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人 发表于 2014-7-6 12:17:20

骑过N次的妙峰山路 昨天才看见在这里还有一处石...

昨天,我参加了朋友们组织的美利达车行在妙峰山牌楼前的公益活动。主要就是每周六在这里义务为广大骑行车友免费修车、调试车服务。活动在上午8点多就已经开始了,车行的工作服务人员早早就到达了现场,已经为很多的车友调试车辆,简单地小保养服务。还在现场摆好了大西瓜,供南来北往的车友享用。
我没有做什么工作,只是在一边为活动加油鼓劲;也顺便在此学习学习补车带的技能。上不了手,就在一旁认真地观看,不时地问问一些基本常识技能。后来,主持人说了,在活动的过程中,有愿意骑行妙峰山的朋友,可以自行骑行上山,不过一定要在中午12:30赶回来,大家一齐去吃个午饭,这是整个活动的重要部分。我看了看表,两个多小时对于我来说,可能上不到顶,那么我就骑到哪儿算哪儿吧;就当做是一次骑行锻炼了。在规定的时间里,我骑到了涧沟村,因为与新朋友们还太熟悉,而熟悉的人又都不在我的身边,一个人在此休息了一会儿,看看表再向上骑时间是肯定不够了,初次参加朋友组织的活动,遵守时间规定是必须的,于是我就下山返回了。这放坡的感觉就是好,慢慢地小放着,也不过20来分钟就放下去了。因为放得慢,我在路上是边放边看山景儿,走着走着,看到一处老地方,石刻对联。以前老是从这里一带而过的,今天却是要停下来好好地看看了。这一看不要紧的,还真的“发现”了新大陆了;原来这一处还是一处石刻古迹。赶紧下车拍照吧。就是没有整明白这个题词是谁的大作?是哪个朝代的?会不会又是乾隆爷的大手笔呢?反正现场是没法子考证的,没有过多地“资料”让咱们收集呀。这可又是一次意外地收获。走过那么多次了,只是今天才停下车来好好地观看,拍照了一番。就是上面的大石头可千万不要掉下来了,这要是砸着谁的脑袋,是必死无疑的。有那位当地的朋友知道这处古迹的来龙去脉的,请给指点指点呀!谢谢了!
是活动,就有收获的。

成长 发表于 2014-7-6 12:26:16

骑过N次妙峰山,还真没有注意,只顾玩命蹬车了。

泰山一棵松 发表于 2014-7-6 12:44:53

桃园石刻对联:
   从担礼开始,古香道还要经十八盘、大水泉、桃园、南庄、樱桃沟、抢风岭到涧沟村。行至妙峰山镇桃园村南,注意路边有一区文保单位标志,抬头向上看,就会发现在崖壁之上有一幅石刻对联,字大径尺,楷书凹刻。上联是“古有奇峰遮日月”,下联对“岸有幽背表神灵”,横批为“静与天游”。落款为“福恩书写”。据文物部门考证,此对联为民国石刻,属于文化类石刻。已经于1981公布为门头沟区文保单位。但福恩为何方人士却不得而知,从内容和书法上看,应该是熟悉妙峰山且有深厚功力的文人吧。
当地的老人还是最熟悉 附近的风土文化,而且还很淳朴热情

妙峰山镇的交通在历史上以两条商道和两条香道为骨架,构成了纵横交错的古道网将各村庄串连。
西山大道:东起三家店,过永定河,经琉璃渠村,翻过丑儿岭沿永定河右岸而行,经斜河涧、水峪嘴村,翻越牛角岭出镇域。
傍河古道:东起三家店,沿永定河左岸而行,经军庄、经陈家庄、陇驾庄、担礼到下苇甸,继续溯流而上进入王平镇。
妙峰山香道南道:是妙峰山香道中最主要的一条。据《妙峰山指南》载,南道路线为三家店(2里)-琉璃渠(4里)-观音院-龙泉院(6里)-西北涧-十八盘望山(5里)-大水泉(5里)-桃园(2里)-南庄(2里)-樱桃沟(3里)-孟尝岭(4里)-涧沟(2里)-妙峰金顶,全程46里。
妙峰山香道西道:又叫岭西道、后山道,从门头沟下苇甸开始,途经水花峪、上苇甸、清风庵、十八盘、跨拉鞍、大云寺到妙峰山的灵官殿。
两条香道南道和西道又分出许多支线,把镇域内所有村庄串连起来,形成了纵横交错的古道交通网络。
北道:从昌平区的聂各庄开始,途经车耳营、龙泉寺、上方寺、瑞云寺、双泉行宫、磨石河、双龙岭、花儿洞、大风口、磕头岭、贵子港到涧沟村。过去天津人上妙峰山大多走北道。
中北道:从海淀区的北安河村上妙峰山,这是香客最多,气氛最热闹,也是历史最悠久的一条香道。据说当年慈禧太后上妙峰山进香时,就是走的这条道。从北安河上山,途经响福庵、朝阳院、金仙庵、玉仙台、三瞪眼、庙儿洼到涧沟村,全程40里。
中道:是从大觉寺的徐各庄上山,这是6条香道中最近的一条。从大觉寺,途经徐各庄、观音庵、关帝庙、栗子台、赛尔峪、上平台、冷风口、萝卜地、五道岭到涧沟村。
中南道:是从门头沟的灰峪村开始,途经仙人洞、大石子、六郎塔、马刨泉到涧沟村。
南道这条古香道虽然已被现代柏油公路所取代,仔细寻访,也不难发现众多的古迹遗踪:万缘同善茶棚(琉璃渠)/石刻对联(桃园)/古刹仰山栖隐禅寺遗址/大云寺遗址/滴水岩/庄士敦的私人别墅等。

布衣妇 发表于 2014-7-6 12:59:19

       早上刚想在一个摔车车友的帖子里说下面这句话(后来没说):“真的我想说,为什么爬坡累了知道下车看看风景,我们可以把这种被动看风景换成主动下车看风景,放坡时慢慢欣赏那个爽,主动下车看看风景,别把那么来之不易的“风”轻易一次放掉,有了这样的心态,放坡速度会不会就慢下来了?会不会遇到特殊情况就有反应时间了?即使不得不摔也不会那么惨了?”一下发现追风人就是这样爬坡的,慢慢放在放坡时逍遥,居然还发现了古迹,大哥,你太有柴了{:soso_e179:}{:soso_e163:}

老猴 发表于 2014-7-6 13:31:33

布衣妇 发表于 2014-7-6 12:5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早上刚想在一个摔车车友的帖子里说下面这句话(后来没说):“真的我想说,为什么爬坡累了知道下车 ...

说得真好!

大健 发表于 2014-7-6 13:52:41

{:soso_e179:}

满队 发表于 2014-7-6 14:12:49

义务修车没见到呀

追风人 发表于 2014-7-6 14:22:51

成长 发表于 2014-7-6 12:2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骑过N次妙峰山,还真没有注意,只顾玩命蹬车了。

现在看来我也是第一次才注意到这个地点的。当然,沿路上的各个村庄里面,还有许许多多的好玩的地方,只是我们一昧向着妙峰山骑行,却忘记了到这些村庄里面年的。

化石 发表于 2014-7-6 14:32:06

{:soso_e179:}

追风人 发表于 2014-7-6 14:32:37

泰山一棵松 发表于 2014-7-6 12:4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桃园石刻对联:
   从担礼开始,古香道还要经十八盘、大水泉、桃园、南庄、樱桃沟、抢风岭到涧沟村。行 ...

谢谢您的热情指点,让我又得到一次学习和长知识的好机会。看来我是应该沿着妙峰山道路沿线,好好地做一次实地参观游了,不要老是一味地骑行妙峰山,把它沿线上一大片风景优美的景色都丢在了身后了。我认识了李老师,他在当地租了房子,在樱桃沟村吧,他的样子像个大艺术家,应该是画家的。以后我去找他,让他给我再进一步的指教,让我对妙峰山地区有更加深入和广扩地了解。
页: [1] 2 3 4 5 6 7
查看完整版本: 骑过N次的妙峰山路 昨天才看见在这里还有一处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