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边疆行:D26抚远浓桥—同江临江—勤得利农场—赫哲...
本帖最后由 信天翁118 于 2014-1-5 20:00 编辑东北边疆行:D26抚远浓桥乡—同江临江—勤得利农场—赫哲族街津口乡2013-09-2309:23:53|分类: 东北边疆行|字号 订阅
2013年8月10日星期六:D26抚远浓桥乡—同江临江—勤得利农场—赫哲族街津口乡,163.1公里。总计3005.6公里。
从今天开始,将进入我计划中的第二阶段骑行——沿黑龙江溯流而上,经嘉荫县黑河市至漠河。 按计划今天与嘉荫县的几位骑友同行,预计能与他们同行3、5天吧。早上5点起床,6点出发,在骑行不到20公里处与他们会合。这几位骑友能力超强,需要花些力气才能跟上。 骑行在同(江)抚(远)S313公路上,从八岔口乡路口开始,路北一侧便是一片“泽国”,黑龙江涨水成灾,淹没了这里大片的土地,无法计数的庄稼地绝产绝收。不知道今年国家粮食生产总体情况如何?国计民生啊!
同(江)抚(远)S313公路北面,几十公里路段上都是这样的景象。
这“泽国”里的八岔乡,更不知道会是什么景象?后来听说明年全乡外迁。
S313省道俨然成为一条路堤,成为挡水防灾的最前沿。在一处路堤上,一支由近百名当地农民组成的队伍,正在封堵一个涵洞,加固路堤的边坡。几名青壮年汉子甚至跃入水中探查水情,岸上的人们则在装土袋固边坡。唉,“老百姓”的队伍实在难以形成战斗力。这帮人真是无法与部队相提并论。
受淹农田大多在农村,并非农场。经过勤得利农场时,没有再见到水淹的情景。看来国营农场大农业的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也要远远大于普通农村的“小农业”。路旁北大荒集团的“核心价值观”宣传牌,更强化了我的这种印象。 不过“大”有大的可恨之处,比如说垄断。北大荒鱼类展览(应该为勤得利农场所建)就是一个示例。这里售票每人50元,工作人员嘴皮子一开一合,就可以减到30元,实在是太不靠谱。以“闪”抗议了。
国营农场的抗灾能力无可比拟。
骑友老张是黑龙江人,对这里的少数民族与特色文化有着特别的关注。他安排了途经赫哲族街津口乡的计划,带领大家走X105县道,直插黑龙江边。在这一段路途中,我骑入“东北边疆行”3000公里大关。抵达目的地的时候,天色已经黑了下来,我们四人以车灯照明,确保安全。
至此,我的东北边疆骑行,达到了3000公里。
行进在去往街津口赫哲族乡的小路上。
路过一个赫哲族民族文化村时,早已人去院空。大门敞开,任人出入。我们也只是拍了几张照片而已,实在没有什么让人耳目一新的东西。那石柱图腾,更像是“汉家”作品。 进入街津口乡,虽然天色已经黑了下来,但干净整齐的街道和“木格楞”建筑还是令人耳目一新。安顿好住处后,在旅馆隔壁的小饭馆品尝了黑龙江冷水鱼。 (更多照片请看对应相册)
http://www.fengyunbike.com/xwb/images/bgimg/icon_logo.png 该贴已经同步到 信天翁118的微博
黑龙江简介。
受灾的农田一望无际。
勤得利农场农田基本没有受损。
江水马上就要漫到北大荒鱼类展览馆了。
{:soso__10169062262133571330_1:} 布衣妇 发表于 2014-1-5 20:3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呵呵,谢谢布衣鼓励。 今天咋提前行动了那~{:soso_e132:}
我刚回来还没做饭那~{:soso_e103:}
连让人喘气的功夫都没有~{:soso_e149:} 这北大荒的农田看起来就是有气势啊 水还够大,出门就怕赶上意外,处处都得留神 奔6 发表于 2014-1-5 20:5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水还够大,出门就怕赶上意外,处处都得留神
是的,上次这里涨水是1984年,很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