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亲,以车会友,扩大圈子。注册一下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
变速的技术与技巧
在骑行中,选择太大和太小的齿比都是不合适的,一般热身那几公里可以先用略小的齿比,让血管膨胀,让肌肉活动开,进入真正高速时齿比可以逐渐调大,随着路面发生的变化灵活的变速。
比赛终点冲刺,反而要略微的调小齿比,这时候要运用技巧,尽量不让别人察觉,当频率稍微适应高速后启动,在最后那一瞬间变轻一档,这样可以很容易地突然加速,以最快的频率进行冲刺,将所有保留最后一瞬间耗尽,但是距离时机都很重要。
因为业余车手各人身体状态不同,器材的重量差异也很大(一般轻的车和重的车可以差一到两齿,以同样的蹬踏频率行进条件下)。轻车虽然加速性和爬坡很好,却受风阻的影响比重车更大,所以使用轻车必须有更好的变速技巧,才能发挥其长处。同样,体重大的和体重轻的选手也是一样的道理,来控制自己的变速。
用最大齿数比和较小的齿比都是不好的。很多骑行者以为前面最大后面最小,就能以最低频率获得最好的速度,这是不对的。因为大转动比会导致脚用的力量更大,频率更低,使得血液循环速度变慢,更容易导致肌肉缺氧。同时11齿或者12齿的飞片是最不耐用的。这样的档位,应是用在下坡时的高频率高速度下的。
新手常在看到一个大坡时立即变速,使用较小的传动比,这样直接导致频率的突然上升,在肌肉没有适应的情况下,会立即感觉到肌肉疲劳。由于齿比一下过轻,导致速度的立即下降。见到其他车手超越的时候,拼命踩踏,导致本来已经突然疲劳的腿频率再次上升。这样经过一两个坡,传动比较小的就会显现弱势。所以正确的爬坡变速,应该是车子已经爬坡,脚感觉压力上升,再开始变速。调整的范围一次可2片飞或3片飞(一次减2或者3档),这要看具体的坡度提升来决定,这不仅需要体力还需要经验。在爬坡初期,站立式蹬踏也可以提供较大的速度,而且可以延缓齿比的变小,脚对频率也有充足的适宜时间。
另外,半坡变档常碰到链条由于张力太大而导致前拨无法退档,有一个小技巧,在前盘退档时脚要稍轻(松)一下,这样可以让链条压力稍有缓解,更容易让链条退进小盘。
同样,对后飞变档在半坡,链条崩的很紧压力很大时,也要用同样的技巧,这样对整个系统都有一定保护作用。
一般采用大盘对大飞和小盘对小飞都是不正确的变速方式,大盘对大飞会使得链条张力过大,对于后拨有一定的损害,这样的变速方式,也会因为链条张力过大而导致摩擦加剧。
小盘对小飞也是一种不正确的变速,这样会使链条过于松垮,在剧烈颠簸时造成故障(比如链条打击车架,链条晃动碰到轮胎边缘),小盘和小飞又都是磨损最快的零件,所以高速应该是大盘对小飞,爬坡最轻应该是小盘对大飞,这样才是比较正确的变速方法。
由于车种和业余爱好者的具体情况不同,这里就不提供具体的参考标准了。总之,变速是一项很重要的技巧,合适的变速可以使你骑的更快更轻松。
[ 本帖最后由 C4. 于 2008-9-30 11:03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