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8•骑行道•文化遗产——北京骑行观感
本帖最后由 骑行闲话 于 2014-7-21 14:06 编辑入伏第二天,参加了骑麟贝尔组织的798艺术区·温榆河骑行绿道·大运河森林公园骑行活动。 北京东部这条骑行线路充满艺术、自然和文化气息。在酷暑骄阳三伏天,闲逛798艺术区,穿行茂密白杨树林,在大运河森林公园凭水临风,仍可尽享在北京这座城市生活难得的无拘无束自由、宁静、绿色满园和心平气和,体会一种热烈中的凉爽。 798艺术区原为国企厂区,解放后由原东德设计援建;改革开放后,随着北京产业升级转移,那些工厂昔日光华不再,只留下一大片看似破旧不堪的老厂房,前途未卜,成为地产商们垂涎的肥肉。北京有许多工厂区、老房子、胡同,早已被地产开发吞噬;主办奥运会时,北京已不好意思再提“老北京”,只能喊出“新北京,新奥运”口号,不管当时有多少人为新北京来北京。 好在北京还有一大群天马行空的艺术家,他们眼光独到,总能打破常规,有常人不能及之创举;他们很快将798变成了艺术圣地。当然,艺术不分国界,一些异国艺术家也不甘落后,或者领先一步;他们来798促进中国艺术发展,也要淘金、甚至要引领中国艺术发展方向、潮流。 好在当地当权者有容乃大,认识到艺术会给当地带来更多、更广泛价值。798逐渐成为北京的艺术标志,乃至重要的文化标志,体现了北京的包容、多样和创造活力。艺术家们从798那些包含寓意的老厂房和老设备中汲取营养和灵感,造就了我们这个时代不多见的艺术奇迹;当然,许多艺术家也造就艺术的同时,也造就了自己。 首次骑行温榆河骑行绿道,惊叹它长达近8公里,蜿蜒起伏,绿荫蔽日;更赞赏其建设者“以骑为本”的初衷创意,使原本没什么可看河滩呈现出生机盎然,变身为市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保护自然,保护生态,终究还是让人亲近自然,享受生态;就像在林间绿道骑行,或快或慢,留下道道车辙,串串欢歌笑语。 今年,中国大运河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4年前,通州大运河森林公园已免费向市民开放,它沿运河两岸布局,占地超万亩,林木茂密,水面宽阔。大运河在中国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如今,借助于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借助于南水北调,借助于两岸各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这条集中国人智慧、自然人文和各种功能与一身的大运河,有望重现昔日辉煌。 对于普通百姓、特别是骑行者而言,赋予大运河多少意义都没什么意义,长途跋涉来此一游,嬉闹、静默沉思、轻松、深刻……都是随意自选动作,都是乐在其中,有所体验,若有所思。 包括骑行者在内的老百姓乐了,有798艺术区、大运河森林公园之类的地方懒散,并且不用买门票;艺术、自然、以及我们申报的众多世界文化遗产,才会真正变得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soso_e179:} 休闲骑行,环境很好。 {:soso_e179:} 骑行绿道 晨骑是最凉快的喔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