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
发表于 2013-7-2 07:35:4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女馆的管理中,还有一个官员,是太平天国女科科举考试中的第一个女状元傅善祥,她担任女馆的中团团帅,主要是代表杨秀清行驶职权。然而,她对那种严格的 军事化生活十分反感,在女馆中力倡改革,尽量避免让馆中成员做那些挖土挑砖的粗活,而安排给她们一些针线、炊煮之类的工作。女馆的领袖洪宣娇是从寂寞中闯 过来的,她想凭借那套军事化的制度来释放自己,对女馆的管理制度有着极深的感情。因此,傅善祥上任后推行的那一套管理措施让她左右看不顺眼,再加上傅善祥 与杨秀清那种不明不白的关系让她看不顺眼,两人之间自然就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傅善祥官籍却隶属东王府,因此与杨秀清的关系是近水楼台,两人实际上已经做成了好事,只是没有公开而已,洪宣娇时有耳闻,所以免不了找杨秀清闹一闹,但是 老谋深算的杨秀清两面讨好,谁也不得罪,谁也不想他帮忙。对洪宣娇的吵闹总是一笑了之,久而久之,洪宣娇也算看穿了杨秀清的真实面目,也就不再吵闹,只是 和傅善祥暗中较劲。
此时,天王洪秀全沉缅于酒色享受,已不大管事,太平天国的军政大权实际掌握在东王杨秀清手中。傅善祥便利用杨秀清对自己的宠爱,让他下令解散女馆。而女馆 对洪宣娇来说,无疑是政治上和精神上的依托,一旦化为乌有,大有风筝断线之感。洪宣娇对杨秀清开始反感,她感觉到自己被杨秀清抛弃了,她非常愤恨,但她又 无法与杨秀清抗衡。
-
于是便趁着散馆之际,到处煽动太平军将士到女馆中挑选妻妾。一时之间你争我夺,群莺乱飞,闹得不可开交。这时洪宣娇感到出了一口恶气,只是对杨秀清宠着傅善祥的做法非常不满,并且在心里已经结下梁子,总想瞅机会治治杨秀清,让这个忘恩负义的家伙有个教训。
女馆解散之后,负责女馆善后工作的傅善祥回到东王府做了恩赏丞相,回想起散馆时洪宣娇的所作所为,她一时兴起,提笔写了一首“无题”诗:
燕子红襟矜宠贵,鹅儿黄帕助娇羞;
居然小婢称如愿,有大佳人号莫愁。
诗虽无题,却分明是对着洪宣娇来的。她把洪宣娇比作是骄纵一时且庸俗不堪的“小婢”,而自己则是有身份有来头的大佳人莫愁。考察傅善祥写诗的用意,无非是 想讽刺一下洪宣娇低微的出身和小家子气作风。这首诗很快传到洪宣娇耳朵里,气得她七窍冒烟。她拿着诗向天王洪秀全告状说:“这明明是瞧不起我们农家出身的 太平军嘛!一个没有根基的女人竟敢出此狂言,说不定就是东王在背后支持呢!”关键时刻,洪宣娇还不忘狠狠地踩杨秀清这个负心汉一脚,而且是致命的一脚。这 一脚踩到了杨秀清的心坎上,杨秀清不死也要脱一层皮,因为洪秀全早已对杨秀清不满,只是没有找到发泄的机会。
但是东王杨秀清也不是一盏省油的灯,他很快听到了天王洪秀全已防备自己的消息。为了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他不会因为一个小小的女人而让自己陷入万劫不复的 境地,于是他采取丢卒保车的办法,趁着一次傅善祥偷吸了几口鸦片的机会,大治其罪。不但大张旗鼓的免了她的官职,还给她带上枷锁,押到街上游街示众,并且 毫不犹豫地将傅善祥打入了天牢。
当然杨秀清本来就不是存心与傅善祥过不去,等事态平静下来便下令释放了傅善祥,并官复原职。但是洪宣娇因此醋意大发,觉得杨秀清在糊弄她,不断疏远她,甚 至是嫌弃她。女人有了这种心态,就什么事情都能赶出来。当洪宣娇彻底放弃了对杨秀清的幻想之后,接下来的自然是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一鼓作气把杨秀清送上 不归之路,当然也就是把太平天国送上了不归之路。
-
本来杨秀清在天京大权独揽,天王洪秀全和许多太平天国将领都对他心存芥蒂。洪宣娇看准世态人心,着力联合了一批倒杨势力,其中包括天后的弟弟 赖汉英副丞相、燕王秦日纲、殿前丞相罗琼树等。由于东王势力强大,洪宣娇又唆使赖汉英鼓动天王密召北王韦昌辉回京共图大事。北王从安徽战地匆匆赶回天京之 后,洪宣娇又匆匆与昔日的情人相会,在床第之间完成了铲除杨秀清的密谋。
一切准备妥当之后,洪宣娇一改对杨秀清不冷不热的态度,主动走进东王府,又和杨秀清到床上大战了几个回合,一切似乎又回到从前两人**的时候。杨秀清喜出 望外,以为她不计前嫌,重修旧好,也乐得梅开几度,快哉快哉,又掉进了洪宣娇的温柔陷阱,对她另眼相看了。鱼水之欢以后,洪宣娇建议杨秀清出面为北王举办 一次盛大的洗尘宴,杨秀清竟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1856年9月2日(太平天国6年七月二十七日),东王府里大摆筵席。此时经洪宣娇安排,赖汉英带领亲兵上万人埋伏在东王府四周,罗琼树、秦日纲、韦昌辉 等人都是有备赴宴。酒酣耳热之际,洪宣娇悄悄向韦昌辉递了个眼色。韦昌辉放下酒杯,“霍”地站起身,还没等东王府的人明白是怎么回事,他已飞快地拔出腰 刀,直刺杨秀清的胸膛,刀直从后背穿出,杨秀清当即倒地身亡。赖汉英则立即指挥伏兵冲进府来,东王府的亲兵拔刀相拒,双方整整厮杀了一天。东王杨秀清以下 2万精华骨干都死在韦昌辉、秦日纲等人的刀下。秦日纲也在乱战中丧身。
翼王石达开闻讯返京,指责韦昌辉滥杀无辜,韦昌辉又欲杀石达开。石达开缒城而逃。当夜,韦昌辉血洗翼王府,将石达开家眷及翼王府内人员全部赶尽杀绝。接着洪秀全下诏通缉石达开。
石达开逃至安徽举兵靖难。洪秀全鉴于天京城外全体军队都归心于石达开而被迫下诏诛杀韦昌辉。就这样,太平天国的开国元老死亡罄尽,中坚力量不是死于滥杀之 中,就是死于清洗之中。太平天国元气大伤,从此走上了衰败之路。洪宣娇虽然报了杨秀清的轻慢之仇,也把她为之奋斗的太平天国带进了死胡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