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闲话 发表于 2015-8-15 21:14:16

骄阳火辣•大刀真会乱耍——马致远故居骑行闲话

本帖最后由 骑行闲话 于 2015-8-15 23:00 编辑

      大刀会“缺爷”召集去门头沟看马致远故居,还特煽动,劝大家抓紧练三伏。咱想去那里挺好,还能领到UCC代金券,麻溜报名,捯饬好坐骑待发。      以前去过老马故居,还亦步亦趋写了“坡上坡下、骑行侠在潇洒”的作业。但坦白讲,咱对马致远没多少印象。年轻时翻阅过他的《汉宫秋》之类剧作,可惜岁月早把读过的大部分内容还给了老马;只剩下《天净沙·秋思》让人难忘:“古藤老树昏鸦……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上次去那里,崇敬之余,也有一个存疑:说那里是马致远故居,唯一根据是村民传说,没有考古或其他证据。开始,咱觉得不靠谱,再想,也罢;反正老马生于北京,活在元代挺不容易,虽然才华横溢,也只能是四等公民;靠科举讨得一官半职后,还得远离老家到边远地区任职。或许,离开了老家的“小桥流水人家”,才使他把“古道西风瘦马”写成脍炙人口的诗句。      跟历史较真不是咱的事。咱去看望马致远,是想与他那个时代神交一下,让自己后退几个世纪。这么一想,立马觉得在秋日骄阳下跟大刀会跑这一趟赚大发了,哪里还管老马故居是真是假。      正是老马写《天净沙·秋思》的季节。早上出门,见天很蓝,空气新鲜,立刻神清气爽。一路想着与老马故居有关的事儿,赶往“缺爷”指定的集合点。      “缺爷”领队,30多人随后。到永定楼前,合影留念。永定路旁边,一群孩子在师傅指点下练习武术。看惯了孩子们带小眼镜、背大书包的样子,此时看他们习武,一招一式,有板有眼,身上初显几丝英武之气,真是满心欢喜。联想到写剧本的马致远肯定不会武功;否则,在外族入侵占领、并把自己变成四等公民时,他怎么会有闲情逸致写那些于事无补的软弱文字?      在担礼隧道,门头沟义工联请骑友们免费补水。看来,有越来越多的人在参加和支持骑行,知道骑行是一件利国利民利己的大好事,无公害,无污染,节省了多少医保费……      领队“缺爷”看似随意,走走停停,有张有弛。咱知道,现在哪有不难带的队伍,把30多个机动性很强、发动机功率各异的骑行者归拢一起,没点号召力和魄力,还真不好耍。可是,大刀会是抡大刀的;能抡大刀,把人抡得顺顺溜溜也不是什么难事。      果然,马致远故居全村都在修路、翻建房子,弄得到处都是杂乱石子。咱仗着骑山地,还是勇冒扎胎危险来到老马故居;咱心里明白,明年,这里还会发生更多变化,会越变越不像当时老马老家的样子。咱只能希望那里越变越好,让咱有更多念想来了再来。      吃午饭还早,“缺爷”临时起意,让大家爬个小坡去溪水边嬉水。霎时,骑行者变成了玩水人:“千里走单骑”甚至下水游泳,令大家羡慕不已;有的赤脚蹚水,有的在水边观望,为大家嬉水高兴而高兴…..      骑行去马致远故居,最终成了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想去哪玩就去哪玩。咱年轻时练过武,知道刀术很难,把大刀练得乱中有序更难。看大刀会把骑行玩得像耍大刀,咱只好再次学舌马致远,以一句“骄阳火辣,大刀真会乱耍”,作为2015年8月15日马致远故居骑行的结语。

骑行闲话 发表于 2015-8-15 21:14:58

照片上不去,以后再补。

背影已远去 发表于 2015-8-15 21:26:30

写的详细

骑毛驴环游世界 发表于 2015-8-15 21:46:23

不错      坐等图片

zyibm 发表于 2015-8-15 21:50:57

等照片,我过两天再写

鹏威 发表于 2015-8-15 22:37:01

闲话大哥的作业就不多说了,顶了

鹏威 发表于 2015-8-15 22:37:04

闲话大哥的作业就不多说了,顶了

思客 发表于 2015-8-15 23:27:19

我想看千里游泳的照片 {:soso_e113:}

林老师 发表于 2015-8-16 00:07:11


写的详细等照片

化石 发表于 2015-8-16 07:13:35

赞。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骄阳火辣•大刀真会乱耍——马致远故居骑行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