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以车会友,扩大圈子。注册一下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
9月6日 大雨 清晨,,一阵嘹亮的军号声,从窗外传进我的耳鼓。睡梦中的我,腾地一下坐起,啊!多熟悉的军号声!它使我想起了当年陕汽人,艰苦创业时的火红年代。而就是这种催人奋进的军号声,四十多年来,至今响彻于十里西沟的每一个角落。它的:起床、上班、下班的不同的音律,它的有序、搏击、以逸待劳的高亢号角,正是当今陕汽集团不断发展壮大的形象冲锋号!西沟的军号声,我是如此的依恋你……想你到永远! 回到娘家的亲热感,使我很快适应了西沟的节奏。洗漱之后,吃些小点心,便开始了给北京车友发短信、记日记的每天必做事由。正在这时,听得门外有人磕敲,我连忙打开房门,嘿!是老沟友孙金水,冒雨看我来了。让进屋里,老孙的话匣子算是打开了。从当年老友分别,到今日喜相逢,再之后的家事、西沟事,跟我聊了个底儿透。正当哥儿俩侃的投机热乎时,老伙计孟兆琪推门进来,还是当年那股热心、爱张罗人儿的做派:“老廖,走,到我家吃包饺子去!”“刚啥时候?”我问。“都快中午12点了。”老孟说着就拽我往外走。我忙推挽:“大雨的天儿,算了吧。”老孟倒是很开通:“没关系,我是开车接你来的。”老孙也上前拉住我的手;“去吧,这是哥们儿一份心意。”看来,这顿饺子是非去不可了。 在老孟他们两口子的新家,品尝着他老伴儿端上来的热腾腾、喷香诱人的饺子,一种感激、朋友相融、朴素亲近的浓浓情意溢于言表。饭后,几许家常话落下,老孟爱人忙从屋里拿出一袋从塬上采下的“沉实”,非让我带上不可。对老孟两口子的这份热情,我是除了感谢,还是感谢。 回到招待所,因外面下雨,闲的没事,便拿起相机,在招待所和楼下,随便拍了几个镜头。傍晚,又应工具车间的老马、铸工的陈唤起邀请,到陕汽工人俱乐部(已改为健身活动中心)观摩、体验了一番。
住宿费15元还行吧?
招待所一楼
客人休息厅
眼前的图书馆,你是否在静静地等待“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呢?
但愿这颗雪松永远挺立在沟口
俱乐部前的灯光球场
昔日的“囚笼”式“解放”班车,如今,已换成舒适的大客车
俱乐部迎进大厅
场内健身器材一角
同上
兵乓球活动场地
乒乓球、羽毛球活动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