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非儿戏,骑行要量力
今天看到一篇帖子,写的不错!分享给大家。生命非儿戏,骑行要量力而行。做好准备再出发,不光要为自己负责,更要为自己的家人负责,因为你的平安就是他们最大的幸福!切记!转:
《万人骑行川藏线,超八成半途而废》 出发时,他们说“必须有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是男人就坚持不推车” 出发后,他们哭 骑一段推一段,边骑边哭,招手搭车…… 怪,节约旅途费,头盔都不戴 怪,说走就敢走,很多“热血派” 怪,半路难坚持,都找汽车载 5月16日,一名绵阳骑游者在川藏南线海拔4600多米的业拉山下坡弯路摔倒,4处骨折,头上缝了10多针; 7月9日,一支8人骑游队在川藏线雅安路段遇到塌方,3辆车损毁,3人受伤; 7月21日,一名北京骑游者在通麦天险遭遇山体滑坡,飞石击中头部,虽然戴了头盔,仍不治身亡…… 这是一条美丽与凶险共存的路,意外迭出,仍有大批骑游者蜂拥而至,今夏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保守估计,目前川藏线上的骑游者超过了1万人。 7月22日起,成都商报记者历经一周时间,在川藏线上随机调查了解100名骑游者,其中九成是大学生,年龄集中在18岁至23岁。有四成的骑游者,没有丰富的长途骑行经验,准备时间不超过三个月,一路上可以说是状况百出。 每60米就有一位骑游者 只要你踏上川藏线,一路上,无数骑游者们弯腰弓背、猛踩踏板的身影也成为了一道独特风景。康定登巴客栈前台人员说,店里一铺难求,就算是提前一天预订,也未必有位置。一楼客厅内,满满当当放了近50辆山地车。23日晚上11时许,无处可住的峨眉大学生王波,在店门外搭建起了帐篷。 25日上午11时许,折多塘至折多山垭口约22公里的山路上,成都商报记者粗略估算,骑游者高达372人,平均每60米就有一名。与一路上千变万化的风景相比,他们生活其实很枯燥,白天赶路,晚上入住25~35元/夜的客栈,天一亮继续出发。如果面临长途山路,他们往往只能靠压缩饼干、大饼充饥。 到了拉萨就把车贱卖 “骑游川藏线从2004年就开始出现,当时人不多,真正火起来也不过四五年的时间,电影《转山》引发了一股热潮。”资深骑游者老苗称,每年6月到9月,各地的人从成都出发骑游川藏线,这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发展,从成都自行车店到沿途客栈都生意火爆。 “实际上,真正能骑行到拉萨、不搭车的人不超过两成。”老苗介绍,到了拉萨,不少人会将高价买来的车贱卖,坐火车或飞机离开。 而在二郎山隧道前,一面禁止自行车驶入的标志,与成群进入隧道的骑游者对比鲜明。路政人员称,隧道约8米宽,自行车驶入并不安全,“如果不走隧道,就得绕一段很难走的山路,只能让他们通行。”他称,骑游者在广场聚集,带来的生活垃圾可以清理,但他们在栏杆、景观石上涂鸦,却让人恼火。 川藏线骑游的火爆,反映出从众心理 日前,网友发出一张川藏线上自行车堵车的照片。记者核实发现,其实是因道路塌方,导致大量骑游者聚集在此。网友感慨:川藏线已经像赶集了?专栏作家庄雅婷则戏称,现代人的四大俗:“城里开咖啡店、丽江开客栈、辞职去西藏、骑游三一八”。四川大学文新学院教授张小元称,骑游川藏线原本是一种小众行为,纯粹是一些人的个人爱好,但这种挑战与冒险的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和接受,尤其是追求新鲜感的大学生。他认为,川藏线骑游的火爆反映出一种从众心理,对这种现象没必要提倡,也没必要批评。 万人骑游,骑完全程者或不到两成 偷跑型 向朋友借钱,连头盔都没买 很多家长还不知道,子女正骑着单车、载着行囊,带着他们对光荣与梦想的理解,奋战在川藏线上。由于缺乏经济支持,他们往往只能采购最基本的装备。 “我想骑车去拉萨”“去嘛,去就打断你的狗腿。”这样一番对话后,20岁的周世超向朋友借了钱,偷偷出发了。他所有装备不到2000元,为了节约,甚至没有买必备的头盔、防风镜和冲锋衣。 小菲是西安某大学学生,她也是瞒着父母跟同学来的。“他们以为我在实习”,小菲说,今年年初,她有了骑游川藏线的打算,然后开始攒钱,生活费里抠一点,当家教赚一点,“出发前吃了一个多月泡面。” 盲目型 四成以上是新手,“装备”是两斤苹果 在骑游大军中,大约有三成参加了校内或校外的骑游社团、协会,有一年以上的经验。四成以上是新手,不仅没有骑行经验,准备时间也低于三个月,没有进行体力训练,有的甚至没到过高原。 其中,周世超从下决心到出发,仅仅用了一周的时间,他没有任何骑山地车的经验。来自宁夏的江林更是“热血派”:“第一天下决定,第二天准备,第三天就出发了。”没有经过任何训练的他们,骑行之初热情高涨,后面就变成了死撑。周世超说,他第一天骑行了170多公里,前40多公里一鼓作气,“结果因为不会用力,没多久膝盖就肿了。”
http://www.fengyunbike.com/xwb/images/bgimg/icon_logo.png 该贴已经同步到 雷公的微博 确实,哎{:soso_e153:} 顶。。很多中国人都好个凑热闹。。骑行318也一样。。哎。。
你说马路边看打架还可能误伤你。。更何况这个呢。。
不过 也算为西藏地区的繁荣(污染)做了一定贡献(伤害) 本帖最后由 西部骑士 于 2014-1-23 11:28 编辑
头脑简单、好大喜功、鲁莽冲动、无知幼稚,应该是不少川藏线骑行者的特点。 顶雷公转载的好文章 -- 一贴清凉剂、清醒剂、清心剂、镇静剂! 无知者无畏,带到梦醒时分,防止人生之真谛。 好文章 谢谢转载的文,提醒了很多人我真的认真学习了!在“悟”中! 真是清醒剂!清心剂!镇静剂!年轻人注意! 青春热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