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边疆行:D32嘉荫向阳乡—乌云镇—沪嘉乡—永胜经营..
本帖最后由 信天翁118 于 2014-1-14 20:33 编辑东北边疆行:D32嘉荫向阳乡—乌云镇—沪嘉乡—永胜经营所—美丰林场—翠峰林场2013-10-08 06:49:55|分类: 东北边疆行
2013年8月18日星期日:D32嘉荫向阳乡—乌云镇—沪嘉乡—永胜经营所—美丰林场—翠峰林场,120.3公里。总计3755.0公里。
出发时,再到江边看一眼水位变化情况。留下向阳乡的最后一个记忆。然后开始向乌云镇进发。15公里时,受到盘查,给乌云老张通过电话,确认了我是有人“接应”的,然后登记过姓名和手机号码才得以放行。 在乌云镇,每一个村口、镇口都有武警把守,只许出不许进。我依然通过电话联系老张才得以进入。老张是镇中学的领导,他们目前只有三名校领导留守,但学校还安置了200多人的抢险救灾队伍在那里食宿。我去的时候老张刚刚领回了救生衣和一堆烟花。烟花用于灾情进一步恶化,在发生意外时燃放,明示求助者的方位,配合救助。乌云镇已经在做最坏的打算了。
空空荡荡的乌云镇街道。
老张让我在学校跟他们一起吃了早饭,然后带着我去乌云镇堤坝走了一圈。镇中学就坐落在黑龙江边,目前黑龙江水面已经高出镇子地面,据说昨天出现管涌,有些地方已经在向内陆渗水,大家最担心的就是溃堤。特别是镇子外围土堤的抗灾强度令人堪忧,那里已经被大水浸泡十多天了。 乌云镇正面江防还没有太大问题,但两翼土堤就不好说了。有点听天由命的感觉。当地政府下的死命令是,不能伤亡一个人。
大堤外面的景象。
黑龙江水位已经高出乌云镇。
坚守待命的武警官兵与冲锋舟。
老张骑着摩托给我领路,将我送出大约10公里。在通往沪嘉乡的路口,意外遇到骑友小李,他开着摩托车从平阳河方向驶来。他说前方水阻,昨天宝山方向已经过不来了。他们劝我绕道乌伊岭或者伊春市,这样大概要多走两百到四百公里。而我东北边疆行的原则,依然是“能走江边走江边,走不了江边走山边”。所以我是不会去伊春市的,我打算一路询问,参考地图和当地群众的介绍,尽可能减少深入“内地”,绕行“二线”路段,力争避开逊克县,直奔孙吴县。 再次上路后,遇到不少躲水的群众,他们在高地上安营扎寨。临时圈起了猪圈和鸡鸭围栏,“以静治变”。而我,则在高低起伏的道路上努力骑行着。变速的齿轮已经承受不了爬坡时蹬踏的力量,链条齿轮一个劲打滑。在陡坡前,我只能推行了。我要最大限度地保护使用它们,我必须维持到黑河后能全部更换草原狼的全部传动系统。
到沪嘉乡时码表记录已经52公里,到美丰林场99公里,到翠峰林场120公里。最后的21公里是砂石路,有些路段在铺水泥路面。车速起不来,我也不指望有多快的速度了,能在天黑前到林场即可。 直到下午6点,翠峰林场终于到了。这里没有旅馆和饭馆,我碰巧找到了乌伊岭林业局森林消防大队四中队的驻地。没等我要求,留守的老李就主动邀我住下,并接纳我与他搭伙。 先得洗把脸,舀起院子缸里的存水,数十只鲜活的孑孓漂在盆里。呵呵,这也是骑行中的一部分吧。 现在不是防火期,队员们本应回家,可遇到了黑龙江汛情,消防队都被省里统一安排抢险去了。我在乌云拍到的森林防火车队就是他们的。 土豆炖豆角是东北地区的当家菜,尤其在黑龙江和吉林地区。说玄乎点,在这个季节那是天天吃,顿顿吃,呵呵。我俩一人一杯白酒一瓶啤酒,黄瓜辣椒蘸酱,烧鸡、水果罐头伺候,还有包子馒头等等。空空荡荡的大房间,烧了火炕,炕上还有电褥子,晚上睡的很暖和。
http://www.fengyunbike.com/xwb/images/bgimg/icon_logo.png 该贴已经同步到 信天翁118的微博 本帖最后由 信天翁118 于 2014-1-14 20:37 编辑
8月19日星期一,本打算经宝山,寻找松树沟,再经逊河到孙吴。可林场人都没有听说松树沟和逊河的地名,不知道是地图不准确还是林场人“眼界不够开阔”。而且从昨夜开始,大雨始终没有停过。加之林场人的热情挽留,所以临时决定又停留一天。 聊天时候,我提议他们尽可能带着孩子利用暑期外出走一走、看一看,林场人有些激动,掐指算起了他们的收入,每月一千多元的工资,要养家糊口供孩子上高中,上大学,每天考虑的是生存问题,如果没有在山里养木耳的副业,那生活都将无法维持。 的确如此,我一路走来,与林业工人接触很多,他们虽然工作不忙,但生活压力不小。仅靠微薄的工资收入很难支撑一个家庭的日常开销。一千多元工资,只是发达地区一个人的最低生活保证线的水平。 骑行走过了这么多地区,这次经过的林区就有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完达山林区,去年万里海疆行还途经了南方的林业大省,眼见耳闻,能够开采的林区几近枯竭。传统上依靠采伐的林场,无一例外地成了育林区。我们这一辈早已经把国内可采伐的林区“挤净榨干”了。而木材生产周期少则十几年,多则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在这种情况下,国有林场没有了采伐的成材林,如何生存、如何改革、如何转型转向,的确是一个尖锐而突出的矛盾。这么多年,好像还没有蹚出一条像模像样的路子。 在翠峰林场一天,知道有些林场工人通过养殖木耳增加收入,效益还是很可观的。 前一段时间和嘉荫县骑友同行时,老张向我介绍了一些有关木耳的小知识。木耳从季节上可以分为春耳、伏耳和秋耳,从生长方式上可以分为野生和人工养殖。伏耳生长周期短,品质差,最不值钱。而野生的椴耳最好也最贵。 (更多照片请看对应相册)
本帖最后由 赵飞燕 于 2014-1-14 20:46 编辑
大好河山一片汪洋~{:soso_e105:}
本帖最后由 赵飞燕 于 2014-1-14 20:47 编辑
吃饱喝足谁也不服啦~
顶完再看,年薪百万!{:soso__10169062262133571330_1:}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soso_e179:}
继续关注,支持 可可 发表于 2014-1-14 20:5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继续关注,支持
谢谢可可关注。
赵飞燕 发表于 2014-1-14 20:4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
没错儿!关键时刻。
赵飞燕 发表于 2014-1-14 20:4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顶完再看,年薪百万!
呵呵,谢谢大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