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缕松风 发表于 2013-6-20 16:31:22

骑行散记 1 (潭柘寺 下)

骑行散记 1 (潭柘寺 下)

好多人都不知道,从城里方向去往潭柘寺,戒台寺是必经之路。不太宽的山区公路内侧,便是久负盛名的千年古刹戒台寺——当然在名气上,比起潭柘寺来还是稍微委屈了点——寺院附近有两三路公交车,两侧车站牌子下面都有几位候车人,从装束来看还是游客的身份居多。一块巨大的山石上雕刻着“戒台寺”三个大字,这时候我才后悔没带上备用电池,拍照留影是做不到了,如果在风云单车上发帖子,也许属于不合格的作品。早就知道,戒台寺以古松著名,有卧龙松,活动松等等;卧龙松好理解,应该就像一株俯卧的苍龙,支楞八叉,傲视苍穹;可活动松,我一直想象不出来是什么情景。据说只要用手握住它的一只松枝,整棵大树都会跟着活动——当年我的同学说的有鼻子有眼,让我憧憬不已。但是,这次我仍然与古刹古松擦肩而过,我的目标是潭柘寺,活动松——对不起了!从大灰厂路那条褴褛的公路上走出来,骑行到戒台寺附近,已经让人大为感慨。那整洁干净的柏油路,鲜亮整齐的绿色的植被,加上古色古香的圆形路标,给人的感觉是内外两重天。从戒台寺到潭柘寺坡度就小多了,有的路段已经可以享受顺坡而下的骑行乐趣。这里已经有了明确的里程路标,到潭柘寺12公里。我是11点25分到达潭柘寺公交站的,从晓月苑二里出发,用了接近两个半小时。也许是星期三的缘故,来这里游玩的客人并不多。沿途可以看到不少农家饭餐厅的服务员向过来的小车打招呼,希望能招揽到不多的顾客。像我这样骑车过来的车友,我居然没有遇见一个——这可和我三天之后骑行十三陵水库相差太多了。潭柘寺我来过两次,加上这次已经是第三回了。第一次来这里是76年的正月,寺院在修整没有正式开放。我是借了两位建工学院老师的光,才有幸进到庙里。修缮队里有一位喜爱画画的青工,看见老师们背着的画板,破例把我们迎到里面。我没有画板,可我带着笔记本写写画画,那位清秀的青工以为我在素描,过来一看才知道我是蒙事的。可那一次的游客只有我们三个人,古刹奇遇的感觉让人忘不了。在寺院周围转悠了一圈,买东西的游人还不如卖东西的小贩多。潭柘寺门票不菲,我没有进去,来这里的目的就是骑行,观赏沿途风光,进不进庙宇到无关紧要。回程的路就好走多了,一路下坡。只听到两耳边的风声呼啸,没觉得害怕,人已经飞驰而过。老早就听说过“放坡”这个词,今天总算体会到了。我是11:45返回的,回戒台寺用时40分钟,到北宫公园用时一个小时,回到厂里的时间是1点25分。原以为自己出去玩了一趟,回来晚了。谁想到问了门卫,还没来电呢。科里的同事们早都回家了,我也小憩片刻,打道回府。
    原来骑行爬坡不算太难,原来千年古刹并不太远,原来梦里的图画可以完成,只要你把画笔拿起来,把那块硕大的画布小心地铺好。


               




何守缺 发表于 2013-6-20 17:09:55

{:soso_e179:}楼主的文字写的简单平时

随行552 发表于 2013-6-20 17:44:07

{:soso_e179:}

化石 发表于 2013-6-20 18:01:41

{:soso_e179:}

大科 发表于 2013-8-22 16:44:01

描述够细致的感觉楼主是三院的人

品茗 发表于 2013-10-12 14:37:10

原来骑行爬坡不算太难,原来千年古刹并不太远,原来梦里的图画可以完成,只要你把画笔拿起来,把那块硕大的画布小心地铺好
这几句结束语,我很喜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骑行散记 1 (潭柘寺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