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胜自己 发表于 2011-10-17 19:18:49

骑车时如何预防头晕或者腿抽筋?(转)

  一、“头晕”、“恶心”,或是“眼冒金星”  一个急坡或冲刺之后,往往可以看到一些车友,躲到一旁“抓兔子”,或是“头晕”“恶心”,或是“眼冒金星”, 很多种原因,会造成这些症状……在剧烈运动之后 , “抓兔子”或“恶心”的主要原因 , 是胃部“欠血”所造成的“胃痉挛”。 “恶心”“反胃”的感觉 , 同样也是“胃部欠血”所造成。 生理卫生课,劝我们吃饱后, 不可以马上运动,否则会“消化不良”, 也是和这个道理有点相通。当我们吃饱饭后,血液会集中在消化器官的胃肠附近, 如果马上跑去运动, 血液就会流到手脚等部位, 那正在消化作用的器官, 因血液大量流出, 而造成胃里排空的障碍,引起“痉挛”“呕吐”……
如果“经常”冒金星或眼黑的车友, 就可要特别注意了,那可能是“血行”不顺畅,其原因可能是血管里有病变的徵兆,请找医师问诊才是。
  预防之方法 首先在运动之前 , 要有充分足够的“暖身运动”, 使身体的各部血液,缓和地流到手脚,以防突然间大量流出,造成"胃部欠血"。 还有长途旅骑或剧烈急坡或冲刺之前后, 一定要有短暂的休息……。
当恶心或胃痉挛来袭时,只有休息或躺个十来分中,就会恢复。水份、钙钠等电解质的补充及"休息"是首要的考量。
通常在开骑的第一个30分钟,一定有小休息 。 以后的每一个小时,一定有5~10分钟的休息。 饭后至少要30~60的休息。 一般的单车骑士朋友, 比较没有休息的习惯,似乎只会冲锋式赶路。
随时摄取充足的水份(尤其是电解质),藉以调节全身的血行。出发前的食物之调整,也很重要,不可太饱也不可不吃。 行中食物热能的补给,也是不可忽略。  运动,是大肌肉的放松动作, 也就是该用的肌肉要收缩之外,其他不用的肌肉要放松。 大家比较没有注意到这种观念,一般都错以为运动就是要"拼命",所以很容易造成运动伤害。骑车运动,既可健身又可舒解心身,所以行云流水,逍遥自在,从容自如,不可以以竞赛论。如果是以单车运动或旅游为目标的话,在途中就要多作休息, 不但合乎生理的卫生 , 而且可以欣赏风景 , 甚至增长人文地理考察等知识 。
  二、抽筋的现象其原因   (1) 热身不够:最容易发生抽筋的运动是游 泳。预防之道为热身操及渐近水温。当身体的体温和外界的温度相差7℃以上,而且突然接触时,就会发生抽筋。
  (2) 缺钠:最常发生的情况是洗三温暖时。大量的流汗,而只有喝水,容易造成体内钾钠不平衡,因而引起抽筋的现象。人体的生化作用里,钾可以使肌肉收缩,而钠让肌肉放松。如果缺钠的平衡,肌肉只有收缩,就会抽筋。
  (3) 乙酉希胆鹹:身体是很奇妙的组织,当肌肉已经无法承担时,就会释放乙酉希胆鹹,让您动不了的一种「自救机制」。处理对策:先休息,再以反方向轻轻拉开肌肉,然后用手向四侧按摩(涂布热力乳膏或思舒等),有必要再热敷,再将乙酉希胆鹹推开稀释之,使肌肉不打结。
  (4) 挫伤:肌肉等软体组织挫伤时,也会打结而产生抽筋现象。
  (5) 代谢不良:最典型就是「糖尿病」,因代谢不良而造成肌肉里水份太多。抽筋的处理-单车运动里,比较常见的抽筋及其处理;
  抽筋的原因,传统观点认为是神经受到刺激,而导致肌肉痉挛。如今,英国一位名叫艾伦的医生提出,抽筋是由于机体代谢产物聚积在肌肉组织内,妨碍了肌肉的正常收缩所致。他通过研究发现了肌肉痉挛的新机理,同时,提出了钠离子和葡萄糖可以中和肌肉中的代谢产物。这是有道理的,因为运动员在激烈运动时,要出大量的汗,随之会损失大量的钠离子,影响体内电解质的平衡。另一方面,体内的"糖能"迅速而大量地消耗,从而导致抽筋。根据这种推论,预防抽筋,就有了新的更有效的办法。运动员在剧烈运动前,喝点盐水和葡萄糖水,不但能防止抽筋,而且能适时补充体内的"糖能",并能促进运动成绩的提高,可说是一举两得。这种预防方法简易可行,最适合参加游泳、举重、足球运动的人及重体力劳动者采用。
  三、单车运动里,比较常见的抽筋及其处理:  1. 手臂抽筋时,轻轻拉直。
  2. 腹部抽筋时,轻轻把腹部垫高拉直腹肌。
  3. 小腿抽筋时,轻轻把脚板拉成直角(也是晚上睡觉,小腿抽筋的对策)。小腿或脚趾抽筋:用抽筋小腿对侧的手,握住抽筋腿的脚趾,用力向上拉同时用同侧的手掌压在抽筋小腿的膝盖上,帮助小腿伸直。
  4. 大腿抽筋:射曲抽筋的大腿与身体成直角并弯曲膝关节,然后用两手抱着小腿,用力使它贴在大腿上并做振颤动作,随即向前伸直.大腿前面抽筋时,轻轻用手腕放在膝盖后方,将腿往后弯曲,使大腿前面抽筋拉直。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蹲下,脚掌着地,像练蛤蟆功一样。当要站立时,头要下钩,弓呈猫背,慢慢站起来,从腰椎开始往上,一节节的拉直,最后停顿一下,才抬头。这样才不会黑天暗地、眼冒金星。人云:「人老,不作低头事。」这是双关语。的确,尤其人老作低头的事后,当要站立时,头要下钩,弓呈猫背,慢慢站起来,才不会头晕。
  5. 大腿后面抽筋时,轻轻将腿拉直。
  平时多喝点牛奶吧,呵呵,牛奶中的钙质最容易被吸收了。
  手腕是骑行时最容易受伤的部位之一,如果手腕太痛,就少骑一阵子吧,实在要骑的话:1.用护腕 2.优迈霜、扶他林、三七片 3、调节手把角度,改变手握姿势,如果是山地,可以用副把;如果是公路,可以装休闲把,或是稍稍调整以下弯把的角度,以达到最轻松的状态 4、注意骑行时放松肘关节,不要在车子颠簸时把力全吃在腕关节上,可以通过肘关节的活动得到缓冲。
  有一个在广东一带流传了几百年的土办法,对治疗各种类的手腕疼痛都很有效,而且不会复发:取老姜5克,去皮;茴香、陈皮各10克,用水浸透;另将老酒、红糖各20克,搅匀后加入老抽30克;准备净水400克左右(视容器大小,以没过手腕为准),文火加热2个小时,可达到效果。
  四、三点调整法,以适合你的身材   单车如同作衣服一样,需要量身材调之。三点调整法,是综合单车运动力学、运动生理及安全驾驶等三项原则而成。
  A. 调整座垫高低位置:座垫位置之设定以骑在座垫上两脚放下脚尖着地,能支持中心高度为准。
  B. 前后位置:将踏板位置采至45度处,然后调整座垫前后,以能配合脚踏之筋力最大位置为原则。
  C. 调整手把的前后与高低:手把的高度,大抵上,上扬型手把约比座垫高出3~5公分,平把手与座垫等高,跑车型车把则与座垫等高。调整后须注意把手方向再锁紧。
  D. 正确骑乘姿势:上半身稍前倾,手肘稍弯曲,成正三角形。
  五、防患抽筋有三步   (1) 运动前的「热身操」及「动后操」当中,加强「拉筋」的动作。
  (2) 运动当中,补充水份的同时,适当地补充钠(盐份)以及电解水,可以使体内钾钠平衡。饮用运动饮料如宝矿力等,能同时补充钠及电解水之外,又能让胃肠迅速吸收水份,减轻胃肠的重量负担。(小妙方:吃水果沾盐,不但更好吃之外,还有平衡钾的作用。)
  (3) 适当而渐进的运动。抽筋就是身体在警告我们,现时的运动量已超过我们的负荷能力。也就是说我们平时的运动量不够,还要多加锻练。骑车当中发生抽筋时,除了上述的紧急处治之后,回家后请记得至少要持续数日的热敷及涂药按摩,将乙酉希胆鹹推开稀释,否则以后还是很容易就会再抽筋。
  六、没事多舒展拉筋   舒展拉筋:尤其是对长途赛后的「体能调整」及「恢复疲劳」贡献最大。单车 活动(尤其爬坡)当中,每逢休息,务必养成舒展拉筋的习惯,既防抽筋又可消除疲劳。  七、单车运动抽筋的特殊原因  (1) 齿轮比:齿轮比「重」也是造成抽筋原因之一,您可以试踏轻一点的齿轮比(UCI规定青少年的齿轮比,比成年人为轻,就是为了保护未成年车手的发育。所以试踏轻一点的齿轮比,勤练回转数,绝对是正确的想法。在爬「陡坡」或「颠簸」的地段,选用轻一级的齿轮比,更有意想不到的优势。可是齿轮比「轻」,有时候会让您觉得不耐烦,不要急,慢慢的您会体会齿轮比「轻」的骑乘好处。第3度挑战环法赛冠军的。
  (2) 不当的骑车姿势:座垫太低、太前或太后,会形成膝盖或肌肉负担偏移。

http://www.fengyunbike.com/xwb/images/bgimg/icon_logo.png 该贴已经同步到 战胜自己的微博

陪练 发表于 2011-10-17 19:19:36

学习 周6骑车有点要抽筋

貌似是温度低的原因

战胜自己 发表于 2011-10-17 19:28:24

回复 陪练 的帖子

也许还有没活动开身体的原因吧。

爬山达人 发表于 2011-10-17 20:40:09

天气冷时也会腿抽筋。所以腿部保暖很重要。

随行552 发表于 2011-10-17 20:52:36

好文学习了。

luohyu 发表于 2011-10-17 22:40:44

学习学习,了解了解。。。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骑车时如何预防头晕或者腿抽筋?(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