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峰山妙在哪里——爬妙作业游记
参加了清华UCC召集的有奖爬妙活动,重温了往昔美好时光,再次体验妙峰山峰回路转之妙,也完成了一个多年夙愿。学生时代,曾与同班同学一起骑行至妙峰山山脚下,将“二八红旗”托农户照看,并蹦蹦跳跳开始攀登,那天的蓝天白云,玫瑰花香,给力的回力运动鞋至今记忆犹新。
同学毕业后定居上海,虽然与其联系不算密切,那次登顶妙峰山无疑成了两人几年埋头苦读时期值得回味的亮点。对我而言,那次攀登妙峰山之行让我少了一次无大所谓的图书馆占座,却对自己后来养成骑行观赏自然天地习惯功不可没。
今天骑行妙峰山,共有50多位骑友参与;由于赞助方提供了优胜奖品,很有些竞赛味道,大家争先恐后;刚一出发,许多人便一溜烟飞驰不见了踪影。
我抱着只与自己比赛的信念开始爬行,根据风云单车网发布的有关爬妙经验不断变换速比,调整呼吸;期间,曾试图追赶前面的20号美女,一直未能成功,只能望着她无比矫健、在运动中美得不可思议的背影感叹自己老了,任由美女把自己远远甩在后面,同时在心里自嘲,用知道放弃比死心塌地一味追求更重要安慰自己。
爬累了,停下来补水;有好景色时,停下来拍照;坡太陡了,下来推行;只给自己设了底线,不管快慢,不管用时,推行也要再次登顶。
一路爬行,一路东张西望,一路琢磨为啥受苦受累参加爬妙,琢磨妙峰山究竟妙在哪里?
妙峰山之妙在于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上次攀登妙峰山,见过那些所谓唐代、辽代、明代建筑的残垣断壁;正是那些到处都是沧桑感的遗址,让当时朝气蓬勃的我们感触深厚。今天,山上的建筑复建了,焕然一新,真是好得很;但是,复建后建个围墙就收不菲门票,总让我感到那里不对劲儿,也失去了朝拜历史名胜的动力,更愿意享受妙峰山依旧曼妙的身姿,漫山遍野的碧绿,比城里好很多的天空空气,尤其是那些可以与其他任何地方媲美的骑行道路。
妙峰山之妙在于她让你产生悠悠怀古情怀,又不会让你沉重的抬不起头。骑行者爬妙,各有各的理由,各有各的追求,大家表面上爬的是山,实际上是通过自虐,或快乐、甚至快感认识自己,表现自己,为自己定位;登月、登珠峰都有妙处,那些妙处我们多数人自能揣摩,妙峰山则触手可及,我们可以想来就来,并在爬妙过程中体验我们意料之中和之外体验。可以说,妙峰山之妙在山,也在于我们自己,在于我们与山合二为一。
妙峰山之妙在于山峰,更在于人情,特别是骑行者这个群体。妙峰山几乎成了骑行者的“圣地”,不仅因为那里自然环境好,骑行道路好,也因为骑行者赋予妙峰山某种意义,或者说创造了某种骑行文化和标志。爬妙自有妙处,骑行者在此过程中互相鼓励,互相学习,也展示出人与人和谐相处之乐、之妙。
爬妙成功,成绩不值一提,却会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给我自信,看到年轻人从身边疾驶而过,我满足自己也曾年轻;看到年长者老当益壮,我觉得自己的未来也不会弱。哪怕是终有一天,我老的骑不动了,走不动了,我仍会为今天的爬妙感到激动,对儿孙说些自己曾经有过的昔日辉煌。
或许,这才是妙峰山更大的妙处;而且,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妙峰山的妙处还各有不同,各有千秋。
太文艺了{:soso_e179:} {:soso_e179:} 记住了20号美女{:soso_e110:} 哈哈 可惜没拍到正面 真棒,顶一个 哈哈。{:soso_e113:} 好文笔 真是好文! 真是好文!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