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烧饼 赏秋景 背柿子
本帖最后由 绿行乐游 于 2013-10-29 01:38 编辑周六(26日),金秋送爽天空晴朗。一大清早,京城的无数骑友在通往郊区的各条马路上欢快骑行。虽然天气的温度不太高,但车友们的活动热情很高。在八辅路上,单飞的、三五成群结伴的,一队队、一拨拨的骑行大军甚是壮观。幸福公社的老田跟俺打招呼,把咱当成他的社员了,呵呵!小营桥红灯处,一个熟悉的身影立在前面,高挑飒爽,原来是咱风云的面包西施索尼克啊!停在妹纸身边一声招呼,想不到竟然没有被认出来,正好绿灯亮了,赶紧起动,走你吧!
正点到达西三旗桥的集合点,已经有很多车友来到了,计划是二十人的活动,估摸到的得有三十人了。茶姐布衣妇也在其中,她是准备去爬解字石的,先在这里和大家小聚一下,据说明天(周日)她还要和毛老师继续再爬一趟解字石,呵呵!又一位QS女汉子闪亮登场了!
我们今天的目的地是昌平的狼儿峪。路线:西三旗桥——莘庄桥——北清路——温阳路——阳坊镇——流村环岛——高崖口村口——南雁路——狼儿峪(原路返回)。领队:老好人,收队:汪队、子孓。队员:三十多众。
北清路旁的一些白果树已经开始变黄了,可惜的是沿途诸多的工地把原本宽敞干净的马路弄得是泥土遍地,车子一过则是尘土飞扬,真是令人无奈! 我们第一站是阳坊镇的“京北第一回民村——西贡市村”的清真寺,据说这里也曾经是个有故事的地方。但我们今天到这里不是为了听故事,而是奔着清真寺的烧饼铺去的。开始我还没觉得一个烧饼能有什么大不了的,到了之后才发现这地方还真是值得一转。
话说这阳坊的涮肉在北京城可是有响当当的名气了,我和众多的吃货们一样每年都会到这里光顾多次,无数次的经过这里,可却从未听说过这儿还有这么大的一个回民村。尤其是这个坐落在村中需要七拐八绕、不熟悉还不好找到的小巷子里的清真寺,不起眼的烧饼铺就在寺旁边。和很多清真寺旁边的小店一样,没有惹人眼目的招牌、广告,这里也是只卖不吆喝。靠的是祖传的手艺,用的是传统的工艺、地道的材料、精细的加工,正宗的味道来赢得食者的口碑。每天都是限量制作,没有剩余。面对的主要都是本村的街里街坊,绝对不会有偷工减料、掺杂使假的问题。五块钱十个我也来上一袋,吃上一口香甜软绵,满口留香。不尽让我想起小时候每天上学前,在我家附近的清真早点铺里吃的糖油饼和麻酱糖火烧,真是一种久违了的感觉!不用多说了,由于我们的光顾,这一天的烧饼不论咸甜口的瞬间售罄了!
从村子的西头出来就是阳坊的“涮肉一条街”,经过一个热闹的集市时,向路边的小贩询问柿子的价钱,五块钱四斤。比城里便宜不少了。继续前行到流村环岛时,价钱就是一块钱一斤了。在高崖口村口时,已经是八毛钱一斤了。大家合计着要是进村去,五毛钱就很不错了。
这途中,我们仍然是陆续遇到一些去钻白羊沟、爬高崖口的车友。铿锵玫瑰是专程去爬高崖口的,还有一个大队人马也是去高崖口的,捎带着就把夕阳大哥带来的一位女车友也裹上高崖口去了,没有电的手机无法联络,竟然在回程时又遇到了组织,一起腐败而归。呵呵!命运的安排啥事都一样!
话说我们从高崖口村口向西南的南雁路前行,这里的秋景甚是浓郁,车子少、路干净,骑行非常舒爽!得到蓝云大师真传的老蔡车告诉我们距离目的地狼儿峪还有1.5公里,大家笑过,我知道这1.5的计量单位应该叫“蓝里”,约等于3—5公里。一小段缓上坡又拉大了队伍的距离。村子位于半山腰上,沟里、坡上和老乡家的院内柿子树很多,汪队的一位朋友和当地的老乡较熟,给我们找了一个老乡到他家里去买已经摘下来的柿子。四毛钱一斤随便挑,还都可以饶上个把的。不一会儿,几大口袋的柿子就被挑的差不多了,多数人都是满载而归!
原路返回的途中,我们的午餐是在西峰山附近的“车迷驿站”解决的,环境好、味道好、菜量足、米面主食管够,挺实惠的腐败点! 餐后,我背上十几斤的大包,一路没停地负重骑行。哈哈!好在前一阵子专门进行了负重练习,这下子真是管用,肩膀和老腰都扛了下来,天刚擦黑儿顺利到家!
特别外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