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乡 发表于 2013-8-18 08:45:35

模式口溜达

               模式口溜达
    上午去了趟车行,下午去溜达了一下模式口。其实模式口我是一个礼拜来一趟,很熟悉滴的地方。但是,不知道模式口里面还温藏着很深很深的历史底蕴。
    模式口原来不叫这个名字,是叫“磨石口”,一九二三年宛平县长汤小秋给改成了“模式口”,可是在人的嘴里还念磨石口。
    磨石口的不平凡还在于有一条约1500米长的龙形古道穿村而过,这是几百年来贯通京城与塞外的京西古道的磨石口村段。京西古道俗称驼铃古道,明清之际,骆驼是这条道上的主要运输工具。清朝诗人查慎行形容这条路:“乱石山有崎岖路,时听征车撼石声。”那是过去时,现在时已是柏油路。
    此地古为京西重镇,西山的煤炭、木石,均由此处入京。《光绪顺天府志·地理志》云:“(蓟县)西北三十五里,磨石口镇,千总镇焉。”由此可证,明清之时,此村就是镇级行政聚落,且派千总加以镇守。村子原有围墙环绕,沿街并有三个门洞,门上为谯楼,有军士把守。现门洞均已圮毁,惟留部分墙基。我和当地人聊天,解放前息还有国军在城楼把守。
    模式口村古迹甚多,较重要的有法海寺、龙泉寺、承恩寺、田义墓、和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等。
    骆驼祥子:老舍写的骆驼祥子有一匹骆驼,是祥子从北京城向西走,一直走了三天三夜,直到走到了模式口,牵了一匹骆驼,回来后便被人们叫做骆驼祥子。
    前些年市政府公布了《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模式口被列为需要保护的历史文化街区。法海寺、承恩寺、田义墓等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修缮。
    模式口村是人潮汹涌的地方,道路两旁的住户是一家比一家的盖着房子,周遍全是菜市场,人那叫一个多啊,下午1点以前来到此地,没有半个小时别想从这条街上走过去。现在周遍的平房住的几乎全是外地来京人员,环境差,人员复杂。真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把周遍和法海寺山脚下的平房都拆迁了,然后建起大道供游人来法海寺,龙泉寺、承恩寺、田义墓、和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等参观游玩。
                              2013.8.17.



http://www.fengyunbike.com/xwb/images/bgimg/icon_logo.png 该贴已经同步到 同乡的微博

同乡 发表于 2013-8-18 08:45:36

本帖最后由 同乡 于 2013-8-18 08:32 编辑

    第一过街楼遗址

同乡 发表于 2013-8-18 08:45:37

   第二过街楼遗址

同乡 发表于 2013-8-18 08:45:38

   第三过街楼遗址

同乡 发表于 2013-8-18 08:45:39

      田义墓

同乡 发表于 2013-8-18 08:45:40

   北京第九中学

同乡 发表于 2013-8-18 08:45:41

   承恩寺

同乡 发表于 2013-8-18 08:45:42


同乡 发表于 2013-8-18 08:45:43

      法海寺

同乡 发表于 2013-8-18 08:45:44

      龙泉寺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模式口溜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