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 妙峰山之处女爬 一个人的骑行
本帖最后由 空悟空慧 于 2014-2-18 16:13 编辑看群里面的骑友聊常提到妙峰山,可一直没去过,去年第一次参见活动曾去过禅房,当时由于时间紧,没来得及爬妙峰山,终于机会来了。
又是一个人的骑行。本来和群友们定好2月15周六去解字石的。周五晚上回家后发现老爸的病又复发了,无奈只好取消活动陪老爸看病。
周六老爸输液后病情稳定,后续几天的输液由医院转到我就楼下的社区医院,输液比较方便,我可以解放出来骑车了。于是晚上在群里发消息,周日骑行妙峰山。可能是发的太晚了,大家周日都有安排,或许是因为周日有阴霾,重度污染。到晚上12点也没有约到通行的骑友。于是只能期望到妙峰山下遇到一同爬妙的骑友了。后续的事实证明我又一次想错了。
2月16日早上5点在闹钟的嚎叫声中俺不情愿的起床了。(周六晚上喝着普洱看着电视和群友们狂聊,结果上床后睡不着了)
洗漱、清理肠道、下面条、吃饭。等到出门已经是到6点了,一处楼门就感觉到了雾霾的严重。本想回去接着睡觉,可是想想机会难得,再加上妙峰山在北京的西边,应该会好点吧。于是接着骑行,立汤路——七北路——北清路。出来的早,路上车很少,可能是一个人的原因吧,速度上不来基本保持在21——24之间。还和上次一样蒙头骑,等在北清路上过了西6环感觉有点累了,于是下车休息,同时调一下后拨。懒得到车店调,总想自己把问题搞明白的我,在出发前把后拨给调乱了。在家没发现,骑到北清路上后发现6到5总挂不上,挂上后又是往下掉。趁休息机会调一下吧,事实证明我又错了,调了20分钟,手都冻僵了,还是没调好,结果就是后拨下不到3以下了。算了不调了,凑乎着上路,但愿在妙峰山底的牌楼那儿能碰到懂行的骑友。于是接着上路。晃晃悠悠在8点40骑到了山地的牌楼下。初春早上的妙峰山牌楼真安静啊,除了路口中央有辆停在站里的公交车外,没有一个人,与夏天的繁华热闹无法相比。优点是可以肆无忌惮的把车摆着路中央拍照,缺点是,一个人感到相当的冷清。接着调我的后拨吧,后拨上的三个螺丝都给他瞎调了一下,呵呵呵,竟然调的挂不上7、8了。我晕,看来回去后得好好学习一下后拨的调整方法了。好在上山爬坡用不上这两个档,不调了,到山顶再说。本想再多休息一会,无奈天气寒冷,身体衣服上的汗水已经降温,而且更悲剧的是水壶中的水也结冰了,延杯内壁向中心扩散。幸亏在骑行过程中水在不断晃动,要不早冻结实了。还好只是冰水混合物,水还是能喝到的,只不过凉点。在寒冷的趋势下,我在补充了少量水分后开始了我的爬妙骑行。时间9:15。
和想想的一样,前8KM没有难度,坡比较小。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开始露脸。一个弯转过来,眼前一亮,仔细一看正面山坡上有一座庙宇显露出来。下车拍照留念,时间9:47 海拔325距离山顶还有12公里。别小看这剩下的12公里,用了我差不多110分钟才上去。既然下车了,就补充点水吧,打开水瓶一看我的乖乖,冰水混合物中冰多了水少了。水太冷不能大口喝,含到嘴里还的热一会才敢下咽。(怕胃受不了)。顺便补点糖吧,吃了块巧克力,我的妈呀,是巧克力吗,味同嚼蜡。再看看是巧克力啊,前天从儿子手中抢过来的。当时可是很甜的。。再仔细一想,明白了,原来是口腔中水分流失太多,再加上喝了冰水。口腔已经没感觉了,同时温度太低巧克力不能及时融化。当然也感觉不到甜味了。把杯子里冰水混合物中的水分干掉,嚼了两块巧克力,接着上路。
心里想剩下也就12公里了,比蟒山稍微长一点,一个小时应该搞定了。可事实证明俺又一次想错了。妙峰山的坡不同于蟒山,妙的坡基本是连着上的,几乎没有平缓的路段间歇性下坡更是没有,也就是说腿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一直处于蹬踏的状态。咬着牙骑呗,终于在熬不住了,在距离峰顶1公里处,休息了一会。将水瓶中剩余的冰水解决掉。休息一会冲顶,可能是过的原因吧,感觉妙峰山最后的1公里,坡度很小。没什么难度就上去了。到顶后拍照上传照片,然后看时间:11:35。换算成分:140分钟。创纪录了,绝对的新纪录。算下来我的爬妙速度是9左右。想起前一天和群友聊,他们的记录是80——90分钟。看看俺的记录,相差50分钟,都是骑车,速度相差咋就这么大呢!
来不及欣赏山顶的风景,在牌楼下的小摊上买了冰红茶,说什么都是多余的,补足水分再说。(注,由于天冷小摊的矿泉水也结冰了,老板找了半天才给我搞了瓶未结冰的冰红茶)。尽管老板买的贵点:10块一瓶,但对于我来说没有选择的余地。一小口一小口的将红茶喝掉半瓶,才感觉到身上冷了。好在腰上还系着风衣呢,解下来穿上,好多了。
稍作休息放坡下山。由于有了上次爬四海的教训,俺们这次带了两双手套:一个爬坡用,一个放坡用。放坡是并没感觉到冻手,为了防止冻脚,俺用的战术是带着刹车用脚蹬。带着刹车让车速放慢,蹬着脚踏让车速提上来。这样手脚配合,都是有事做就不会冷了。事实证明这个战术还是很成功的。下坡速度快,为41左右。踏频也快,心率也快,身体血液流速增快。全身热乎乎的,没有以前放坡冻得要死的感觉。这个战术的缺点就是多消耗身体的能量,最终结果就是坡放完后从妙峰山底牌楼到军庄那段路程骑行很慢,尽管是下坡。身体能量消耗太多,得及时补充,巧克力是解决不了大问题了。还是找个饭店吧。终于在军庄一个学校边上看到了一个营业的饭馆,近了一看还是我爱吃的过桥米线。
进去都没看菜单:
“老板,米线一碗,哪个快我要哪个”
“好的,先生,配的荤菜,您是要鱼丸还是要您是肉片?”
“哪个快就来哪个”
“明白,那就鱼丸了”
老板娘进去了,5分钟后一盘香喷喷的过桥米线端上来了。
拍照上传到群里,馋馋群里的朋友。然后开吃。这过桥米线还真好吃,尤其是汤,转眼间一盆米线就进肚里了,连汤都一起解决光了。结账是老板娘问我你这是去哪儿了,我说去妙峰山爬山。老板娘说怪不得呢。估计老板娘从没见过在他店里有人吃这么彻底的。
想着还要到店里看群友组装的公路,在米线店未停留太长时间就上路了。吃饱了就是好,骑起来明显有劲,再加上没什么坡。下午2点钟看到了熟悉的北清路。拍照,松松皮带。呵呵呵,吃的太饱,皮带有点勒肚子。然后接着上路。一路无话,骑得并不快,终于在下午3点40赶回了车店。还好群友的车并没有组装完,回来的正是时候。在店里看了会车,烤了会火炉。又瞎聊一会,5点钟准时回家。一天的骑行活动结束。
本次骑行小计:
全程:130.5公里(与四海相当)
最大速度:50 (放坡时瞬间最大速度,比四海快,四海为37)
平均速度:19 (比四海慢,四海为19.4)
海拔:1006 (比四海高,四海垭口为889)
时间节点:
6:00 天通苑北一区,海拔41;
8:40 妙峰山山底牌楼,海拔143;
9:15 开始爬妙;
9:47 到达X001 8公里 里程碑,海拔325;
10:50 涧沟牌楼,海拔743;
11:35 妙峰山山顶牌楼;
11:55 放坡下山;
12:59 军庄米粉店,海拔124;
14:03 北清路;
15:35 天通苑车店。
骑行装备:
头盔1个,用于放坡时保护头部;
防冻耳曼1个,防冻同时可以听歌排除旅途寂寞。平路和爬坡是速度慢,戴在头上听歌,放坡时挂在脖子上,头盔戴头上;
腰包1个,用于装气筒、备胎、维修工具等;
眼镜1个,放坡时挡风;
3M口罩2个,防尘防雾霾;
骑行服装:
脚部:厚实的纯棉袜+Jeep登山鞋;
腿部:牛仔裤+秋裤;
上身:风衣+捷酷技师骑行服+秋衣。
总结:
1. 冬天骑行带两套手套是很正确的;
2. 不要穿太多的衣服,多带一件放坡的风衣就可以了,风衣以挡风为主,越轻越好,背着一堆东西上山还是很累的;
3. 放坡策略:手刹加脚踏,手刹用来控制速度,脚踏用户放坡是活动腿部脚部,增加踏频促进血液快速流动,给身体提供热量;
4. 带保温效果好的水瓶,同时多带水。本次骑行出门较早,好多商店都没有开门,水明显不够用;
5. 不能骑牛仔裤,牛仔裤比较厚实可以挡风,但是比较硬,尤其是裤裆位置,呵呵呵,谁穿谁知道。 特别是总结部分给人收获颇多。{:soso_e163:},还是骑行英雄。 特别是总结部分给人收获颇多。{:soso_e163:},还是骑行英雄。 有机会咱俩骑行,免得少个伴。 妙峰山最后拐过弯的2km确实坡不陡了 姑苏任我行 发表于 2014-2-17 15: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特别是总结部分给人收获颇多。,还是骑行英雄。
啰里啰嗦,说了一堆,怕大家看不明白,加个总结。第一次爬,不知道坡的难度分布,不好控制速度。做个总结提供该给第一次骑行的人,呵呵呵,也算不枉此行吧! 悟空怎么越来越厉害了,越说就越禽兽,一个人就敢去上妙了。等天好了,就了不得了! 玻璃狮子 发表于 2014-2-17 15:3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悟空怎么越来越厉害了,越说就越禽兽,一个人就敢去上妙了。等天好了,就了不得了! ...
等,爬妙的时间降到90分钟以内,再叫我禽兽吧!
一个人骑行实属无奈! 给单飞加油 空悟空慧 发表于 2014-2-17 15:3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等,爬妙的时间降到90分钟以内,再叫我禽兽吧!
一个人骑行实属无奈!
不是的,有人一起的话,成绩会好很多。自己一个人,能上去就很不错了。我认识的很多骑友,头一次上妙,都是连推带爬,好几个小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