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天翁118 发表于 2013-12-29 23:56:20

东北边疆行:D19鸡东县鸡东镇光荣村—向阳镇—密山二人...

本帖最后由 信天翁118 于 2013-12-29 23:58 编辑

东北边疆行:D19鸡东县鸡东镇光荣村—向阳镇—密山二人班—当壁镇(进入兴凯湖湖区)—白泡子乡2013-09-0306:35:08|分类: 东北边疆行

    2013年8月3日星期六:D19鸡东县鸡东镇光荣村—向阳镇—密山二人班—当壁镇(进入兴凯湖湖区)—白泡子乡,129.71公里。总计2126.6公里。    住在老孙家,就要按照人家过日子的生活节奏转。农民基本上还是因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习惯。他的家人4点多就起来了,5点钟我也起来,一边收拾东西一边和老孙聊着天。6点钟老孙媳妇把饭做好了,主食是米饭,副食除了昨晚剩菜以外,新做了一个土豆炖豆角,还煮了好几个鹅蛋。不知道这样的饮食习惯是因为他们今天要下地干活,还是因为我的“体力活”,特意为我改变。总之是,俺给老孙一家增添了许多麻烦,实在是不好意思。   临走,老孙又给我塞了三个香瓜和四根黄瓜。我则提前吃了一粒抗花粉过敏的药片。


    离开老孙家,我按照鸡西骑友和出租车司机提供的路线顺利的经过了平阳镇、向阳镇,越过鸡密界,再经过二人班镇、三梭通,最后到了当壁镇,也就是兴凯湖的西面。    因为药物的作用,整个上午的骑行都感到十分困倦,望着路旁松软的草地,总想找一个地方睡一觉。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了中午。本打算吃饭之后在饭馆小憩一会儿,但也没有实现。    花粉过敏的问题已经影响我十多年了。最早出现这个毛病是在1997年,那年秋天,我与单位领导去北京西山,在一个山坡上行走时无意触碰了一蓬蒿子,瞬间蒿子花粉四处弥漫,我立刻出现了窒息、流涕、眼睑发痒等症状。从那年开始,这个季节性的问题就一直困扰着我。每年从7月末8月初开始,到9月末止,我都要把自己封闭在房间里,打开空气过滤器,“苦熬”这痛苦不堪的两个月。这些年,最严重的时期甚至引起哮喘,晚上无法入睡,只能半卧在床上。虽然吃药、打针,喷剂也没少用,但都治标不治本。    自从开始骑行以后,花粉过敏期似有缩短和症状减轻的趋势,但我仍然不敢大意。每逢这个季节,我都主动把自己“关起来”。这次“东北边疆行”,时间上正好跨越8、9月,而我在这广袤的黑土地上骑行,恰逢花粉“盛季”,我能否抵挡得住这老天爷的赏赐,真是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如果等到花粉季节过去,东北的寒冬将至,那今年就断然不能完成这个骑行任务了。唉,真是“天意难料”啊!    我必须非常非常认真地应对这个问题,小心谨慎地处置身体的任何不适。增加休息,降低强度,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努力争取多骑一段距离。即便留尾巴,也不要太大太长。我这次带了4-5种克服花粉过敏的药物,希望能帮我坚持下来。如果不能,那也是天命难违了。

我要向右转

    一路上经过了大大小小许多口岸,当壁镇这里的口岸是最“次”的。规模小货运少,人员往来更少。骑行一个下午,只见到一辆俄罗斯货柜车。在口岸,我甚至连国旗都没有见到?

当壁镇口岸

    兴凯湖,为满语,原为中国内湖,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签定后,变成了中俄界湖。在黑龙江省东南部,北部属中国,南部属俄罗斯。面积4,380平方公里。湖水从东北部龙王庙附近流出为松阿察河。    北大荒的开发,兴凯湖农场的成立都是五十年代的事情了,距离今天已经有60多年的历史。“北大荒”指中国黑龙江省北部在三江平原、黑龙江沿河平原及嫩江流域广大荒芜地区,指位于我国版图东北角落的密山、虎林、饶河、宝清等县的大片土地,。这里并非自古以来就荒凉无人开垦,曾经击败辽与北宋的女真人就在此生存发达。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曾在这里发布“招垦令”,招徕流民开垦无主荒田,但收效不大,北大荒依旧是地旷人稀,村落难寻,人迹罕见。清朝时满人大量入关,俄国势力趁虚进入;加上清王朝为了巩固祖先的龙脉,严禁汉人进入东北地区,使得边境千里人迹少见。直到新中国诞生,这片当地老乡称为“插根筷子都能发芽”的黑钙土才苏醒过来,萌发了勃勃生机。1958年春天,王震将军率领解放军十万转复官兵进军北大荒,屯垦戍边。他们把原来长满榛林杂草、野兽出没的荒原建成了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上下两张均为资料片)


    东北边疆的国营农场,生产建设兵团成了我们国家集约化大农业生产的集中代表。它支撑着共和国的生存与发展,也为新中国东北地区的边疆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五十年代大部队进入,六十年代内地大规模支边,以及六、七十年代大规模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还有七十年代末期开始的改革开放,都为边疆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





兴凯湖农场的万亩良田。

    如今的北大荒真是无愧于北大仓的称号,在这里,放眼望去,无边的田地展现在你的眼前。不来北大荒,不知道那里天高地阔。不来北大荒,不知道那里农业机械化的作用。那一片片一眼望不到边的玉米地、稻田,让我惊叹不已。    从古至今,由军队屯垦戍边是一项代代相传的做法。它不仅给国家政权提供了必须的粮食供给,也为边疆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我小时候的课本里,就有关于东北地区自然生态的描述,“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说得就是北大荒这个地方。几十年的过度开发,这种场景已经见不到了,不过据说由于近些年,国家生态保护政策与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生态环境又得到了逐步的恢复。    今天是周六,游客很多,特别是各地来的自驾车,在莲花泡景区的路上连成一串。不过在这里汽车遮挡号牌情况还是比较常见的。不知道为什么当地交警不下大力进行整治?

兴凯湖水质浑浊

    兴凯湖刚刚修建了环湖公路,从高处眺望湖区,褐色的水面将自己与天际截然分开。骑行在路上,临近湖边的地方,湖水发出低沉的吼声。我凑到一个旅游点,站在岸边,望着那一眼望不到边的湖水,在东风的推动下,一浪一浪不停地涌向岸边。这与大海相似的景象,对于一个做过“万里海疆行”的我来说,似乎引发不起太多的惊奇。    下午休息时候发现,夹在防雨罩外面的雨衣和黄瓜不知道什么时候颠掉了。虽然还有骑车的专用雨衣,但透气性差,我还是应该尽快再买一件雨披。

俺的晚饭

    傍晚,我根据当地老乡指点,离开环湖路5公里,进入白泡子乡,在景区之外选择了一户家庭旅馆住下。条件虽然差,但是没有苍蝇嗡嗡的喧闹。刚刚写了一会儿日记就困了,先睡觉。凌晨3点多醒来,又写一阵儿。7点钟起床收了尾,昨天的日记总算是没有欠账。

    (更多照片请看对应相册)


http://www.fengyunbike.com/xwb/images/bgimg/icon_logo.png 该贴已经同步到 信天翁118的微博

毛老师 发表于 2013-12-29 23:57:59

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很重要啊。我也要努力保持清醒

信天翁118 发表于 2013-12-30 00:05:19

毛老师不姓毛 发表于 2013-12-29 23:5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很重要啊。我也要努力保持清醒

是啊,身体安全是骑行的首要条件,必须牢记。{:soso_e181:}

绿行乐游 发表于 2013-12-30 00:15:39

http://www.fengyunbik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312/29/234749pjv5obuuu9iua2iu.jpg.thumb.jpg
在看着就令人神清气爽的林荫道上骑行真是件非常惬意的事情!{:soso_e179:}

没说明白 发表于 2013-12-30 00:16:29

别说狍子和野鸡,楼主也提到现在东北苍蝇蚊子都没有了,喂神马?因为农药用太多太多了,所以以后谁再胆敢对天朝人民用生物武器,必然碰到鬼打墙啊!

北京档案 发表于 2013-12-30 00:17:41

今晚这道菜还算硬!{:soso_e179:}出门晚饭要硬点儿!

林老师 发表于 2013-12-30 00:32:55

给力继续关注支持

bj安东 发表于 2013-12-30 00:40:26


bj安东 发表于 2013-12-30 00:40:59

太晚了都睡完一觉了。

侯哥 发表于 2013-12-30 00:59:39

{:soso_e179:}继续随行
页: [1] 2 3 4 5 6 7 8
查看完整版本: 东北边疆行:D19鸡东县鸡东镇光荣村—向阳镇—密山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