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 发表于 2014-8-5 21:40:16

“寻访文化古迹,感受历史变迁 ”大房山骑游寻古活动作业

本帖最后由 唐诗三百首 于 2014-8-5 21:40 编辑

      说到北京的古迹可能大多数人会想到故宫、北海、颐和园等这些名胜。但是您可曾知道,在我们北京这片只有1.6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散落着几百处不知名的历史文化遗迹。特别是京西南的大房山地区遗留下来的古迹就有近百处。这些遗迹也许是几块石碑石像、或是一处古塔古墓,它们默默的矗立在那里,静待我们去寻访、探究、品读……
          进入8月以后,北京的桑拿天气开始发威。因为这样闷热的天气骑车会消耗更多的体力,所以就同源源和辉哥商量搞一次休闲骑游,所有就有了本次房山寻古活动。在发完召集帖后想着闷热会减少活动的车友。
         周日一早共10人从园博地铁出发,然后汇合南宫的车友,当最终集合在房山区政府门前时,队伍就像滚雪球一样,已经增加到40多人。本以为闷热会减少活动的车友。以外的是大家的骑行热情如此之高。


唐诗三百首 发表于 2014-8-5 21:40:17

本帖最后由 唐诗三百首 于 2014-8-5 21:23 编辑


按照活动公告路线是走房易路转岳圣路到天开,可是当大部队上路后,队员们的骑行热情开始升温,尤其是当辉哥轻描淡写的一句话“来个战备吧!”今天再次引燃大家的骑行热情之火。于是梦骑士委员会本着“车友就是上帝,上帝想到的就是梦骑士委员会要做到 ”的精神,调整了路线周张路一翻战备到天开。就在大家稍事休息,准备趁着骑行热情之火熊熊燃烧之际一鼓作气拿下战备的时候,梦骑士消防队长鼹鼠和队员们手拿冰镇饮料和冰糕等灭火器材,冲上前来一场激战之后灭火成功。

      战败的大部队骑着自行车开始向山上败退,后面的消防队员开着后援车一路穷追猛打。山顶处已经没有退路的骑行队伍卷土重来,双方又是一场激战。最终当饮料和冰糕等消耗殆尽后,双方握手言和,并拍照留念,并将这次事件载入梦骑士大事记。







唐诗三百首 发表于 2014-8-5 21:40:18

本帖最后由 唐诗三百首 于 2014-8-5 21:24 编辑

爬坡需要一股热情,下坡需要的就是一份冷静,安全是骑士们始终要牢记的。来到下中院休整后,沿岳圣路向东1.5公里就来到孤山口村,在村北有一处明塔—周吉祥塔,本来不在今日的寻古路线中,由于临时改变骑行路线,这里便成了去天开的必经之路,如果不去探访一番就是太不给周长老面子了。刚刚在战备路下坡时远远还能望见的古塔,进入村中竟然变得踪影皆无,经几次与当地人打听,在村里的小路拐来拐去后古塔终于出现在眼前。古塔的周围广植玉米,当地人这种即保护了古迹免遭闲人靠近破坏,又给自己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的做法还是第一次见到,一举两得值得推广。只可惜塔前的石碑被埋在玉米地里无法看到。   
下面开始上历史课:戏说周吉祥塔周吉祥塔,周吉祥,又名周云端,在当时是集国舅和高僧于一身的的名人。其姐姐是明成化皇帝(明宪宗)的生母即周太后,因这层关系攀上了皇亲,成为了响当当的国舅爷。而且这位国舅爷还身兼大觉寺和天开寺两寺的主持,我曾经在地图上测量过两地的直线距离是50公里左右,可以想象咱们的周长老乘坐着当时最普及的交通工具—双脚,往返奔走于两寺主持部署工作是何等的辛苦。由于长期徒步运动,使得周长老身体强健,比他的外甥成化帝还多活了几年。明弘治年间,周长老圆寂后,在其工作过的两寺附近先后建起两处周吉祥和尚塔, 一处坐落在海淀区北安河乡大觉寺南1.5公里处的山坡上,称“周公云端大和尚灵塔”。一处就是今天看到的房山区孤山口村北的“周吉祥塔”。一般认为位于房山的周吉祥塔是衣冠塔,而海淀的周吉祥塔则是墓塔。

唐诗三百首 发表于 2014-8-5 21:40:19

本帖最后由 唐诗三百首 于 2014-8-5 21:39 编辑

骑车出孤山口村继续向东行2公里左右就来到了天开花海,看油菜花已经过了时候,但是寻古部分季节,什么时候来路边的应公长老寿塔对会欢迎您的。
   下面开始上第二节历史课:戏说应公长老寿塔看到寿塔肯定是当初有一位叫应公的长老圆寂后埋骨之处。应公,俗姓赵,名谱应。这位长老曾经担任过天开寺的主持,只是他工作和生活的年代要比周长老早了近200年。元朝初年,成千上万饱受连年战争破坏的人们已经无家可归,就连天开寺的和尚们也未能幸免。这时的大元朝百废待兴,当时的皇帝忽必烈为了搞活经济提高百姓的就业率,就提出要大搞房地产建设。应公长老于是响应当时政府的号召,率领徒弟们重修了天开寺,也因此成就了一代高僧的功绩。据说此处是天开寺的塔院,僧塔林立,埋葬着天开寺的历代高僧。只可惜现在只有一座应公长老寿塔孤单单的矗立在此,默默的注视着来此的人们。

唐诗三百首 发表于 2014-8-5 21:40:20

本帖最后由 唐诗三百首 于 2014-8-5 21:37 编辑

离开应公长老寿塔沿岳圣路来到房易路后,向南走1.5公里右转后走就来到了龙门生态园。门口有保安站岗,担心会收门票,进园后才知道原来是免费的。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小桥流水的景致,里面的环境还算说得过去。我一向不喜欢这样的人造景观,在加上这里水的有一股怪怪的味道,所以就没多做停留继续前行。前面讲了两座古塔都和天开寺有关,这次终于能够一睹千年古刹的风采了。
   下面开始上第三节历史课:戏说天开寺和天开塔如果在网上搜索“天开寺或天开塔”的话,出镜率最高的应该数80年代的天开古塔附近持续多日出现佛光,90年代古塔地宫发现三粒佛舍利,以及2005年开始的重建天开寺和天开塔三件事了。现在我们能够看到天开寺的地面建筑包括天开塔,都是05年以后重建的。在这之前有关天开寺的遗迹只有半截残破的天开古塔,其它都随着历史的变迁消失殆尽。曾多次在网上看到对重建后的天开塔或一些重修古迹的评论:说整修一新的古迹没有了古迹的味道。也许从建筑本身的角度考虑并没错,但是当我们回顾历史的时候会发现,历朝历代都有重修前朝古迹的记载,正是因为有了对古迹的修缮,今天的我们才会来到它的面前去感受历史变迁,品读历史背后的故事。
参观完天开寺后已经是中午12点了,一个上午的骑行加寻古活动已经是搞得人困车乏,于是梦骑士组委会决定剩下的几处古迹留待下期寻古活动探访,直接进入午饭腐败时间。饭后回来的路上竟然遇到阵雨,大家都纷纷表示雨骑既凉爽又舒服。



唐诗三百首 发表于 2014-8-5 21:40:21

本帖最后由 唐诗三百首 于 2014-8-5 21:36 编辑

至此本次寻古活动圆满结束,最后用一首小令来对今天的行程做个总结。
如梦令 三地骑行聚首, 探古热情浓厚。一路三塔行, 酷暑衣衫湿透。 亲受, 亲受, 大美房山依旧。

老拽176 发表于 2014-8-5 21:43:47

{:soso_e179:}

老拽176 发表于 2014-8-5 21:44:04

{:soso_e128:}

源源 发表于 2014-8-5 21:51:02

有文化有品味

陈奇 发表于 2014-8-5 21:51:22

{:soso_e179:} 唐诗宋词三百首!
页: [1] 2 3 4 5 6 7
查看完整版本: “寻访文化古迹,感受历史变迁 ”大房山骑游寻古活动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