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潭水库打水,记住了莜面卷和大肘子
响潭水库打水,记住了莜面卷和大肘子 记得以前没有参加骑行的时候,看过有关市民或村民上山打水的相关报道,大意是,发现爬山的人很多,很多人爬山带着水的容器,水杯,水壶,水桶,五花八门,记者采访打水者,打水回去基本都是喝,还有的蒸饭,做馒头,认为山泉水含有对人有益的矿物质,经过地层过滤,干净可靠。记者对相关主管部门采访,和打水的人的结论并不一致,相关部门专家认为,符合饮用标准的山泉水,一般是经过地层过滤,周围没有污染,现在打水集中的地方采样,经过化验,水质并不合格,菌落含量超标。 不过,参加骑行活动以来,我确实在骑行中遇到我们骑行需要补水,一般是买市售瓶装水,但是也有比如妙峰山等地吃饭时,发现当地人饮用的就是泉水,我们也就接泉水,当然不是直接从泉眼,而是从人们用水管引出的管头流出的。 还有妙峰山水站,大建告诉我们暖马路的路口也是有人接水的 记得论坛上也有资深骑友证明,妙峰山的水喝了没问题的 当然,这些是我们骑行口渴,骑友喝了没有不良反应的经验,但是毛老师专门提示我们,要喝就喝放心水,不要轻易喝露天里的水源的水,谁能保证没有污染和有害成分 没想到,我也参加了打水的大军,当然我是参加骑行活动,看来真是历史螺旋发展,原来穿不起的确良,穿棉布的是穷人,现在,穿棉布的是有钱人。原来,市里很多地方没有自来水,尤其香山等山区只能喝泉水,城里胡同里有卖桶装水的,马车拉着大木桶,沿着胡同叫卖,多钱一桶记不住了,估计一份钱一挑吧。那些买桶装水的人多羡慕有自来水流到家里的人家呀。 现在倒好,家里有自来水,非要到外面接什么山泉水,就和那些自己露着腰,却要给狗穿衣服一样,简直有点不可思议,其实,这就是生活的味道,各有各的追求和爱好。 打水的响潭水库的地方原来就是我们去羊台子的路上的路边水沟里,过了一个路边有石兽的墓地之后,可以看到长城的地方,那个地方就到了,打水之后,去了莜面村吃饭,一桌子不到10个人,每桌两只大肘子,还有按个莜面卷,我也是头回吃,骑车活动完了吃饭香那是不必说的,结账更是让我记得住,由于有骑友用了30元优惠券,每人18元。 看看打水想起老北京的味道 老北京没有自来水,吃水只能靠水夫从井窝子用水车拉水。旧时的水车都是独轮车,车上左右各放一只长圆形的木箱,箱顶有一尺见方的活盖儿,为了从井窝子水槽接水。水箱的前端底部有一个活塞,打开活塞即可将水放入木筲。放水时,挑水的将扁担横搁在肩膀上,一只手扶着木筲的横梁,同时拔出水箱底部的木塞,放满一筲后用手提着,再放另一筲。挑到用户的水缸前,仍然是扁担不离肩,以两手提筲梁,把水倒入缸中,一点儿也不会溅洒在地上。每给用户挑一挑水,就用石笔在门框上划一道儿,到了月底,凭着这些白道儿算账。用户与水夫彼此信任,从未因此发生过争执。 如今时代发展了,北京地下管网长达8000公里 老北京人可能还记得,在解放初期,北京胡同里不时能看到吱扭作响的独轮水车给居民送水的景象。新中国建立后,京城第一个水站在北京宣武区天桥福长街出现,随后自来水公司在崇文区龙须沟、金鱼池居民贫困区免费安装了4个公用水站作为试点,拉开了全市普及供水的序幕。至1967年,北京城区公用水站达2677处,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9.86%。 水站建成了,百姓吃水还是用肩挑手提,有的甚至到百米之外的街巷站去接水,冬季取水更为困难。1973年,为改善用水条件,方便百姓用水,自来水公司陆续开始将临街水站逐年分期分批改装接入居民院内。到1984年,三环路以内公用水站全部进入居民院内,从此百姓不出院就可以喝上甘甜的自来水。现如今,自来水管道早已接入千家万户,居民足不出户,拧开龙头就能流出自来水,年轻人肯定很难想象当初使用自来水时的艰难情景了。 1910年建成的供水管网只有一条出厂主干线,从东直门水厂出厂后,沿东直门内大街到北新桥,向南经东四、东单到崇文门外大街上四条西口,供水范围“内以禁城为止,外以关厢为限”,服务人口只有3000多人。新中国成立后,城市供水管线随着城市的建设不断发展延伸。改革开放特别是1999年以来,北京市区供水管网平均每年增长280多公里,9年新增供水管线2000多公里,相当于改革开放前二十年增长的总和,市区供水范围也发展到五环以外。到2008年,市区供水管网近8000公里,供水服务面积800多平方公里,服务人口830多万,增加了近2800倍。目前,市区内所有供水管网都已连成环状管网。 打水也代表北京人怀旧的一个侧面,当然主要是为了活动身体,以前,北京哪里有跑步的,现在还有骑车的,以前骑车是上班,现在骑车是活动,老外的生活画面进到咱的生活里来了。还是吃的吸引人啊 看图说话 团城湖到第九水厂输水管线怀旧复古去打水女骑友也不干落后其实这样多的水,车是受不了的打水的地点好像排水沟在这个水库上面我和大卫在水库边上,我们是玩儿来了和满队就伴很开心水库一池清水,倒影格外好看,其实就是城里人看新鲜大卫来过多次,这次脚蹬子,车后闸故障频出
顶大哥的作业 满队这姿势就是阿庆嫂出场打水单说,吃饭也是主题热天要有凉菜炸小鱼也不错,酥嫩可口大肘子,这是我看到了一桌两个我们看来不光是打水,重要的而是吃大肘子吃得肚子快没地儿了大家齐下筷子,肘子很烂,一扯就开这莜面卷我也头回吃一品莜面村
回来的时候,天气也给我们点颜色但是我们毫不畏惧骑行之后吃好吃的,真是一种享受但是必须是饿了,才能如狼似虎的有杀伤力路上骑友们也是你争我赶,去前面吃莜面馆北京第一家水厂,东直门水厂北京的老行市,挑水的,推着独轮小车挨家挨户送水这好吃的只有大家共享才有乐趣莜面卷也是吃的很爽原来是蒸出来的
打水没有记住,莜面卷和大肘子记的很牢。 毛老师 发表于 2015-4-28 16:34
还是吃的吸引人啊
毛老师太快了,我还没发完,这回复和加分都弄完了,手快呀,谢谢鼓励
通州欣儿 发表于 2015-4-28 16:36
顶大哥的作业
谢谢通州欣儿,顶贴好快,谢谢
品茗 发表于 2015-4-28 16:46
打水没有记住,莜面卷和大肘子记的很牢。
打水是为了骑行,吃了莜面卷和肘子不光是香,其实价格是关键,吃的心里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