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常见知识问答
首先,最重要的观念是,公路车的世界中,很多是需要「取舍」(tradeoff)的,也就是说,很多时候,有一好没有两好,必须依自己状况做出抉择,没人能告诉你答桉。小弟文中会一直出现tradeoff这个关键字。问:什么人需要公路车?
答:希望能在铺装道路上充份享受自行车速度感的车友们,欢迎进入公路车的世界。
问:公路车的轮径?
答:一般公路车轮径是700c,比登山车用的26吋轮径稍大。另外,也有些公路车是采用650c的轮径。
问:为什么公路车在铺装道路上跑得快?
答:最主要的原因依序有三:
一、骑乘姿势减低风阻:公路车配合弯把,可以有效减低风阻,在高速的状况下,风阻将是阻挡自行车骑士前进的最大阻力。
二、轮胎胎压高(100PSI以上),细而平,降低滚动阻力。
三、采用硬前叉,且车身重量轻,轻量化的公路车有利于加速与爬坡。
但即使是同重量的登山车与公路车,公路车还是比较快,因为一和二两项因素占很大的比例。
问:我该选择平把还是弯把公路车?
答:一般来讲,平把公路车是较悠闲的骑乘倾向,既保有700c低滚动系数轮胎优点,操控性也比弯把车好。而在骑乘姿势,也比弯把车悠闲,通常大盘则配备三盘,更有利于爬坡。
不过,却牺牲了公路车追求速度最大的一个优势-降低风阻的骑乘姿势。这就是tradeoff。
捷安特老董刘金标先生,环岛时骑的就是自家的30段变速轻量化碳纤平把公路车。
而弯把公路车,是公路车市场的主流。其优点是在速度和操控性上达到最佳妥协。多种把位抓握方式也能让有经验的骑士多方运用。
不过,弯把公路车并不是速度最快的自行车。配备计时把(前伸式手把)的计时车,可以创造出个人最佳成绩。而单速的场地车,只有一个档位,如果配合完美的轮车,速度更是无与伦比。
这些车种拼了命想办法降低风阻,有利于追求速度,但是,有一好没有两好,牺牲的是什么呢?答对了,就是操控性。
问:车架设计的角度,有什么差异?
答:车架一点点的角度差异,都足以影响骑乘的感觉。例如,较短的后下叉给您较佳的传动效率,但是较长的后下叉却能有较舒服的骑乘感。一般偏竞赛骑乘的车架,后上叉的角度较小,而休闲骑乘的车架,后上叉的角度较大,且有较长的后下叉。
问:公路车的变速方式?
答:早期或是现今复古的公路车,变速把手是做在下管上方,单车骑士要变速时,必须弯下腰去扳动变速把手,藉由操纵变速线的松紧,完成变速。后来有些这种扳动式的变速移至车把手靠近龙头处。也出现于弯把的末端,或是弯把末端设计为旋转式变速。
而现代主流的公路车变速系统是透过煞变合一把手来完成。其好处在于整合煞车与变速,不会因为控制变速而牺牲控速的煞车功能。而各家的煞变把设计,都有稍稍不同,请详见小弟另一篇公路车各家煞变系统等级介绍。
变速系统主流厂商有日本的Shimano、义大利的Campagnolo(以下称Campy)、美国的SRAM和台湾的微转。
而各家煞变技术,Shimano称为STI(Shimano Total Integration),Campagnolo称为Ergopower,SRAM则称其变把技术为Double Tap。
问:何谓套件?
答:套件是指一整套的单车零组件,通常包括了煞变把手、前变速器、后变速器、大齿盘、飞轮、链条、煞车夹器,甚至于轮组。请详见小弟另一篇公路车各家煞变系统等级介绍。
问:为什么有的公路车看起来有蟑螂须,有的没有?
答:如果是老式公路车,蟑螂须见于煞车把手延伸出的煞车线。如果是新式煞变把的公路车,跟煞变把设计有关。
Shimano早先STI系统和微转的煞变把,其变速线是从煞把侧边出线,所以可以看到蟑螂须。SRAM和Campy变速线可以藏于把手内,所以看不到蟑螂须。不过,Shimano新式ULTEGRA 6700和DURA ACE 7900,已改采走内线设计。
问:我需要几速的公路车?
答:施主,这个问题要问您的荷包了。简单来讲,越高的速别代表越昂贵的价格。
一般我们称几速,是指后变的飞轮数,通常限制后变有几速的,是后变把手。目前的公路车主流系统是10速,开始往11速演进。Campy和SRAM现在都没有低于10速的系统,导致经济型的煞变把,几乎都是Shimano和微转的天下。以市占率第一名的Shimano系列来看,2系列的2200、2300是8速,3系列的Sora是9速,4系列的Tiagra也是9速。小弟个人建议是,经济型骑士,如果是休闲骑乘,Sora也够,不过使用Tiagra的好处是,它的变速方式和高阶的105、Ultegra、Dura Ace一致,可视为提早适应。
Shimano将10速105系统称为「专业入门级」,以目前成车的价位来看,大约是40K左右或以上。不过,这是个大概,成车的价格各家厂牌的定价策略不同。
问:各家零件的台湾代理商?
答:Shimano是由三司达企业所代理,Campagnolo则是由香港商歌美斯台湾分公司代理。SRAM的台湾代理商有多家,升阳是其中之一。
大家不妨逛逛各家代理商网站,了解零件资讯。其中三司达网站,有列出各级套件的建议售价。09年整套105的价格约在31-32K左右。
问:什么是Fitting?
答:Fitting指的是依某些工具,找出自己身体各部位的长度,依照某些公式,计算适合自己身材的尺寸,以做为车架选择的重要参考依据。请在01网站搜寻内输入「Fitting」,会有许多参考资料。
一般咸认,公路车对车架尺寸的要求比较严格,错误的车架尺寸轻则影响骑乘效率,重则容易导致运动伤害。
座垫的高度由腿长决定,座垫的前后则是取决于踩踏时膝盖的位置,所以与把手的高低差几乎能改变有限,而与把手的距离也只能靠龙头长度微调,因此,必须注重挑选适合的车架尺寸。
(注:拉得太高的座管、过长的龙头、像长颈鹿的前叉,都是削足适履的作法,表示车架根本上尺寸是错误的)
问:我该组车还是买成车?
答:一般来讲,新手建议买成车。由于成车组装厂大量订货,零件方面具有价格优势。上面小弟有提到09年三司达对105的建议售价约31-32k,还不含轮组、车架、内外胎、车店走线工资等。那,您觉得组车要准备多少银两呢?因此,建议有经验且银子足够,或是真的充分瞭解零件的车友,再考虑组车。
问:该挑什么材质的车架?
答:其实,不管是采用什么材质,都能透过设计,达到需求的强度和设定功能。不过,一般的印象中,单车常用的材质有以下特色:
合金钢材:具有较舒适的骑乘感、吸震,但重量较重,且力量传导不明确
合金铝材:轻、硬,力量传导明确,但直接的路面反馈长途骑乘对新手不友善
复合式车架(铝接碳纤):结合铝材的轻量低价与碳纤的吸震
碳纤:超轻量,多变的外型,具现代感设计,可依不同的需求设计出不同的调性
不管是何种材料,根据管材、设计与品牌,都有很大落差的价位。
问:我想要一台能骑一辈子的车?
答:以车架的角度而言,以实用性来看,钢管车架保养得当,可以骑很久。不过,随着时代在进步,新的零件、更好的车推陈出新,而且,车架不同的设计,有不同的调性,难保您以后不会变心想试试别的种类的公路车。
问:什么是Lug?
答:Lug,是指早期或现今复古钢管车架,用来连接管材的套筒部位。有时,各家厂商会在Lug做些文章,以彰显其车厂的特色。车友鸟叫练的这篇钢管车拉格笔记,有很好的介绍。还是有车友特别醉心于古典钢管车的Lug美学。
问:什么是义大利单车的一王四后?
答:「一王四后」这个名词,可能是钢管时代,由台湾或是日本传出来的,义大利车届本身并无此说法。王指的是COLNAGO(可乐果),四后分别为BIANCHI(必安骑)、DE ROSA(滴落沙)、GIOS(鸡我撕)、CINELLI(洗内衣)。其实每个车厂都有他的特色和历史背景,不必太在意这个名词。不过呢,榜上有名的品牌,价格上也都不便宜就是了。
问:碳纤车架的制造?
答:碳纤车架一般分为一体成型和接管式。不管是哪一种,都是用一层层碳纤布,包缠后上固定用的树脂,再烘烤而成。蒋大先前发过一篇关于碳纤车架的疑问?,里面有不错的讨论。
问:碳纤零件的注意事项?
答:碳纤零件一般有着轻量化、强壮的特点,但是,它很怕在它的非承受力面,受到单点强烈撞击。它不会变形,而是直接碎裂。另外,固定碳纤零件时,请务必使用扭力版手,锁到其建议数值即可。强力锁入碳纤零件,会导致碎裂,导致您荷包大伤。
问:什么是压缩车架?
答:早期公路车车架,上管是采水平设计,不过,近年来,压缩车架大行其道,显而易见的特色即是上管采倾斜设计。Giant压缩车架技术称Compact Road,宣称降低前三角和后三角的整体尺寸,同时保有轻量化并增加横向刚性,降低不必要的能量损失。另一个对厂商显而易见的优点是,压缩车架通常能减少车架需准备的Size数量,大幅降低成本。以上管尺寸而言,水平车架,讲究一点几乎是1公分1个Size,但是压缩车架几乎是1.5-2公分1个Size,全系列车架5-6个Size就能搞定。(XS、S、M、M/L、L、XL)
问:什么是ISP车架?
答:ISP是integrated seat post的缩写,指的是一体式座管的车架。此类车架材质皆为碳纤,多出现在高阶车架,必须依骑士身高腿长裁切座管,然后您可以想像,座垫是套在座管上,颠覆了传统式车架需要坐杆锁入座管的概念。其优点号称可以增加车架强度,减少CARBON座管滑动与龟裂的问题.藉由一体式的座管设计让后三角更强韧,进而增进力量的传输,并且在重量方面也优于传统式座管夹持方式,但是在轻量化上助益不大。
问:大盘该选择3盘、CT盘还是标准盘?
答:这也是一个很明显需要tradeoff的问题,端看个人骑乘的属性。3盘具有最多与最绵密的齿比组合,但是在变速的效能与俐落上,是较吃亏的,重量也会稍微差一点点。CT盘指的是50/36或50/34的压缩齿盘(Compact),其好处是小盘比标准盘小,有利于爬坡,但是在变速效能上,也稍差于标准盘,且齿差大档位绵密度也较差。标准盘一般是指53/39或52/39,早期甚至有52/42,优势在于变速效率高、档位绵密,但是爬坡时腿力要够。
问:该如何选择飞轮?
答:同一等级的飞轮通常有不同齿差的选择。齿差少,表示档位绵密,齿差大,代表有较轻的爬坡齿档可以使用,但是却牺牲了绵密度,导致在平路行驶时,某些速度会有升一档太重、降一档太轻的窘状,因此,这也是一种tradeoff。有些选手,会根据不同的比赛路段选择合适的飞轮。而骑士的体重,也应考量在内,重量级骑士,建议采用齿差大的飞轮。
问: 改什么能骑得更轻快?
答:当然是传动系统。不过,和登山车不同的是,公路车成车一般整车零件等级差异不大,包括大盘。影响骑乘效率的,假设不改车架,当然是先挑轮胎,再来是轮组或是大盘。轮胎是消耗品,小弟鼓励您多方尝试。不过,其他零件改之前请先想想,也许自己本身的能力才是最该提升的。
问:何谓轮组?
答:轮组指前后轮一组。一般包括外框、幅条与花鼓。外框可能的材料有碳纤或铝合金,幅条则有许多不同的形状设计,例如一般的圆钢丝或可以减少风阻的扁钢丝,花鼓是决定转动顺畅的关键,其轴承可能是滚珠式或培林(密封轴承)。有些高级花鼓仍然是滚珠式的,必须每隔一段时间保养上油。而培林式轴承,一般是等到滚动不顺畅时,直接利用特殊工具换掉培林。而不同的轮组,可能采用不同的编织方法,最常见的编织方法为直拉(前轮最常见),以及三交叉。为了美观与降低轮组重量,幅条数有少量化的趋势。重量级骑士,建议寻找轮框强壮、多幅条且采三交叉编法的轮组。
问:何谓厂轮与手编轮?
答:顾名思义,厂轮即是工厂出厂的轮组,工厂也有编轮技师,甚至会签名。而有些厂轮,其零件是不外流的,因此不容易取得厂轮的轮框、幅条与花鼓来编轮,就算可以代价也很高,不划算。
而手编轮指的是车店老板或车友,自己决定外框、幅条、花鼓和编法,自行编制的轮组。其优点是丰俭由人,可以自行决定适合自己的各零件调性。
问:什么是瞎猫?什么是跑0分?
答:虽然01上已分享多次,还是提出来跟新手车友分享。瞎猫指的是Campagnolo一级铝合金轮组Shamal,因其发音像瞎猫而名之,请见歌美斯网页。而跑0分指的是Fulcrum公司出厂的一级轮组Racing 0,同样为歌美斯代理。除了Racing 0,还有Racing 1、Racing 3、Racing 5、Racing 7,数字越低越高级。
问:外胎的选择?
答:强烈建议先阅读肥油猫分享的这篇自行车轮胎。一般分为Open胎与管胎。Open胎一级胎的价格约在2k左右。
通常小弟会以重量、防刺和舒适性三方来考量外胎。小弟用过2条,且01上大家也推荐不错的Open胎,分别是Kenda K925(190g)和Se***s SECA RS(215g)。都具有可折、防刺与120TPI编织层的规格,价格也不贵。
而外胎规格还有20c、23c和25c的差异,指的是胎的宽度为多少mm。
问:是否要使用卡踏?
答:这又是个tradeoff的问题。卡踏简单来讲就是一种把您跟自行车绑在一起的装置,能有效的提升踩踏效率。而且,能增加抽车与高速踩踏时的安全性。但是,伴随的风险是不小心忘记脱卡倾倒时的摔车意外。此外,公路车卡鞋很难走路,上卡几乎是意味着仅能做单车骑乘。每个人的反应速度、对效率的追求与对风险的忍受度是不同的,因此需不需要上卡,还是得自己衡量,没有人能告诉你答桉。suhumi分享的这一篇卡鞋与卡踏:装备经验分享,介绍得很详细,很有参考价值。
问:为什么有人说公路车的煞车是用来减速用的?
答:首先,请确认您的煞车做动是否正常。小弟自登山车始,就是Kool Stop煞车皮的爱用者,「它,煞得住我。」对煞车皮的投资请勿吝啬。原则上,公路车的煞车应该不单是用来减速,还是要能煞停。不过,当握在煞变把时,控制煞车的力矩小,所以会有煞车不够力的感觉,因此较高速下坡时,请握下把,给您较大的煞车力矩。
另外,建议您多多练习善用您的前煞。因为公路车胎窄,后煞急煞时,很容易会导致滑胎。而大家往往会担心前轮急煞会前空翻,小弟的经验是,公路车较不容易发生(还是会喔!),且煞前轮时,一定要注意重心的位移,也就是***离开座垫,重心压低后移。
注:37楼车友jacky提醒,握下把若重心压在把手上,速度过快容易造成转向不足、操控转向不良,请注意骑姿,不管下坡时握上把或下把,在控车平衡与煞车力道中取得平衡,并注意减速慢行。
问:弯把的选择与手把的设定?
答:弯把把手的设定其实与个人柔软度与骑乘习惯有关,简单来讲,就是要达到「上把位舒适、下把位顺畅」的目标。车友suhumi发表的这一篇弯把、变把该怎么装?,很有参考价值。
问:大略介绍一下公路车比赛?
答:公路车赛有很多不同的等级,有些是一两天的分龄、分级的市民公路车赛事,例如已举办多年的花东赛,有些则是连续多天的大型赛事,例如每年举行的环台赛。一般赛事分为:
1.公路赛:顾名思义,即在公路上的比赛。有时路程中伴随着山路起伏。
2.绕圈赛:在一个固定的回圈道路上,跑数十圈的比赛。通常在城市比赛,对观众最刺激的是,每几分钟就能看到选手从您面前呼啸而过,激起您的热血。
3.计时赛:分为个人与团体,使用特殊的计时把。个人的话一一出发,团体的话,以团体为单位出发。里程数通常不长。目的在创出个人或团体在公路上的最佳成绩。
问:公路车比赛中,为何有些选手的衣服有不同颜色?
答:一般来讲,黄衫代表积分冠军的选手,绿衫代表拿下最多冲刺点积分的冲刺王,而白底红色圆点衫则是拿下最多登山积分的登山王。
问:为什么提到公路车总有人提到环法赛?
答:环法赛(Tour De France)可说是每年公路车单车届的年度盛事,也可算是曝光率最高的公路车赛事。每年将邀请约20支职业车队参赛。车友肥油猫在01有针对环法提供一系列很好的参考资料。
环法赛到底在争什么--黄衫篇、环法赛到底在争什么--绿衫篇、环法赛到底在争什么--红点衫篇
问:什么是主将?副将?
答:公路车比赛通常以团队的方式参加,但是,能第一个冲过终点线的,毕竟只有一个人。而且,在大型的多日赛事时,为了夺冠,团队有时会把资源集中给最具夺冠实力的车手,亦即主将。而副将,常扮演烊攻、替主将挡风保留体力、卡位等任务,有时,为了支援主将,甚至要牺牲自己的水壶和轮组(通常有备用的啦),让主将在最后一刻进行冲刺夺冠。
问:什么是兔子?什么是主集团?
答:公路车比赛,有时副将为了溷淆对手的节奏,或为了某些策略考量,例如吃掉一些积分,会组成几个人的小集团进行脱逃,称为兔子。而其他大部分车手,则是处于随后主集团内。兔子集团为了跑在前面,必须付出更多的体力代价,包括牺牲后面赛事所需的体力。不过,也往往能在该站赛事,吸引更多的目光。运气好的时候,兔子还可以一路笑着抵达终点。不过,通常这么爽的事不会总是发生。很多公路赛事领队会以无线电指挥车手进行策略行动。当比赛接近终点前几公里时,主集团会开始「追赶」,有好几次,甚至在终点前一两百公尺,兔子就被主集团壮烈地淹没了!
有些时后,车友也会戏称冲得快,或先出发,但是被后面大多车友组成的主集团所淹没的车友为兔子。
问:骑乘的注意事项?
答:以下几点提醒各位公路车新手:
1.时时注意缩小腹、弓背
2.用姆指球,双腿平行,以高回转速轻踩骑乘
3.视线要落在前方,别偷懒看地面
4.缩小腹时,上半身的重量就不会全部撑在手上
5.因为速度快,要提高警觉,随时注意路况,并遵守交通规则
问:公路车的醍醐味?
答:这一点抄自Bicycle Club杂志。公路车的醍醐味就是-轮车。如果骑士们的体力相当,轮流轮车顶风,您会发现自己竟然能够如此轻松地以平时难以一直维持的高时速骑乘。
Q: 我听说自行车像衣服那样,也有各种尺码之分,是真的吗。
A: 是的,自行车有尺寸之分。矮个子的人应该选用较小的车架,高个子的人应该选用较大的车架。过大的车架存在安全隐患,可能伤害你的跨部。过小的车架使你无法伸展自己的手臂和腿,影响你的速度,容易疲劳。当然较小的车架总是可以通过选用较长的座管,调整车座位置,选择把立来满足你的要求,但是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事实上,不只车架,就连车把的宽度、曲柄的长度都应该与你的手臂和腿的长度匹配。遗憾的是,国内的自行车厂商基本上只生产一个尺寸的车架,也很少宣传这方面的知识。一辆自行车最基本的要求不是零件的档次,而是是否适合你的体形。
Q: 骑自行车以后觉得私处难受,这是为什么?
A: 这有两种可能性:或者是车座不合适,或者是你的姿势不对。不管是因为什么,都不要勉强。长期这样会导致前列腺增生,这也是泌尿科医生反对自行车运动的一个原因。最常见的错误是把车座前端弄得向上翘起,实际上应该是水平或者略微向下的。如果车架的尺寸合适,运动自行车的车座高度至少应该和车把一样高,甚至还要高些。骑行的时候保持身体垂直是不合适的,那样所有的重量都压在你的臀部,而且风阻最大。
Q: 我听说自行车有很多种,能介绍一下吗?
A: 自行车的种类的确很多,主要也就是两种:竞速型和技巧型的。前者主要有公路自行车、山地自行车(越野自行车赛,双人绕标自行车赛,下山自行车赛)、公路越野自行车(cyclocross)、BMX(Bicycle-MotoCross)、场地自行车(单速,死飞)。后者主要是花式BMX,攀爬自行车等。由于笔者本身的知识局限,以及个人的好恶,本文提到的知识都限于传统的竞速自行车:公路自行车和山地越野自行车。诸如BMX平地花式、自行车攀爬这样的运动表演成分比较大,和滑板比较接近,可以归入极限运动,比较受中学生喜爱。笔者对这类运动毫无兴趣,也不打算了解这类运动。
Q: 能介绍一下公路自行车和山地自行车的区别么?
A: 公路自行车应该是轮径为700C(C代表公制,700C并不是700mm,实际是26~27 inch之间的一个长度),轮胎宽度小于35mm,主流宽度为18C~23C。公路车使用单轴的车闸(行话:夹器),弯把(实际上还有别的形状的车把,入计时赛常用的托把),大盘通常只有两片(三片的一般很少用,在山地赛段可能会用得上),塔轮变化范围小(例如:12T ~ 23T)。车架管材较细,或者是扁平的(减小风阻)。山地自行车轮子直径为26英寸,山地自行车一般是直把(通常配有爬山用的幅把)或者燕把,牙盘为三片。塔轮变化很大,典型的是11T~28T/12T~34T。山地自行车看上去就比分公路自行车要结识。山地自行车的轮胎一般用英寸作为单位,典型宽度为1.95'。以前山地自行车采用吊刹(也就是国内最常见的刹车),现在都使用平行刹车(即V Brake,但这是Shimano的商标)和碟刹(摩托车上广泛使用的刹车,可以防抱死)。
Q: 运动自行车是否也有单速的?
A: 是的。自行车运动上的皇冠——场地赛车就是单速的。而且山地自行车运动中得一些中坚(hardcore)也有一种单速派别,他们热爱简单的自行车结构。但这是因为这些骑行者水平很高。我不推荐初学者使用单速车进行骑行,不合适的速比可能会伤害你的膝盖——正因为如此国际自行车协会禁止青少年比赛中使用较大的大盘。
Q: 我听说最好的自行车车架材料是碳纤维,但有人说是钛合金。
A: 事实上没有“最好”的车架材料。每种材料都有他的优点和缺点。钢比较便宜,但是比较重,镉镆钢是一种很好的材料,很多顶级公路车架都是钢架。钢架的疲劳值大概是强度的1/3,也就是说,如果钢架受到的冲击力小于损坏所需强度的1/3,钢架不会受到任何伤害。而且由于材料特性,钢架可以吸收微小震动,比较舒适。铝架可以做的很轻,但是一般来说,铝架不如钢架舒服,而且铝完全没有记忆效应,每次受到冲击都会伤害铝材,寿命比较短。钛合金具有前两者的优点,不过重量和钢架差不多。钛合金的寿命几乎是无限的。它得致命弱点是价格。如果不考虑损坏,碳纤维是最好的,它可以做得很轻很硬,但是碳纤维没有金属的特性,一旦损坏无法修补(哪怕只是小小的擦伤),而且碳纤维可能会在无法预计的情况下断裂,结果通常是致命的。此外还有钪合金、镁合金材料的车架。如果你只关心速度,那么车架只有两个特点对你有价值:硬度,车架越硬,变形越小,能量损耗越低;重量,这个不需要我解释吧。
Q: 骑自行车需要什么行头?
A: 其实骑自行车并不需要什么特别的行头,当然,头盔除外。头盔是保护头部的关键装备,它的重要性和摩托车头盔相同。好的头盔非常美观,透气好,还能减小风阻。记住,头盔救了你的头一次后你得忘恩负义地扔掉它。别的装备都是有用的,你会逐渐认识到这一点。手套可以保护手掌,吸汗,防滑。骑行服透气好,排汗好。骑行裤的垫子可以更好的保护你的私处。风镜可以挡风,防止紫外线伤害你的眼睛。至于骑行鞋,它是人车一体的关键。
Q: 说了这么多,自行车运动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A: 自行车运动是一种高强度的运动,可以锻炼你的腿部肌肉和你的心肺机能。只需要看看自行车运动员的身材,你就明白自行车运动的功效了。据调查,骑行者的身材是最健美的。据说,骑行能提高你的性能力,当然前提条件是你不要因为错误的姿势患前列腺增生。自行车运动的坏处是你可能摔伤,可能被路上的汽车撞死(马拉松也是),可能会从山崖上冲出去摔死(当然,我还没听说谁是这么死的)。此外,自行车运动不适合心脏病患者和患有其他忌讳高强度运动的疾病的人。自行车运动不适合膝盖有伤的人。但是并没有绝对的事情,环法冠军Armstrong是前列腺癌患者(他的病并不是骑车造成的)。
Q: 能说说自行车旅行吗?
A: 自行车长途旅行是一种廉价健康的旅行方式。有专用的旅行自行车(Touring Bike),主要有两种:hybrid(混血)和一般的公路自行车。通常旅行车采用700C轮胎,使用平行刹车(v brake)或吊刹。国内由于很难买到这样的车,或者难以维修,一般人都使用山地车旅行(也有路况的因素,但实际上Touring bike也能适应较复杂的路型)。自行车旅行最重要的不是速度,而是舒适度。国内能买到的旅行车主要是GT和Rock Machine,都是国内的OEM生产商出口转内销得东西(实际上是未经授权的)。大名和Giant也有郊游车,但是很一般。
Q: 能谈谈自行车骑行的速度么?
A: 这与路况和车辆有关。公路车在平地上爆发速度很容易达到50kmph以上,很多爱好者能达到60kmph。对于一个公路车爱好者,100km平路平均速度达到30kmph就不错了,40km平地能达到40kmph可以算好手了。对于山地自行车,平地速度一般比公路车慢 10kmph以上。当然,100km保持25kmph并不困难。对于爬山,速度应该在10kmph以上,如果低于一个阈值,效率会很低。如果是长途旅行,15kmph非常轻松,如果体力好,最好保持在20kmph以上(非山地)。
Q: 为什么有些车的闸是左前右后?
A: 不是有些!而是大多数运动自行车都是这样的。这是因为大部分人右手反应快,如果刹死前刹会造成前翻。如果可能,最好把你骑的车换成左前右后。关于使用前刹达到有效刹车的理论是完全错误的!高速骑行时绝对不能单独使用前刹!
学习了,感谢”骑出健康“的辛苦劳动 啥时候能有无级变速自动档的自行车就好啦呀 学习 youle007 发表于 2011-11-28 23:3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学习
多了解一些,做个有知识的骑行者,哈哈 高伏 发表于 2011-11-28 23:1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学习了,感谢”骑出健康“的辛苦劳动
客气了 随行552 发表于 2011-11-28 23:3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啥时候能有无级变速自动档的自行车就好啦呀
快了,你发明吧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