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京西太行秘境——探寻黄土贵长寿村
本帖最后由 信天翁118 于 2014-7-25 12:38 编辑2014-07-25 07:16:04|分类: 默认分类
自从上个月14号骑行潭王路之后,又有一个多月没有骑行了。前几天在风云单车论坛搜索,发现这个周末有房山红井路和门头沟黄土贵村两个活动帖子,它的路线比较符合我的选项。一是过去没有骑过,二是在京西方向离我目前驻地比较近。
红井路相对远一些,往返要两天时间,强度中级,报名者较少,而黄土贵是休闲级,已经有四人报名参加。犹豫再三,直到星期五下午我也没有最终选定跟随哪一队骑行。
周五晚上十点多钟,跟远道而来的朋友聚餐之后,在回家途中我才最终下定决心,报名参加西山罗汉组织的黄土贵村骑行活动。当然,网上报名截止时间已过,只能通过电话补报了。
黄土贵这名字我第一次听说,兴许是俺孤陋寡闻,也许是那小地界“藏在深山无人识”。嗨,管它呢,去过就都知道了。
预定集结时间是周六早晨7:30,地点在首钢篮球馆对面的当代商城。俺次日一早6:30出发。根据百度地图推荐的路线,经过双林路、玉泉路和阜石路,经过近15公里骑行,第一个到达集合地点。不久,小L、西山罗汉和老彭陆续到达,还有一位报过名的骑友,据说昨晚因故电话取消了行程。
今天活动组织者是西山罗汉,他简要向大家介绍了当日的骑行路线和注意事项后,便带领我们几个人准时出发了。
骑友守时,也就是时间观念,是我骑车几年来体会深刻的一个事情,这种自觉一点不亚于部队上对军人的要求。所不同的是,骑友们的聚合是广泛性、随意性和群众性的,而时间概念则是建立在自觉和自律基础之上,所以我认为,仅仅从时间观念来看,骑行队伍里的人们,都具有高水平“战斗力”。
不过,今天的我,战斗力似乎有些低下,这种感觉从开始出发到门头沟街区一段逐渐显现。小L最年轻,大概因为这次是休闲级骑行,所以小伙子居然踩着一辆26菜车出席今天活动。既然是菜车,当然也就骑不快。
我与小L远远的跟随在罗汉和老彭的后面,几次欲将发力追赶,却每每感到气力不支……这预示着俺今天的身体状况不容乐观啊!
我们在担礼隧道外的长廊稍事休息,一些4+2的骑友们将“机械化”停靠在路边,从这里开始骑行进山。现在4+2(乘坐四轮汽车到郊区后,再开始两个轮子的骑行)正在逐渐成为一种趋势,有什么法子,在市区骑行,实在是件苦不堪言的事情。
到下苇店路口,俺不得不休息一阵,领队和老彭耐心的陪着我,小L因为菜车行进速度慢,罗汉让他先行。
再次上路,我们各尽所能地朝着7.5公里外的东方红隧道方向移动。天气很热,汗如雨下,不过这“雨水”不仅因为热,更因为身体虚。腿下稍微一用力,就酸得不行,乳酸代谢能力哪去了?继而就是胸闷,深呼吸也不行,我远远落在众人之后……
不知道骑行了多久,刚刚进入“高山仰止”的地段,我便再也无法坚持。要知道,过去骑东方红,不说是小儿科也是一气呵成,现在刚刚起步就歇菜了。
休息了一阵儿再次上车,可是没骑多远就不得不再次休息,这天的最高气温可是36度啊!俺身体的CPU罢工了。流淌的汗水像一条一条爬虫在额头、在脖颈,在全身蠕动。望着后面一拨一拨其它俱乐部的骑友超越而过,我想这样下去会拖累全队行程的,随即有了脱队的念头。拨通了领队的手机,刚刚张口,就被罗汉一口回绝,他直截了当表示,全体人员等我上去!
我天哪,这信任和鼓励的力量,我还有什么理由放弃啊?!有队友在前面召唤和鼓励,我现在真是“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了!
就这样我推着车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以2-3公里的时速熬过了中间大段的坡路。在身体状况好转后,重新上车,骑过了东方红隧道,终于跟全队汇合了。
东方红隧道西口凉亭里的那圈窄条凳,只能容下三分之二身子,没有在上面躺过的人是绝对不会有这感受的,而我,体会过了。在这里,一位独行的骑友加入了我们的队伍。
终于可以和全队一起去雁翅了,5公里放坡风驰电掣,通过风冷方式为俺的“CPU”再度降温。
在距离雁翅传统休息点儿不足一公里的地方,我在路旁加油站给自己紧急做了“水冷”处置,直接灌下去两瓶冰水,又在空调小卖部休息了片刻,才追赶上队伍。
http://www.fengyunbike.com/xwb/images/bgimg/icon_logo.png 该贴已经同步到 信天翁118的微博 本帖最后由 信天翁118 于 2014-7-26 21:03 编辑
在青白口路旁泉眼处休息时,领队西山罗汉根据天气和行程,在征求大家的意见之后决定,当天赶到黄土贵村后就地休息,明天再返回市区。而小L和刚刚加盟的骑友因为有事,必须当日赶回城里,所以我们就此分手,罗汉则带领老彭和我,三人继续朝着预定方向前行。
今天的落脚点预定在黄土贵的一处农家庄院,庄主老梁,网名“跟屁虫”也是圈里的一位资深骑友。梁庄主早些年在那里买房子置地,建成现在的这座农家院,并打理成了各界朋友们休闲娱乐的落脚点。
我们三人都没有去过黄土贵村,与老梁也并不相识。骑行途中罗汉不断与庄主联系,报告我们的位置,并接受老梁的实时导航。在青白口至黄土贵的最后6公里盘山公路上,俯拍骑行过的公路,忽然有了一种身临红井路的感觉。看看照片,你会不会也有如此联想呢?
好客的老梁不等我们抵达黄土贵村,就迫不及待地驾车驶过垭口迎接我们,待我们最终抵达庄主小院儿时,已近下午3点。
只是卸下行装,洗一把脸的功夫,老梁就摆好了一桌的酒菜。冰凉爽口的瓶啤听啤,几十种蛇蝎和植物的泡酒任你选用,农家特色的菜肴可劲造,还有过水的绿色杂菜面伺候,这顿饭吃得那叫一个过瘾!
待到酒足饭饱之后,方才腾出微醺的双眼环顾四周。
山村的房舍都是依山而建,梁庄园的两间正屋坐东朝西,南北两间上面另外搭起了两座亭台遥相呼应,正房门前两颗海棠树已是硕果累累。
庭院上空猎猎飘扬着经幡,地上嵌着标示四方的经纬石,屋内墙壁挂着的西域吐蕃唐卡,房檐下吊着一只叮咚作响的滇国彝人的马铃,还有门栏旁预示着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寓意的牛头和蜀黍,以及炕几上摆放的棋盘、古琴,、雕花的炕柜……这林林总总,无不显示着主人的情趣与爱好。
院子中间搭建了一间笼舍,里面饲养着包括陆海空“三军”的鸽、鸡、鸭、鹅。就在你定睛欣赏赞叹之际,两只高大帅气而又讨巧的狗狗悄悄溜到你的身旁,那只斑点名字有点难记,小字辈的灵缇因为后背两片对称的“烧饼”黄毛而得名——褡裢火烧。
傍晚,太阳即将落山,气温逐渐回落,老梁带着我们去村儿里的公共浴室冲凉,这是村委会为村民们创建的一项集体福利,我们也沾了村民的光。
黄土贵村始建于一百多年前,首批迁移到这里的村民来自下面几公里之外的珠窝,全村至今只有二十多户人家。因为年轻人逐渐进入城镇就业,常年驻守在山村的,就剩二十多口子人了,而且成了一座名副其实的老人村。
黄土贵村地处偏僻,空气清新水源洁净,自然生态状况保持良好,所以这里还曾经出现过百岁老人的生存记录,现在村里有九十多岁老人健在,因此黄土贵村又称长寿村。
另有一个不能不说的“特色”,就是村里的丧葬形式。由于地处偏僻交通不便,黄土贵村经过民政部门批准,至今仍然实行土葬,这在现代社会已是不多见的了。
当晚9点,老梁又坚持为我们准备了一顿饭,说是中午饭吃得晚,现在才是晚饭。饭后眺望四野,这寂静的小山村早已遁入梦乡,唯有我们一户,夜生活现在进行时。
晚上梁庄主安排我们各宿一屋,防止呼噜相扰。只是窗外笼舍里的半夜鸡叫,比想象的呼噜不知道要高出多少分贝。
次日清晨,我们跟着太阳一起醒来,围绕着小山村转了好几圈。昨天傍晚我已经拍了许多照片,现在又拎着AEE抓了一组视频资料,回去可以实习一下编辑的手艺了。
原本领队安排7点出发,可老梁又为我们准备了丰盛的早餐,自产的野鸡蛋,自制的酱菜,亲手烙的两面焦黄的棒子面饼……这些都有照片为证恕不赘述啦,列为看官可以配合着图片大大地咽几口吐沫了,呵呵。
终于到了分手的时候,不过这里又有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不能不说——食宿费。可在此时,我们却没有一个人提及此事。因为从昨天第一顿饭开始,庄主就不断强调,朋友相识相交是缘分,你来我往是交情,计较算账不是朋友等等,甚至还表示,如果偷偷把钱留下那是最不够意思!因此,我们这里也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虽然大家与庄主都是初次谋面,但老梁的热情与好客程度绝对超级高度,属于老烧水平,这份感动真是让我们难以言表。
离开黄土贵村我们选择了绕行珠窝,虽然远几公里,但无需爬坡。再由珠窝到雁翅,到东方红、下苇店,直至担礼隧道,一路顺利无话。
不过离市区越来越近,气温也不断升高,骑行的感觉也越来越糟糕,用我形容的话说就是,回到“地狱”。个中缘由无须多说,大家都有体会。
两天160多公里的骑行结束了,梁庄主的热情好客,西山罗汉的周密组织策划,老彭的坚忍不拔,还有小L的菜车等等,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我期待着有朝一日,能够与骑友们再次约骑在路上。
1、骑行照片链接
2、庄院照片链接
3、山村照片链接
漂亮{:soso_e179:}{:soso_e179:} 姑苏任我行 发表于 2014-7-25 12:2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漂亮
谢谢,只是忘记怎么插入图片了?
看着像传说中的假红井路啊 兔子阿呆 发表于 2014-7-25 12:2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看着像传说中的假红井路啊
呵呵,像不像?
信天翁118 发表于 2014-7-25 12:2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谢谢,只是忘记怎么插入图片了?
没关系,这样也不出,比发照片省事多。
姑苏任我行 发表于 2014-7-25 12:5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没关系,这样也不出,比发照片省事多。
链接了,呵呵。
老哥真幸福。哈哈……我也想骑车,我不想不想上班…… 信天翁118 发表于 2014-7-25 12:1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在青白口路旁泉眼处休息时,领队西山罗汉根据天气和行程,在征求大家的意见之后决定,当天赶到黄 ...
{:soso_e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