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以车会友,扩大圈子。注册一下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
9月9日 中雨 昨晚,着雨抵达宝鸡火车站时,正好看见站前有一“临时住宿10元”的牌子,便推车而进。在站前这种人来人往的热闹场所,住一宿十块钱,不用问,根本没有洗浴这一说。反正我浑身上下、里外都浇了个透,付过钱,把车往驻地一锁,便步行去了市里。只因一时匆忙,宝鸡火车站的今日“尊容”,当时,竟忘却了给它拍照。 三十年后,再来到宝鸡车站附近,说实在的,还真把我弄懵了。当年,旅客熙熙攘攘的火车出站口,现在成了“宝鸡运用车间”。向路人一打听,敢情火车站早已重建,候车大厅改成门冲南开了。再有,原先坡路上的火车“撂杆儿”道口,如今,已变成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分别通行的桥洞。更让我感慨的是,昔日站前的、东西走向的老解放路,已经改造成曙光路餐饮一条街。它的北面,又新开辟一条大厦林立,具有现代气息与风格的中山西路、东路商业大街。而原火车站以北的那条、道两侧几乎为厂矿、庄稼地的路,现如今也规划建设得商业味儿十足,并改叫群众路。至于老火车站西南角,那一片窝棚式的平房,更早已拆除,之后,修建了一条通往渭滨、金台开发区的文化路,路口有一处街心花园。此时,华灯初上的雨中宝鸡,更显出她那色彩斑斓、雨丝衬景的夜间之美! 徜徉繁华的街面儿时,遇到一家颇有几分名气的地方风味馆。进去用餐,那面条赛皮带的砂锅扯面,吃起来真是味美醇香、筋道可口。由于太饿,结果又饶上一碗米饭。餐后回到驻地,已是当晚九时。 9日晨,外面的雨还在下。好在我从沟里出来时一身轻装,索性就冒雨上路,接茬儿往回赶。因天气原因,游览宝鸡市渭河“左岸新城”、姜城堡等变化巨大的开发区,只得割舍放弃。骑行途中,偶见路旁有一处“中华石鼓园”景点,于是,顺而进去看看。在石鼓园阁楼入口处,工作人员见我远道而来,便破例请我进去参观。(该景点暂不对外开放)之后,我拿出随身携带的低碳宣传旗帜,请这些年轻人在上面签字留念。爬上上阁楼顶层,登高远望,作别依稀三十年后的宝鸡 ,她那美如画图的城市亮丽风景,可谓尽收眼底。 从石鼓园出来,向路人寻道,一位老者跟我讲,石鼓园以南七公里处,就是有名的国家级森林公园——鸡峰山。听罢,我游兴大增,沿途爬坡,一鼓作气顶雨直上“天台”。 置身于这雾蒙蒙的翠绿群山之中,尽管骑行上坡,可心胸却是那么的清新爽快,无丝毫喘息之感。此时,我近乎疯狂地用口,用鼻同时呼吸这千载难逢的天然大氧吧! 来到鸡峰山,该景点已经闭园。不过,天台山旅游开发公司的李庆安、宫会让两位领导,见我这把年纪,冒雨骑车而来,连忙将我让进办公室。待端上一杯热茶,老李说:“改等晴天您再来,我们免费陪您进去。”说完,还热情赠送我“天台山旅游”“畅游宝鸡”两本旅游手册,之后,在我递上的旗帜上,盖好公司印章,签上名。感谢和辞别二位宝鸡朋友,骑行至西宝310国道,雨住,天也放了晴。 回到西沟,正是下午三点。招待所的服务员跟我讲:冯师傅(五丈秋风)让您回来后,去他家里。听完这话,我放下车,直奔30号楼。开门迎候我的老冯,笑呵呵地,还是当年那样的憨厚淳朴。进客厅坐下来,我俩就像多年未曾谋面的老朋友,聊起西沟的昨天与今天,老冯如数家珍般款款而谈。我呢,更将自己调回京城后的人生经历,感触至深地向老冯和盘托出。促膝谈吐间,喜欢摄影的他,还为我拍了一张“千里走单骑”人物照 。而此时,老冯的爱人则在厨房间,准备她的几道拿手家常菜,来招待我这位征尘骑行侠。 在充满温馨的气氛中,三位老沟友共进聚会晚餐。饭桌上,大家频频举杯互致问候。品尝这眼前的美味佳肴,老哥俩边饮边聊到很晚…… 当日骑行:63公里 共用时:3小时 平均时速:20公里
路边群众雨中看秦腔
面条赛皮带
大家看看,这就是“皮带”扯面
宝鸡夜景
黎明前的宝鸡
同上
宝鸡夜景
下同
雨中清晨市容
文怀沙书写的“中华石鼓园”
站在石鼓园阁楼上,娇媚宝鸡尽收眼底
工作人员在“千里走单骑”上签字
去鸡峰山路上
鸡峰山景区到了
景区领导在签字
恋恋不舍鸡峰山
回沟路上的“礼炮”广告宣传
礼炮
街头商业宣传
路标
路边的柿子树
工厂旁的翠竹
路边停歇
高店路口
西沟快到了
路上遇见的老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