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
发表于 2011-1-25 01:49:10
|
显示全部楼层
跑吧 跑吧(四)
到廊坊我的心里多少有了些成就感,就是说,我已经骑行了大半个北京外圈,现在还剩下最后的一段路。
地图上我是这么研究的,从廊坊,我直接奔十渡,中间要路过固安、涿州,准备从十渡返回北京,因为一方面再往北就是108和109国道了,平常我们说的潭柘寺、东大高什么的我都走过了,没必要重复,再有就是从十渡回城还可以路过云居寺和周口店,这样北京的骑行线路上的景点基本一扫而光。
其实严格意义上的绕北京一圈,应该是从十渡再上108 国道,再从白草畔、百花山上109国道,从大村或者菩萨鹿到流村,回到昌平返京,正好一圈。
可那样我就得多骑行一天,我总得给自己留一天休息的时间啊,上班也要有个精神状态不是?
第四天从廊坊出发,一直困扰我的一个问题终于解开了。那链条卡啦啦,卡啦啦的响,蹭的不是后支架,这是我在骑行中换挡发现的,因为不管我换什么齿比那声音都伴随着我,让我懊恼不已。这种卡啦啦,卡啦啦的声音让我骑的很累,声音总在提醒我似乎我的蹬踏的力量,有一半消耗在莫名的阻力当中。
可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啊!
原因很简单!简单到我都想抽自己嘴巴子!
链条该上油了!
我一股无名火升腾起来,马上冲进一个修汽车的车棚管人家要链条油。
一个修车的小工很恐惧的看了看我,指了指地上一个黑魆魆的铁桶。
那铁桶有一个小口,里面什么也看不见,我问:“这是什么?”口气横横的。
小工说:“机油,我们都用它洗链条”。
我找了个铁丝,裹上个餐巾纸就去沾,一个劲的往链条上抹,太丢人了!老子居然骑着这卡啦啦的车子跑了300多公里,居然不知道原因!
接下来的骑行我可以用“圆润”来形容。
太他妈舒服惬意了。
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没知识真可怕啊!”
在去固安的路上终于碰到一个骑车的哥们儿,我这叫兴奋,出来四天了,绕了大半个北京,跑了5 个县,居然没有碰到一个骑车的。
我追上去,一个劲的“Hello,Hello”。
那哥们看到后面突然出现一个骑车的,也很兴奋。
问我去哪里?
我说去十渡。给他吓一跳。
他圆睁着眼睛问“十渡?”
我自豪地说:“是啊,还远着呐。你到哪里?”
他回答我的时候,我差点晕过去,他说:“我到家了。”
我现在说说我的位置,我碰到那哥们儿的时候,距廊坊25公里,距固安15公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一条县级公路直直的穿行在一片杨树林里,那哥们儿居然说他到家了?!
原来,再骑行300米,杨树林的路边一个大院,上面写着“廊坊师范学院”。
天,我想这学院只能培养两种人才,一种是刻苦读书的好学生,将来可以成为出色的老师,一种就是泡妞人才,因为实在没什么外界的干扰,出来校门就是荒郊野地,不在校内泡泡妞,实在太寂寞了。
那家伙陪我也就走了这300米。然后拜拜了。
临别,他要送我一瓶水,我拒绝了。
我当时不缺水,我缺的是旅伴。
过“廊坊师范学院”不远,就见到路边有一家在办丧事。前不久看电视剧《手机》想起那个哭丧的人物,现在看到的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一台大音箱竖在道边,一个中年男子在唱:“千万里我追寻着你。。。。”前面两个年轻女孩子在跳舞,是那种随便扭扭胯骨的所谓舞蹈。
街坊邻居,男女老少围来看热闹。
一点没有悲伤的气氛。
我偷偷照了张相就跑了,心想,别再让人家看见打我一顿!
固安我去过,前不久骑了趟霸州,就是穿过固安,所以,进了县城我就忆起了当时的路,马不停蹄的穿城而过。
固安到涿州40公里。路况良好。唯一的担心是涿州到十渡没有查到线路。地图上没有显示。
也就在这时候,我又一次扎胎了。
没办法,路边正好有个饭馆,先吃饭再说。
坐我对面的是一个货车司机,一看就是急着赶路,要了个盖饭狂塞。
我也就随便的问了句:“师傅,从涿州去十渡有路吗?”
我完全没有料到,原来那司机是个话痨,这句问话究竟是救了他还是救了我,我也说不清,反正他也不赶路了,放下碗就说开了,从饭馆位置说起,到第几个路口右转,上107国道,过107收费站200米,进一个叫下胡良的小村子,一路顺着村子骑行,多少米左拐,多少公里右拐,说的我云里雾里,最后,告诉我到达一个叫长沟的地方就上了县级公路。一路去张坊,到张坊就基本到第一渡了。这十渡啊说是十渡,其实。。。。。。
那司机语速太快,说的急迫而热情,完全是侃侃而谈而不顾及我的感受,我半天插不上嘴,摸不着边,已经被他侃昏了。
10分钟了,20分钟了,我面对面跟他这么坐着,我饭都吃完了,也没见他有停的意思。
人太过热情也不好哈。反正我算是服了他了。
我掏出地图,做最后的挣扎:“师傅,师傅,您给画一下吧。我记不住。”
师傅收住话头,开始画啊画,画了能有5分钟,还怪我的地图比例尺不够大,好多村子没有。
我赶紧说,知道了知道了。。。。
已经下午3点了,还要补胎,不能把时间都耗费掉。
可老天爷啊,我没补过胎咋办?
没吃过猪肉,还没看过猪跑吗?
我把胎扒出来,琢磨着可能是哪里扎了,打上气,一点一点的摸、看。
天助我也,居然让我找到了,很细小的一个眼,要使劲抻内胎才能看见那个小孔。
砂纸是干什么用的?应该就是我小时候修车铺里老师傅的矬子吧?得,锉一下吧。
那不干胶是干什么的?难道就是用这个补胎?贴上吧。
记得过去老师傅补完胎都晾那么一会儿的,我就把内胎晾了那么一会儿。
装胎,打气,走人,咦----居然成功了!!!
还是那句话的山寨版:“不钻研真可怕!”
经过话痨的指点,我基本没怎么走冤枉路。
走村穿寨的一路下来,问了几个老乡,就来到了长沟镇。
其实从周口店开始,去十渡的路就分为两条,一条是走云居寺到张坊,一条是走半壁店到张坊。
长沟就是在半壁店这条路上。
在长沟路口,一条宽阔的马路预示着我即将成功。远处传来轰鸣的马达声,一个五人的摩托车队从张坊方向飞驰而来。
快到我面前的时候,我冲他们招手,没人搭理我,最后一个人到是伸出了右手,向我----我清清楚楚的看到了---伸出了中指!
哎---我当时真想骂娘。
可我只是无奈的苦笑了一下。摇摇头。
这年月,还是别跟人太近亲的好,这不自找的嘛。
一个人的旅途就是这样,你特想一个人骑行,可在途中又特想能有个人陪伴,但又总是否定自己的那种需求,觉得还是一个人最好。
继续走吧,有一脚踹有什么了不起吗?
你就是骑个哈雷,我也不羡慕,因为你除了钱还有啥?
人在旅途,要的是鼓励和关爱。你有什么别有冷漠,没什么别没素质!
路过大石窝镇,这里生产大理石,居然建了个大理石博物馆!看着像白宫!
快到张坊前,碰上村子里面演戏。是那种乡村剧团,流浪大篷车的剧社。
我凑过去照相,身边的老乡都看我。我问一个老乡:“这戏是什么戏?”
老乡说:“桃花扇”。
我解释说:“不是,我问的是---这是什么剧种?”
他一脸迷惑:“什么剧种?”
我说:“是豫剧吗?”
“不,是河北梆子”
哎---我真傻!这地方怎么会演豫剧,肯定是河北梆子啊!
张坊其实就是个名字,什么都没有了。哦不,还有个地道据说有1400米。是宋代抗辽的地道,属于军事工程。但城楼是假的,老街两边的店铺是假的,镇楼是假的,镇楼下那块碑倒是真的,写有“皇敕谕造”四个字,道光年的碑。
好了,十渡,我来了,从一渡开始,我一路狂奔往里骑,不到十渡不罢休。
其实最热闹的是九渡,当我到了十渡,迎面一个纪念馆,“平山抗日纪念馆”。
想当年这优美的山水间河中流淌过英雄的鲜血。
第四天,骑行134公里。全程平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