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海疆行:D68防城港市—东兴市(大结局)
本帖最后由 信天翁118 于 2015-2-28 00:46 编辑万里海疆行:D68防城港市—东兴市(大结局)分类: 万里海疆行
2012年12月29日星期六,阴。防城港市—东兴市,84公里,平均速度16.8公里。
在大清国一号界碑前留影
阴沉沉的天空偶尔落下雨滴,东兴市已经在向我发起召唤。摩托车手向我指出了一条海港方向的“好路”,而长途车司机和路标指示的则是一条“烂路”。为了把握起见,我走了“路标路”。一条没有编号的道路,里程碑只写出里程,这路不仅坑坑洼洼,而且满是泥泞。货车、长途车、小汽车和摩托车络绎不绝,有些地方还出现了拥堵。
骑行了两个多小时后,烂路汇入一条宽阔的大道。隔离带中间的里程牌显示,这是滨海路。在大段的长坡上骑行,似乎已经没有吃力概念,看着里程牌数子逐渐递减,东兴市已经近在咫尺了。10点39分,进入东兴界。我想,扬帆若是看见了这路上的牌子,一定和我一样觉得亲切吧。
东兴,我来了!
边境城市的气息也逐渐显现出来,在收费站旁,有武警的岗亭和哨兵。我和哨兵打着招呼,他们似乎接触过许多骑行者,很自然地与我交流着比较“专业”的问题。当然,这也是他用以判定对方是否真是骑行者的一种技巧。 这里的镇邮局是休周末的,周六、日不营业。随着现代物流产业的日益发达,人们对邮局的依赖性也在逐渐弱化,所以中国邮政无论在哪里,都在被它商业化的新的功能属性——邮储银行所替代。
周末邮局不营业。
广西人的普通话比广东和海南两地老百姓说得好,更容易听懂。东兴市的少数民族以京族为主,对面越南也有许多京族百姓,他们的语言十分相似。 在即将进入东兴市的时候,左侧路旁一座牌坊式建筑吸引了我。细读上面的文字,“大清国一号界碑景区”。噢,中越边境的最后几公里,就这样突然降临在我的眼前。
大清国一号界碑景区。
进入“牌坊路”,两旁的民居显现出越南的建筑风格。也许,是越南那边的建筑样式在模仿着“这边”的风格。 进入竹山正好是中午12点的午饭时间,恰巧路边有小贩在出售当地特色小吃。我凑了过去,打算以此作为我的午饭。询问小吃的名称,当地人直摇头。他们说只能用方言土语说出来,用普通话就说不明白了。呵呵,我非常理解,这是“音译”和“意译”的问题,这问题我们无法沟通。 沙发 本帖最后由 信天翁118 于 2015-2-28 00:48 编辑
还是搁置“分歧”,描述一下特色食品吧。先说白色的小吃,那是以米粉为主料蒸制的,上面一层辅料,类似“副食”,有菜丁、有肉末,有咸淡滋味。吃的时候还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添加小贩带来的汤汁,另外有辣椒、醋,还有老抽一类调味品。看来这食品比较受村民青睐,周围大人孩子围了一群等候买食。
我问多少钱一份?众人纷纷回答,你要几元就卖给你几元的,你可以根据自己食量确定。哦,原来是多寡由客,很人性化的售卖方式。其实好久以来,我在两广、海南等地吃快餐,也是这种方式。不仅丰俭由人,而且多少自便,非常切合每位食客的实际。南方人的经营方式方法,的确比北方人更具有独到之处。 另外一种是甜味小吃,食品质地和口感,类似魔芋粉蒸出的“糕”。无须添加佐料,直接入口食用。老实说,这两样小吃没有什么更特别的滋味让我回味无穷,只是果腹而已。
竹山村商贩
再经过几百米便来到了大名鼎鼎的“大清国一号界碑”,那上面写着,“光绪拾陸年貳月立大清国钦州界知州事李受彤書”。光绪十六年即公元1890年。一号界碑现有后世修建的亭子“罩着”,并用玻璃围挡保护。
在大清国一号界碑前的留影。
广西延边公路“零起点”。
距离大清国界碑不远,便是如今驻守在这里的解放军某部“西南边陲第一哨”。旁边还有广西沿边公路“零公里”起点广场,以及“零公里”里程碑等。沿边公路起点自然也就是海岸线的终点。在这里,我已在理论上完成了自辽宁丹东开始的“万里海疆行”骑行计划。好久以来一直紧绷着的心情,似乎松弛了许多。不过我知道,我还有最后一枚邮戳要盖,我还要去沿边“第一国门”拍照……我还有最后的“收官”。 本帖最后由 信天翁118 于 2015-2-28 00:49 编辑
西南边陲第一哨。
广西沿边公路“零起点”。
在北仑河口有一条北仑河大堤,原名叫五、七堤。位于广西防城港东兴中越界河,北仑河口竹山村至罗浮江口杨屋村。该堤始建于1968年,由于建设标准低,我国国土受洪水海潮侵蚀日益严重。为了保护国土,2000年国家拨专款对河堤全面加固建设,2002年竣工。工程防潮、洪标准20年一遇,堤长4565.5米,保护人口近6000人,国土面积2500公顷。
本帖最后由 信天翁118 于 2015-2-28 00:54 编辑
我沿着这条大堤溯流而上,眺望着越南的方向。这就叫“一衣带水”,彼岸就是“一衣带水”的邻邦。这就是当年毛主席与对岸的胡志明主席共同缔造的两个“友邦”国家。这就是用鲜血凝成过同志加兄弟般的友谊,又因为边界领土领海问题交恶许久的对手与敌人。唉,世事沧桑啊!
界河对面越南人说话嬉戏之声传入耳畔,犹如两岸劳作的一家人在打着招呼,西南早已无战事。
对面便是越南。
无论大国还是小国,百姓人民都很难承受战争带来的苦难。没有人愿意自己的儿女亲人上战场,但是为了保家卫国,人们又都义无反顾的“母送子妻送郎”,上战场杀敌保国。这世界啊,真是太过复杂,又太过简单。 堤岸上有小贩在卖“毛鸭蛋”,我这是第一次亲眼见到这种东西,磕开蛋壳毛茸茸一团,依我的直观感受,真的很难享用这东西。不过这是当地特色。
毛鸭蛋是这里特色小吃。
这段边界架设了栅栏。
两国居民可以在这里交换农产品。
小路旁搭建的一排排“窝棚”,让人感觉到贫富间的差距。与“窝棚人”搭话,又明显感觉到这群人的愤愤不平,这也是当前社会矛盾的一个真实写照。十八大,一定会使这些问题得到……至少是缓解吧?但愿如此,相信如此!
这里有近百间这样的窝棚。
在东兴市区邮局盖邮戳,营业员要求盖销邮票。邮局保安,东北小老乡主动为我付了八角钱邮票钱。同在邮局办事的当地骑友小潘,也主动引领我去看了“东兴口岸”。然后又转到后面拍照“中越友谊桥”和第二块“大清国界碑”。 小潘邀请我参加他们骑友自发举办的“跨年晚会”。就是从平安夜开始,到新年后结束,每晚换一个地方狂欢的活动。我婉言谢绝了小潘的好意,因为我还要赶往昆明有新的“任务”。
东兴口岸
在东兴口岸旁边的“大清国二号界碑”。 本帖最后由 信天翁118 于 2015-2-28 10:18 编辑
我与小潘在二号界碑前的合影。
东兴口岸对面便是越南。
小潘引领我游览了当地的越南街,友邦那边除了自然景观外,没有什么更多特色。即使有特色也类似于我们少数民族。所以没有什么值得特别关注的东西。小潘随后又为我指引了下一步方向,我们这才分手。 根据小潘的指点很快找到了长途汽车站,并随即登上了开往南宁的大巴车……
南宁市夜景
万里海疆行的最后一张照片。
(更多照片请看对应相册)(上)(下)
思客 发表于 2015-2-28 00:23
沙发
呵呵,思客真够神速的了。谢谢鼓励支持啊!
{:soso_e100:}{:soso_e179:} 辛苦!期待下次新作! 来顶一下,每天都来分享,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