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刀控 发表于 2015-7-29 09:41
确实好像记错时间了,应该是7点吧,6点好像到的圆明园附近,市区时速肯定达不到50公里。记错了,抱歉啊! ...
像我这样认真读帖子的少了{:soso_e120:}
冰刀控 发表于 2015-7-29 09:50
这个问题比较沉重,也让我很纠结。但是性格就是这样吧,2011年,我和老婆去西藏,当时我的打定的主意就是 ...
刚看了网友转的李银河的文章,生命本身真的是无意义的,但有些事对生命是有意义的,所以我们要活得有滋有味,让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积极向上。家庭责任与个人爱好,有时候只能做单选,很难平衡,不必苛求。
起伏一路过了献陵、庆陵、裕陵、茂陵,就来到山脚下的泰陵,不让进,只能隔着栅栏看陵墓了。
【脑补】明朝的泰陵位于长陵西北3.5公里的笔架山,是明朝第九位皇帝孝宗朱祐樘与皇后张氏的和葬墓。明孝宗朱祐樘,明宪宗朱见深的第三子,成化六年(1470年)生,十一年(1475年)立为皇太子,二十三年(1487年)即位,改元弘治。弘治十八年(1505年)逝于乾清宫,享年36岁,葬泰陵。朱祐樘在位期间,努力扭转朝政腐败状况,驱逐奸佞,勤于政事,励精图治,任用王恕、刘大夏等为人正直的大臣,史称“弘治中兴”,是个好皇帝。明孝宗朱祐樘的童年非常坎坷不幸。他的生母纪氏是广西纪姓土司的女儿,纪姓叛乱平息后,少女纪氏被俘入宫中,管理皇帝私房钱。一次宪宗偶尔经过,见纪氏美貌聪敏,就留宿了一夜。事后,纪氏怀孕。宠冠后宫的万贵妃知道后,命令一宫女为纪氏堕胎。纪氏的人缘很好,派来的宫人不忍下手,回报万妃时就谎称是肚内长了瘤子而不是怀孕,万贵妃仍不放心,下令将纪氏贬居冷宫。纪氏是在万贵妃的阴影下,于冷宫中偷偷生下了朱佑樘,万贵妃得知后又派门监张敏去溺死新皇子,但张敏却冒着性命危险,帮助纪氏将婴儿秘密藏起来,每日用米粉哺养。被万贵妃排挤废掉的吴皇后也帮助哺养婴儿。万贵妃曾数次搜查,都未找到。就这样朱佑樘一直吃百家饭长到六岁。一天,张敏为宪宗梳头时,宪宗叹息说:“我眼看就要老了,还没有儿子。”张敏连忙伏地说:“万岁已经有儿子了。”宪宗大吃一惊,忙追问究竟,张敏才说出了真情。宪宗皇帝听了大喜,立即命令去接皇子。当宪宗皇帝第一次见到自已那因为长期幽禁,胎发尚未剪、拖至地面的瘦弱的儿子,不禁泪流满面,感慨万千。当天召集众臣,说出真相。次日,颁诏天下,立朱祐樘为皇太子,并封纪氏为淑妃。但随之纪氏却在宫中暴亡,门监张敏也吞金自杀。显然,纪妃与张敏之死皆与万贵妃的迫害有直接关系。宪宗的母亲周太后担心万贵妃会对太子下毒手,就亲自将孙子抱养在自己的仁寿宫内,才使太子安全地生活在宫中。【登基为帝】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春,万贵妃病死,宪宗也因悲伤过度于八月去世。皇太子朱祐樘于九月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弘治”,是为明孝宗。然而宪宗留给17岁太子朱佑樘的,是一个朝政紊乱,国力凋敝的江山。在这个上天有意安排的千疮百孔的舞台上,孝宗皇帝用自己的宽容与勤奋力挽狂澜,让明朝得到了中兴。【理性治国】由于幼年生活的坎坷,孝宗一直身弱多病。但孝宗却勤于政事,不仅早朝每天必到,而且重开了午朝,使得大臣有更多的机会协助皇帝办理政务。同时,他又重开了经筵侍讲,向群臣咨询治国之道。孝宗还开辟了文华殿议政,其作用是在早朝与午朝之余的时间,与内阁共同切磋治国之道,商议政事。朱祐樘提倡直言进谏,为人宽厚仁慈,躬行节俭,不近声色,勤于政事,重视司法。孝宗皇帝的勤政终于得到了回报,弘治朝吏治清明,任贤使能,抑制官宦,勤于务政,倡导节约,与民休息,是明朝历史上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和平时期。被史家称为“弘治中兴”。【统治后期】由于孝宗多难的童年使得他的身体一直不好,他希望通过佛道之术能改变自己的身体状况。因此一些奸佞之辈再次混入宫中,再次祸乱朝政。宦官李广就是其中之一,深得孝宗的宠信。后来李广畏罪自杀,孝宗以为李广家中有天书,命人搜寻,却搜出了李广贪污、受贿的账本,孝宗这才醒悟。李广事件唤醒了那个沉睡多年的励精图治的孝宗皇帝,他开始了生命中第二个,也是最后一个勤政时期。朱祐樘开始不断反思自己以前的所作所为,重新远佞臣而重用刘大夏、戴珊等贤臣,大力整顿朝纲,可是过大的工作强度也彻底拖垮了他的身体。公元1505年,即大明弘治18年,一代英主朱佑樘病逝于乾清宫,年仅36岁。他在弥留之际召刘健、李东阳、谢迁等入乾清宫接受顾命,命传位于皇太子朱厚照,并叮嘱诸卿说:“太子人很聪明,但是年龄还小,又好逸乐,诸卿要好好辅佐他,使他担当起大任,朕死也瞑目了。”最后给太子朱厚照的最后嘱咐是“任用贤臣”。【重用贤良】朱祐樘勤谨一生,处处以人为本。他将四品以上官员名单贴在宫内文华殿壁墙上,平时熟记,做到心中有数,意在掌握官员动态,不受蒙蔽。他每天上朝听政,除早朝外,还恢复早已废弃的晚朝制度,他常披阅奏章到很晚,从来不允许太监代批奏章。有一天,仁寿宫起火,人慌马乱的救火,忙了一夜,朱祐樘没合一会眼,因此他没去上朝,就特地派人到朝堂向众大臣说明原因,向众臣请假。在用人准则上,朱祐樘遵从唯贤唯德,大量重用贤才之士,这样,形成“弘治朝中多君子”的太平盛世局面。他制定了严格的官吏考核制度,提拔选调官员主要以政绩为主。【维护统一】朱祐樘重视军事,他在位时期,明军先后三次收复哈密,其中第三次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武力收复。羽奴思统治吐鲁番地区后,开始与明朝争夺对哈密地区的控制权。1488年,朱祐樘令罕慎袭封哈密忠顺王,“给金印,冠服”,对新疆的实际控制。同年,羽奴思之子阿黑麻躬至哈密城下,诱罕慎盟,执杀之,复据其城,而遣使到明朝入贡。明朝识破其诡计,只得献还哈密金印。1493年,阿黑麻再次攻占哈密,令其尊长牙兰守护哈密,并不时抢掠沙州等地威胁各卫归顺,为患不已。1497年,明马文升前往平抚,汇同河西诸卫及诸部落族数千人,袭哈密城,牙兰等人逃跑,哈密收复。当时朝廷中有人主张放弃哈密,但朱祐樘主张坚决出兵收复哈密,并立即委派马文升为元帅,大败吐鲁番军,收复了哈密。对鞑靼小王子、火筛的反复多次入侵,均进行有效打击,使其败走。最著名的战役有:1488年都指挥廖冰击败小王子于兰州。1497年甘肃总兵官刘宁败小王子于凉州、1500年甘肃参将杨翥败小王子于黑山、1503年朱晖袭小王子于河套。【文化素养】孝宗的文化修养,首先得益于他较早的合法的取得了皇太子的地位。六岁时就被父亲宪宗立为太子。9岁的时候就出阁讲学了。皇太子出阁讲学是接受正规教育的开始。担任教育的官员一般都是学养深邃之人。所以,孝宗从九岁出阁讲学到十八岁(虚岁)即位,整整接受了非常正规的九年教育。【一夫一妻】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里,男人三妻四妾是常事,也是旧伦理道德体制允许,并受国家法律保护。一般讲,身为皇帝九五之尊之人,更是三宫六院女人成群,其中佼佼者像唐玄宗和晋武帝之流,其后宫佳丽数量足可组建一个整编师。即使差到像光绪一样惨,也有一后二妃共三人,所谓一夫一妻似乎永远跟皇帝们无关。但事实往往就存在例外,朱佑樘就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用实际行动实践男女平等的皇帝。他一生只娶了一个张皇后,从不纳宫女,也不封贵妃、美人,每天只与皇后同起同居,过着平常百姓一样的夫妻生活,实在不易。孝宗和张皇后是患难之交,一对恩爱夫妻。从接受的教育看,他也很早就懂得若想当个好皇帝,就不能爱美人废江山的道理。两人每天必定是同起同卧,读诗作画,听琴观舞,谈古论今,朝夕与共。这不经意间的举动,创造了古往今来一个特殊的纪录,也算是朱祐樘作为一代明君的佐证之一。不过这一点个人感觉倒不是值得称颂的,多子多孙才是福,贵为皇帝,如果都这样一夫一妻,用不了多久就该绝嗣了,那继承人的问题怎么解决?不过不管怎样,泰陵下面埋葬的还是一位好皇帝。
过了泰陵,就进山了,昌平的路修的还不错,一路缓坡中坡,过下口村、上口村,直扑解字石!
偶尔看看自己骑上来的山路,会有种成就感。有时候,人会做出自己都不敢相信的成绩,重要的是坚持!坚持需要不断磨练意志、培养斗志,这也是我喜爱骑行的原因。
只要进了延庆地界,公路上常常能见到“骑乐无穷”的标语,这是个对骑行爱好者很友好的地方。当然,如果能够在这方面更多发展一下就更好了,比如一些衍生的配套服务、公益组织、体育会展等等,这同时也许可以为当地发展带来一些机会。
沿途这些导游图不少,但是感觉上面的很多措辞有点拒人千里之外,连我这个地理专业毕业生,很多地质名词都没听说过,更何况普通游客呢。我觉得类似的旅游科普设施,可以把界面设计更加友好一些,措辞可以经过修改,甚至可以打一些比喻,这样会吸引更多人关注。
路边的野花我没采~~
忘记这里地名了,好像在大名鼎鼎的大庄科附近。这个建筑让我想起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小镇建筑。
冰川绿谷,过了这里,前半程上坡路就基本结束,后面就是愉快的放坡啦!
放坡到此,看到了延庆大盆地,群山间,夹着这么一块绿宝石般的盆地,俯瞰上去真是心旷神怡!这时距离出发地已经骑了93公里,今天的路程还不到一半。
中午11点半,到永宁啦!永宁玉皇阁东侧,比较喜欢上面“民阜”二字。
不知为啥,走过辛苦的山路,路过一个“国泰民安”的影壁墙时特别有感觉,真的希望我们能够永远国泰民安。
【脑补】永宁古城位于延庆县城东18公里。其建制始于唐代,明永乐十二年(1414)设永宁县于团山下,取《书经》“其宁唯永”之意。永宁是长城防御系统中的军事重镇。万历十七年(1589)重修4座城门,东称迎晖,西称镇宁,南称宣安,北称威远。古城为典型的北方方城格局,城内原设有县衙、永宁卫、隆庆左卫、参府衙等衙府,以及鼓楼、钟楼和玉皇阁等。其中玉皇阁为永宁古城的标志性建筑,始建于唐贞观十八年(644),高28.2米。城内十字大街东为善政街,西为广武街,南为阜民街,北为拱极街。以南北大街为界,东半城大小胡同15条;西半城大小胡同17条。可惜大部分于战乱和文革期间被毁。2002年6月启动古城复建工程,城墙、玉皇阁、县衙、文庙、显化寺等一批重点古迹按原貌复建。但是,我想,复建得再好,也不如原有的好,所谓衣不如新、人不如故,这古迹,更加不如故。还不如保护好现有的遗迹,但是周边建设展览馆,用图片、沙盘、影像等资料向民众介绍古城的历史和现在。
一碗饸饹面是我的午餐,话说,可真辣啊!!,又塞了俩火勺夹鸡蛋才压下去这辣劲!原先走的S212昌赤路。12点半,吃完午饭,下午就要改道S323延琉路奔怀柔啦!至此已经骑了103公里。
沿途很多花海,难怪四海镇的旅游口号是“四季花海”呢。途径一个村子叫小吉祥村,还有个大吉祥,呵呵,名字真好。永宁到四海的路上,太阳露了个头,雨后的太阳把水汽蒸腾起来,搞得很是闷热。
四海西口,我看到了百里山水画廊的路标,这个也是我骑行计划中的一条线路,希望不久的将来能够骑到。
到四海路口时大概是下午1点半的样子了。天气又阴下来了。从这里我要下延琉路,改走S213安四路了。安四路,距北京城区83公里。下半程山路开始!
安四路自拍一个,已经完全没有刚出发时候的精神焕发,到这里已经很疲惫了,但后面还有山路…
东二道关长城,下面还有一汪池水。这时下雨了,虽然不大,但还是凉飕飕的。出乎意料的是,四海到兴寿下坡路段异常多,给我感觉是一路愉快地放坡~~进入怀柔,又看到了雁栖湖的路标,前两天刚陪远道而来的威海一家人游玩雁栖湖,那次是开车从南边到达雁栖湖,现在,我是骑车从北边途径雁栖湖,自豪感油然而生。
黄花城水长城,下面是水库,上面是长城,雨中的水上长城更漂亮。
放张骑行自拍吧,过黄花城附近的时候雨是最大的,但我决定还是坚持没用雨衣。
这是西梅树吗?!最近我正在搜集这方面的资料,没想到怀柔山区已经有人种植了!
过了黄花城,直奔九渡河,九渡河直向西不远就是上午来时的解字石。再过九渡河就是昌平,昌平的农业果然成熟发达,著名村落慈悲峪村附近,漫山遍野的栗子树、核桃树。刚出慈悲峪村没多久,目睹交通事故,一辆运沙子的大货车直冲进路边的果园,压倒两颗核桃树。阿弥陀佛…
过了下庄路口,再往前就出山到达昌平兴寿了,今天的山区路段顺利完成!此时下午16点,总里程173公里。从兴寿往西看,阴云密布,估计解字石那边在下雨,暗暗庆幸今天的运气,一路虽然小雨不断,但没赶上大雨暴雨,中间还骑了一段阳光路段。
京密引水渠,我们喝的水就是从这里流向北京城的。
小汤山的一个拓展培训基地,我记得有一次还在这里做过拓展培训,可惜那时候只拓展一天,要是能多几天就好了。随后又在立汤路上远眺了奥体森林公园的大钉子,呵呵。
过马甸桥的时候特意把辽宁饭店拍下来了,我记得某人结婚还是在这里办的酒席,祝某人早日升级当爹!
晚上21点半,顺利到达终点,比预计时间提前半个小时。算下来全程236公里,平均速度17.6公里/小时,最高速度51.8公里/小时,燃烧卡路里3299,减碳量35.64
。
感谢俺的座驾!全天行程骑下来,感觉已经接近身体承受的极限,毕竟很久没有长时间骑车了,看来挑战108、109绕圈还需要增加身体素质训练。这个时候最想吃的就是火锅!呷哺呷哺走起!
骑车就要走山路,就像体味人生,有艰难的上坡,也有痛快的放坡。当你咬牙往上蹬的时候,你要鼓励自己:只要蹬上去,就可以享受放坡风驰电掣的感觉;而当你一路放下去的时候,你也要有所意识,别看现在放的欢,小心前面的上坡路更陡。当然,平坦的路面骑得毫不费力的时候也不少,平坦也有平坦的好处,你可以看风景、看人、想事情(呃,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所以骑车不适合单线程动物),路上碰到同行的骑友,还可以交流交流经验,互致祝福。平淡中对起伏的路面也会有期待,就像生活中就是要有些许涟漪和波澜。最终,拖着浑身酸疼的身体和巨大的精神满足感,会对自己的自信心有极大的鼓舞,因为,我想做,我能做,我做到了!这才是一个闭环,永远停留在想上,做也不能坚持,就会在自我否定的漩涡中挣扎。踏踏实实走下人生中每一步路才是精彩的人生。
好吧,那么下一站是哪里呢?
{:soso_e179:}
{:soso_e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