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佛教用语)
本帖最后由 赵飞燕 于 2015-6-13 09:55 编辑佛光(佛教用语)
佛经中说,佛光是释迦牟尼眉宇间放射出来的光芒。佛光还指一种光的自然现象,当阳光照在云雾表面,经过衍射和漫反射作用形成佛光的自然奇观。阳光将人影投射到云彩上,云彩中细小冰晶与水滴形成独特的圆圈形彩虹。
佛教传说
佛家认为,只有与佛有缘的人,才能看到佛光,因为佛光是从佛的眉宇间放射出的救世之光,吉祥之光。传说1600多年前,敦煌莫高窟建窟前曾闪现“金光”和“千佛”的奇异景象。那么,“金光”和“佛光”的出现,是“佛祖显灵”。公元366年的一天傍晚,在中国西北部的甘肃省敦煌市附近的一座沙山上,“佛光”的一次偶尔呈现被一个叫乐僔的和尚无意中看到了。看到“佛光”的乐僔当即跪下,并朗声发愿要把他见到“佛光”的地方变成一个令人崇敬的圣洁宝地。受这一理念的感召,经过工匠们千余年断断续续的构筑,终于成就了人们今天看到的这座举世闻名的文化艺术瑰宝——敦煌莫高窟。在敦煌莫高窟第332窟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的碑文上记载了这一段莫高窟创建的原始动机。文献有将“金光”解释为霞或因幻觉所见的“光象”,也有将它解释为“佛光”的,如余秋雨在其《文化苦旅》中用白话文对
佛光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前半段,特别是对“乐僔……忽见金光,状有千佛”作了较为详细而生动的阐释。
概述
佛光的出现要阳光、地形和云海等众多自然因素的结合,只有在极少数具备了以上条件的地方
file:///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Tencent\QQ\Temp\TempPic\UE)Y{C11I]TGPKBSTM23HWL.tmp佛光才可欣赏到。夏天和初冬的午后,摄身岩下云层中骤然幻化出一个红、橙、黄、绿、青、蓝、紫的七色光环,中央虚明如镜。观者背向偏西的阳光,有时会发现光环中出现自己的身影,举手投足,影皆随形,奇者,即使成千上百人同时同址观看,观者也只能只见已影,不见旁人。在中国峨眉山金顶的摄身岩前,平均每五天左右就有可能出现一次佛光,时间一般为15:00-16:00。
特点
“佛光”发生在白天,产生的条件是太阳光、云雾和特殊的地形。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佛光在西边出现,上午“佛光”均在西方;下午,太阳移到西边,佛光则出现在东边;中午,太阳垂直照射,则没有佛光。只有当太阳、人体与云雾处在一条倾斜的直线上时,才能产生佛光。它是太阳光与云雾中的水滴经过衍射作用而产生的。如果观看处是一个孤立的制高点,那么在相同的条件下,佛光出现的次数要多些。
“佛光”由外到里,按红、橙、黄、绿、青、蓝、紫的次序排列,直径约2米左右。有时阳光强烈,云雾浓且弥漫较宽时,则会在小佛光外面形成一个同心大半圆佛光,直径达20-80米,虽然色彩不明显,但光环却分外显现。”“佛光”中的人影,是太阳光照射人体在云层上的投影。观看“佛光”的人举手、挥手,人影也会举手、挥手,此即“云成五彩奇光,人人影在中藏”,神奇而瑰丽。
“佛光”出现时间的长短,取决于阳光是否被云雾遮盖和云雾是否稳定。如果出现浮云蔽日或云雾流走,“佛光”即会消失。一般“佛光”出现的时间为半小时至一小时。而云雾的流动,促使佛光改变位置;阳光的强弱,使“佛光”时有时无。“佛光”彩环的大小则同水滴雾珠的大小有关:水滴越小,环越大;反之,环越小。
成因学说
佛光中的人影
关于佛光的成因,国内外学者提出过多种学说,有“复杂散射”学说,也有“先反射,后衍射”学说,还有“先衍射,后反射”学说,不一而足。由于存在一些缺陷,至今尚无定论。中国学者赖比星的论文提出的“衍射-反射”成像原理,成功地解释了佛光的形成过程,这一研究成果得到了学术界相关专家的高度评价。
原理
用光学的知识解释,就是光源(通常为太阳光)从观察者身后射来,在穿过无数组前后两个薄层的云雾滴时,其间的前一个云雾滴层对入射阳光产生分光作用,后一个云雾滴层则对被分离出的彩色光产生反射作用。反射光向太阳一侧散开或汇聚,任一个迎接那些汇聚而来的光线的着眼点(即站在太阳和云雾之间的人),都可见到略有差异的环形彩色光象,这就是佛光。
只要光照较强,云雾滴半径较小,大小均一,一般都可见到多个光环明亮程度不同,但色彩排列顺序相同的“佛光”,一般都为4圈,因最外层的第4个光环圈光强过弱,通常情况下即使出现,人眼亦难于分辨。
敦煌佛光探究
专家指出,敦煌的“状有千佛”实为人影在云雾中交互放射形成的多重影像。赖比星认为,事实上,佛光在给人以美好感受的同时,还因投射入光环的人影(“幻影”)产生不同寻常的变形能给人以一种扑朔迷离的神秘感,而乐僔和尚所见的“金光”“状如千佛”正与此有密切关系。
山顶的佛光
其实,佛光环中“幻影”的形成原理与月食产生过程中阴影的形成原理十分相似,当人与佛光环距离较近时,在光环中除了可见人们熟悉的自身影子即本影外,还有平常不为人们认识和注意的半影及“虚影”。一般说来,本影较深,明显可见;半影较浅,似隐还现;“虚影”更浅,微妙玄乎。
人们看到光环中自己的身影形状呈现不可思议的虚幻放大,是由于身影外围的半影以较大张角的喇叭形扩展作用造成的。人与影子的错位互动作用,加强了人影虚幻的效果,最终使光环中所出现的影子给人以虚无缥缈之感,以致被人们视作“幻影”或“幽灵”。
赖比星说,乐僔和尚所见的“金光”“状有千佛”其实是对所谓“幻影”的具体描述,观者的身影投射到佛光环后,本影在云雾中的轮廓的确很像人们在寺庙中所见的佛像(因其本身即是人形),而半影与“虚影”是本影的错位和放大,即在本影轮廓外另加了“两重”影子。当人们对着佛光环中的影子晃动身体,特别是挥动双手时,身体各部三种影子不断交错、叠加,看上去就似有无数个佛身叠加在一起,并在其中跃动。
本帖最后由 赵飞燕 于 2015-6-13 10:02 编辑
敦煌佛光敦煌佛光
敦煌的“状有千佛”实为人影在云雾中交互放射形成的多重影像。佛光在给人以美好感受的同时,还因投射入光环的人影(“幻影”)产生不同寻常的变形能给人以一种扑朔迷离的神秘感,敦煌的“金光”“状如千佛”正与此有密切关系。山顶佛光环中“幻影”的形成原理与月食产生过程中阴影的形成原理十分相似,当人与佛光环距离较近时,在光环中除了可见人们熟悉的自身影子即本影外,还有平常不为人们认识和注意的半影及“虚影”。一般说来,本影较深,明显可见;半影较浅,似隐还现;“虚影”更浅,微妙玄乎。看到光环中自己的身影形状呈现不可思议的虚幻放大,是由于身影外围的半影以较大张角的喇叭形扩展作用造成的。人与影子的错位互动作用,加强了人影虚幻的效果,最终使光环中所出我我我现的影子给人以虚无缥缈之感,以致被人们视作“幻影”或“幽灵”。敦煌的“金光”“状有千佛”其实是对所谓“幻影”的具体描述,观者的身影投射到佛光环后,本影在云雾中的轮廓的确很像人们在寺庙中所见的佛像(因其本身即是人形),而半影与“虚影”是本影的错位和放大,即在本影轮廓外另加了“两重”影子。当人们对着佛光环中的影子晃动身体,特别是挥动双手时,身体各部三种影子不断交错、叠加,看上去就似有无数个佛身叠加在一起,并在其中跃动。
蓬莱清水岩佛光
清水岩佛光
以“千年祖师,清水佑民”为主题的海峡两岸清水祖师文化节暨首届世界(安溪)清水祖师文化联谊会,元月8日清晨在位于福建安溪县的清水岩开幕,吸引了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以及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的海内外清水岩分炉及信众代表近千人参与。此次清水祖师圣像开光典礼在清水岩弘法道场隆重举行。由五台山住持释妙江法师主持颂典仪式,以清水祖师民俗举行蘸典。千年祖师,佛光普照,清水佑民!安溪摄影叶景灿参与清水祖师开光仪式的拍摄,承蒙祖师庇佑带来金色佛光的圣辉照耀。清水岩高峰,海拔767米,岩宇在500米处依山而建,背靠狮形龙脉,三峰文笔拱峙,面临深壑,远处蓬莱盆山环合,登巅远眺,殿宇崔嵬,山水厅秀,风景幽雅,常在茫茫雾海行云之中,美如“蓬莱仙境”而蜚声海内处。2010年顶峰国际旅游规划项目。旧名张岩山,在福建省安溪县蓬菜乡。岩宇亭台耸立于蓬山之麓,奇岩怪石散见于山巅水涯,为闽南著名的名胜古迹之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A级风景区。
感德镇石门村佛光
感德镇大坂村佛光
庐山佛光
2008年11月4日,庐山出现蔚为壮观的云海,同时连续三次出现神奇的“佛光”,每次时间长达一小时左右,令来庐山的许多中外游客和摄影师们大饱眼福。庐山位于长江中游南岸江西省九江市南,鄱阳湖滨,大山、大江、大湖浑然一体,素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图为4日庐山五老峰上出现的神秘的“佛光”奇观。
感德佛光
感德镇石门村佛光2010年05月19日,位于感德镇石门村海拔980米高的铁观音生态茶山上神奇出现了壮观一道“佛光”,安溪县的摄影家叶景灿首次拍摄这次佛光的全景,让更多的人光赏到“佛光”的生命之息。感德镇是“保生大帝”的出生地,也是云中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所在地,翠岗起伏、绿水长流,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感德虽地处偏僻山区,然山清水秀,地灵人杰,历史上出过不少俊才。
在2013年12月20日,位于感德镇东北部大坂村1001米的海拔,在铁观音生态茶山上出现了一道“佛光''奇景,由感德镇摄影协会全程拍摄,让更多人欣赏感德美丽茶山壮观奇景,感德镇是中国优质乌龙名茶安溪铁观音主产区之一,以其“质优、味香、韵浓”的特点享誉国内外,产品畅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具有悠久产茶历史的福建省安溪县感德镇,努力打造中国茶叶第一镇。
泰山佛光
泰山佛光是岱顶奇观之一。每当云雾弥漫的清晨或傍晚,游人站在较高的山头 上顺光而视,就可能看到缥缈的雾幕上,呈现出一个内蓝外红的彩色光环,将整个人影或头影映在里面,恰似佛象头上方五彩斑斓的光环,故得名“佛光”或“宝光”。泰山佛光是一种光的衍射现象,它的出现是有条件的。据记载,泰山佛光大多出现在6-8月中半晴半雾的天气,而且是太阳斜照之时。
黄山佛光
2012年12月2日,安徽黄山风景区雨过天晴,出现罕见的“佛光”景观。
湖北通城黄龙山佛光
2013年2月22日手机拍摄于通城黄龙山。
黄山佛光]2014年10月12日,安徽黄山风景区拍摄的 “佛光”奇观。
2014年11月1日,安徽黄山风景区雨过天晴,出现“佛光”景观。
通成黄龙山佛光
佛光现象
佛光也叫宝光,是一种神奇的光学现象。人如果站在山顶,在对着太阳光的云雾中可以出现人的影像,并在周围出现美丽的彩色光环。长久以来,人们把这种光环称作“佛光”,佛光最以峨眉山的峨嵋宝光著名。在其他的地方也常有佛光出现,如安徽黄山,山东的泰山。
据外媒报道,2013年9月,业余登山员山姆·克拉克在英国威尔士西北部的斯诺登山惊喜地见到了环形彩虹。
太白山佛光
太白山佛光
2014年9月4日19点,太白山大文公庙(海拔约3600米)出现罕见佛光
很多事情解释不清楚 老猴 发表于 2015-6-13 11:04
很多事情解释不清楚
但是,的确是存在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