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海疆行:D36奉化溪口——新昌拨茅镇
本帖最后由 信天翁118 于 2015-1-25 00:37 编辑万里海疆行:D36奉化溪口——新昌拨茅镇 分类: 万里海疆行
2012年11月19日星期一,晴。奉化溪口——新昌拨茅镇,68.21公里,平均速度18公里。 早晨到一对安徽夫妇开的早点铺吃了一笼包子,然后去邮局盖过邮戳。
当天上午依次参观了: 1、武岭学校、小洋房、文昌阁;
武岭学校礼堂
小洋房
蒋老先生的全家福
蒋老先生与宋美龄在文昌阁的卧室
2、蒋氏宗祠;
3、丰镐房;
4、玉泰盐埔。
5、午后又瞻仰了蒋母墓。
偶遇奉化电视台两位记者,被采访了一个多小时。并在摄像师小夏指点之下,为家中的老母亲快递了一盒“萧王庙芋艿头”。不知道老妈是否还记得这芋头的味道?不过事后想起,我自己怎么就忘记尝一尝这家乡的芋艿头了呢? 本帖最后由 信天翁118 于 2015-1-25 00:33 编辑
那大一些的就是“芋艿头”。
在溪口镇的一条主街道上,我原本打算买几块龙头千层饼品尝一下。老板娘见我是远道骑车而来,又买不多。干脆说,你每样都尝一尝吧,不收你钱了。正在我满脸惊奇,口中喃喃自语着“这怎么行,这怎么行”的时候,小营业员开腔了:老板娘都说了,不要钱,你就尽管品尝吧! 交谈之后方才知道,原来这家龙门千层饼店的主人,与蒋老先生还是亲戚呢。他们与蒋孝严彼此以兄弟相称,怪不得店里店外挂了这么多的牌匾和照片。
我坐在店里,慢慢地品尝着,也慢慢地与蒋家的族人聊起了我们的“老乡亲”。从他们嘴里得知,蒋老先生在港台地区的口碑相当不错,特别是他传承了中华民族的孝悌之道,被人们广为传颂。再就是他的清廉,身后没有给子女留下分文银两。这些事情我们过去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现如今改革开放,言路敞开,历史也在逐渐回归其本来面貌。 由此我也更加理解了“后朝修史”的道理。任何一段历史,都会“在动荡中回归”。学历史,了解历史,一定要有“四维时空的眼界和思维方式”,因为历史原本就不是平面的。 我与蒋老先生的族人们心无芥蒂的各抒己见,热烈的讨论交流着。抛开****的藩篱,有的只是浓浓的乡情和畅舒己见的爽快,以及人们的理性思维。我深深感受到了“铸剑为犁应有日”的那种大中华、大一统的民族大义,在人们内心激起的更大的民族豪情与憧憬。哦,海峡那岸叫“愿景”。呵呵。 离开镇子再去蒋母陵园,向太夫人行三鞠躬礼,并环绕陵墓一周。蒋老先生为母亲陵墓修建的“方圆池”,寓意深刻,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为人做事就当如此啊!瞻仰与祭奠之后,已经是下午2点多钟,我要赶紧启程了!
溪口到天台要100多公里,而且浙西是山区,虽然没有盘山公路,但也是坡起坡落,稍微有点费力。特别是上坡出汗,稍微停顿下来就会很冷。不过浙西山区的风景很美。我今天无论如何赶不到了天台县。本着“走哪算哪”的原则,就近就便在新昌拔茅镇住宿就是了。
明天到天台还有50多公里,到台州还有100多公里。这是我此行距离“海疆”最远的一段路线,还有些绕远。反正已经走到这里了,继续向前吧。 晚上江苏如皋雪岸镇的小于,于十彬来电话,询问我走到了哪里。他说原本要去北京,但是希望能够在京与我相见,所以推迟了行程,以便待我回北京后能够一聚。现在推算,如果没有意外,年底前结束行程还是比较有把握的。 (更多照片请看对应相册)(上)(中)(下) 我随你的脚步重温历史的真实性,深有感触!人们口中的史记,比写史书人来得更真实些。{:soso_e179:}
虽然,【蒋老先生与宋美龄在文昌阁的卧室】没有现代新贵们的豪华,但多了些浓重感!
有时间一定去参观。{:soso_e179:}
这才是正宗的店铺!{:soso_e179:}
好山好水好风光{:soso_e179:}
欣赏 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