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诺基2500 发表于 2014-2-12 18:08:47

谁偷走了你的手机流量?揭秘五大流量陷阱

近日,安全研究及漏洞报告平台乌云网站发布安全警示,指出手机软件被篡改,乱弹广告后台偷跑流量的现象日趋严重,而关于手机有可能偷跑流量的消息在众多智能手机用户当中引发了不小的反响,有超过30%的网友反馈曾经出现手机偷跑流量的现象。  至于流量偷跑的原因,部分有一定手机知识基础的被访者称,会采用流量监控软件进行测试,发现偷跑流量的软件有很多是在第三方软件市场下载的,它们被黑客“二次打包”写入了恶意代码。事实上,这只是流量偷跑的“冰山一角”,算是恶意而为之的部分。另外,还有些“无心插柳”的流量偷跑情况。专家提示,想要完全杜绝流量偷跑,除非关闭数据功能。否则,放弃你的智能手机吧。  上网就无法避免流量偷跑  “手机偷跑流量”,按照通常情况看,大都指在消费者不知道的情况下,手机因移动上网而产生不明流量甚至费用。  当今信息化社会中,智能手机几乎成了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据CNNIC近日发布的《第32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3年上半年,手机成为新增网民的第一来源,占新增网民的70%。受其影响,作为互联网第一大应用——即时通信(微信类产品)在手机端也有不俗的表现,其网民规模达3.97亿,使用率为85.7%。随着即时通信应用逐渐从单一的聊天工具向综合平台转变,其市场潜力也被激发。  和短信不一样,即时通信软件是通过流量发送信息的。也就是说在没有手机信号的情况下,只要有wifi网络,也能发信息。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微信替代短信。如此一来,手机上网成了必不可少的生活配件。  如果在功能机年代,手机上网便上网罢了。因为都是单任务运行,基本不会出现偷跑流量的问题。智能机时代则不然,有手机专家表示,想要杜绝偷跑流量,除非关闭上网功能。但这样智能手机便没了用武之地,还不如扔了,并不现实。  “然而,即便是偷跑流量,也有‘有意’和‘无意’两种。”该专家称,大多数流量偷跑是无意的,电信运营商不会和应用开发商就流量获得利润进行分成,所以即便是有意而为之的偷跑流量,目的也是弹出更多的广告或实现内购等收费项目,“醉翁之意不在酒”。  流量“偷跑”五大陷阱  家住在新城的陈先生的手机一夜之间不仅用光了套餐中所有流量,还欠费700多元。据陈先生介绍,他睡觉前忘记关闭数据流量业务,当套餐内流量走完时,的确有收到运营商发来的提醒短信,但当时他正在睡觉,看到短信已是第二天早上了。对此,陈先生很无奈也很疑惑:我的手机流量是如何被偷走的?  据介绍,很多原因都可能导致“流量偷跑”,但最常见的有5种。  推送功能的实现必须建立在网络联接的基础上,才能检测软件更新以及消息提醒。因此你即使没有主动上网,在网络联接的情况下也会在后台工作,必然会产生一定的流量。  一旦用户不慎将带病毒的恶意软件下载到手机中,木马程序便会开启Root权限进行后台联网,下载用于恶意推广的软件并同步消耗用户的流量,导致流量偷跑。  智能手机在wifi信号不稳定和较弱时,有自动搜索并切换到2G/3G网络,继续提供上网服务的功能。如果用户没有注意到,继续使用需要耗费流量的服务时,就可能产生高额的流量费了。  现在很多手机都有云端同步功能,可以帮助使用者将联系人或短信甚至是照片等信息自动备份到云端,但是这样会耗费许多流量,特别是开启图片同步上传功能时,流量的消耗会更厉害。  很多运行在用户手机中的游戏软件,功能并不像看上去那么简单,除了明面上为用户提供的游戏服务之外,往往还会在暗地里搜集用户的机型、地理位置等个人信息,此时,流量就这么悄悄地逃走了。

毛老师 发表于 2014-2-12 21:20:50

不明觉厉

林老师 发表于 2014-2-12 22:23:51

学习了

化石 发表于 2014-2-12 22:29:05

{:soso_e179:}

随行552 发表于 2014-2-12 23:56:56

原来如此呀

旺苗车友 发表于 2014-2-13 08:11:48

还挺深奥,我的手机睡觉前关机,次日根据闹钟开机,看来还无意可以避免夜里流量流失,其实我上网很少的,可能也是保护流量流失的原因,而且很技术很高段的,不太容易明白,顺其自然吧

小肥仔 发表于 2014-2-13 10:44:46

学习了,LZ辛苦!

老猴 发表于 2014-2-13 11:18:12

没辙啊,垄断

满队 发表于 2014-2-13 18:36:25

噢, 还真是的.

白云雪兔 发表于 2014-2-13 19:03:01

手机长期使用WIFI不走流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谁偷走了你的手机流量?揭秘五大流量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