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两大主题密不可分,它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目前,低碳经济正成为各国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保障未来能源安全的重要战略选择,也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抢占未来经济制高点的重要路径。
哥本哈根气候峰会将在12月7日至18日进行,届时将拟定新的气候变化条约。350组织计划将世界各地拍摄的350集会照片寄给与会国领导,展现人们对抗气候变暖的决心,也希望这些政治家能实实在在发挥影响力,让发烧的地球赶紧降温。
继续转贴一个今年早些时候人民网的报道,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美环保作家号召人们参加“350ppm计划”
http://env.people.com.cn/GB/9009199.html
美国环保作家比尔·麦克基本( Bill McKibben)日前在美国戈申学院发表演讲时表示,他希望全世界已经准备好快速行动起来,努力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控制在350ppm(百万分之350)。
“无论何种情况,一旦超出这一水平,这个星球上的生命都不可能和谐地生存下去。”他说。基于最新的科学研究,他将350ppm称为“红色警戒线”。
麦克基本说,在工业革命之前,大气中的碳含量相当稳定地维持在270ppm左右。但目前的碳含量已经达到了387ppm,并且还在逐年上升。如果这一趋势不能很快加以逆转,“前路存在着巨大的可能性”。他指出,全球冰盖和冰河消融现象加剧、干旱和洪水灾难增多等都将给地球造成“巨大的、不可逆转的破坏”。
“自从确定全球变暖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我们已经经历了有记录以来最温暖的10年。”麦克基本说。对人类文明而言,“这是此前从未有过的危急时刻”。
“研究气候的科学家对此都没有异议。”他说。同时,他指出以350ppm为界限的观点来自美国宇航局科学家、全球变暖专家詹姆斯·汉森(James Hansen)。
“这不是穷人引起的,但他们是最直接的受害者。”麦克基本说。
他在演讲中呼吁听众加入他的国际运动组织350.org,并讲述了如何通过集体政治行动谋求改变的故事。他相信,将大气中二氧化碳水平降至350ppm是当前唯一可行的办法。
作为无党派人士,麦克基本说,350.org的政治目标是敦促政策制定者和政府采取具有广泛的全球性影响的行动。“政府唯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设立一个碳排放限额,然后让市场做决定。”他说。
麦克基本计划在2009年10月24日这一天,通过全球性的活动,包括在喜马拉雅山山顶和水下珊瑚礁丛中高举标语,以对将于12月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的全球气候峰会形成影响。
他同时表示,要想参与这项行动的人可以登录350.org了解更多信息,学习如何给予帮助,并告诉其他人350这个数字所代表的含义,同时还能为10月24日策划一些活动。
比尔·麦克基本是美国米德尔伯里学院学者,他的首部著作为《自然的终结》(1989年),他最新的作品是《深度经济:社区的财富与长远的未来》
不错不错顶一个。。。。。
新闻这几天也一直在报道减排的事,哎,貌似很多国家都在抵制或者无法签订此类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