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海疆行:D47漳浦县前亭镇—旧镇—云霄县—诏安县
本帖最后由 信天翁118 于 2015-2-7 15:58 编辑万里海疆行:D47漳浦县前亭镇—旧镇—云霄县—诏安县分类: 万里海疆行
2012年12月7日星期五,多云转晴。漳浦县前亭镇—旧镇—云霄县—诏安县140.29公里,平均速度20.3公里。
早晨8点出发,一出门就发现了201省道的路桩。这才是我昨天寻找良久的路线呀!心里不由得高兴起来。 经过佛昙镇的时候,正赶上了集市,挑担子摆货摊的比比皆是。尤其是各种海鲜,一筐筐,一盆盆,摆得铺天盖地,连海峡卫视的记者们都跑来凑热闹。
天气放晴,温度开始上升了,穿两件车衣已经嫌热。在北方千里冰封的季节,福建依然满眼碧绿,我不仅抓住了秋天的尾巴,甚至还踏上了春夏的节拍。 根据地图标示,去云霄县不必经过漳浦县城。在旧镇我向当地司机询问,果然有捷径可走。这样里里外外省了一、二十公里的路程,呵呵。
看看逐渐磨损的驮包,想想两年来跑的这些路,这驮包功不可没啊。长时间日晒雨淋,布料都“糟”了,如今它已是千疮百孔,背包与挂包连接的拉锁也坏了。看来这次万里海疆行之后,驮包也该退役了。 过去木子弓长说过这么一句话,大概意思是,有些事情现在不去做,可能一辈子都不会有机会再做。我琢磨这个道理,用自己的话说一遍:今生的事要今生做,切不可留待来世再蹉跎。
骑行京藏线时候,小骑友晰晰送我的“宝瓶葫芦”依然伴随着我的“万里海疆行”。
中午11点多,走到霞美镇霞美村,路边堆得小山一样的海蛎壳,有工人在用水枪冲刷。一个小吃店打出招牌特色食品:海蛎煎。就吃特色了!趁着等候的当口,用小吃店的电脑上了会儿网,回复了前几天博友的评论,然后边吃边与伙计闲聊。海蛎煎主料是海蛎子和白薯粉。伙计说:霞美镇盛产海蛎子,野生的比较小,养殖的个头稍大而且有些甜丝丝的味道。霞美的海蛎煎比厦门海蛎煎更软,更适口一些。小伙子见我是一个人吃饭,就适当减少了食材用料,价格也压低了三分之一,只收了俺20元。他还告诉我,路边堆积的海蛎壳,冲洗干净穿成串,投进海里可以进行人工养殖海蛎子。噢,原来如此。
工人在冲洗海蛎壳
霞美镇霞美村的海蛎煎。 本帖最后由 信天翁118 于 2015-2-7 00:31 编辑
离开霞美,骑行在大路上,有一段几千米的“省道”颇为奇特。首先的地势平坦,其次是两边加宽了许多,我认为这是具有军事用途的“备用机场”。看看照片,除此之外大家还能有什么其它的解释呢?
下午收到在山东龙口遇到的黑龙江骑友小马的短信,他也到宁德了。屈指一算,我比他多“赶”出了一周的时间和路程。 骑行至沙西镇,绵延十几公里的道路两旁尽是等待出售的大小榕树。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项目,都有与众不同之处,都有自己的经济增长点啊。
福建地区流行一种自制的“偏三轮”,类似北方人们说的“侉子”(三轮摩托),不同的是“侉子”车斗在右侧,“偏三轮”车斗在左侧。我过去只见过把自行车改成三轮车的,这次看到了改装的“偏三轮”则是摩托车。
在进入云霄县城之前,俺再次汇入了324国道,这完全符合我的骑行计划。 又经过40公里骑行,来到了诏安县。为了盖邮戳,俺不得不拐入县城。17点18分到达镇邮局,邮政营业员刚刚下班3分钟。真是懊恼!保安指点我抓紧去县城里的邮局碰碰运气,也许那里下班晚。我立马骑上车子汇入摩托车的洪流,经过2公里后,先是误入了邮政储蓄营业厅,又重新寻找邮政营业厅(不在一起)。终于在17点31分找到了邮局。下班时间刚刚过,营业员们还没有离开工作岗位,我也如愿以偿地盖到了邮戳。真是太幸运了!
晚饭时与一位湖南小伙子同桌,他在当地手机店工作。我们边吃边聊,他先吃完饭结账,把俺的饭钱也一起付了,推辞不过,真是太不好意思了,连人家的名字都不知道。当晚住在县城的“民政旅馆”。
(更多照片请看对应相册)
越看越想走一圈。据说海蛎煎非常好吃。 福建的牛肉羹最好吃 {:soso_e179:} 一路上遇到好多热心人啊 通州欣儿 发表于 2015-2-7 09:33
一路上遇到好多热心人啊
是的,还是好人多,善人多。
北京档案 发表于 2015-2-7 07:43
谢谢北京档案。
春风客 发表于 2015-2-7 06:00
福建的牛肉羹最好吃
北方人去了南方,什么都觉得好吃,南方人做东西非常精致。
渴望骑行 发表于 2015-2-7 05:52
越看越想走一圈。据说海蛎煎非常好吃。
我吃了,不如北方吃法过瘾。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