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以车会友,扩大圈子。注册一下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
本帖最后由 傲八马 于 2012-4-25 21:29 编辑
在下过一天雨后,京城迎来了难得的晴天。这几天看到论坛里有人去逛了798,忽然来了兴趣,打算骑车过去看看,上次去还是3年前,那会儿只是觉得里面又大又乱,骑车去正合适。 刚出门时风并不大,至少没有打在身上的感觉。从北苑东路一路向南又从来广营上道广顺大街,骑着很顺,机动车也不多。到了望京地界开始一个又一个红绿灯,我最讨厌红绿灯,也许是在郊区骑多了的缘故。 到了酒仙桥开始丢人了,上次来798是靠汽车,没记路,这回自己找有点晕。于是乎在酒仙桥一通乱转,在走了无数冤枉路后,还是皇天不负有心人,一头扎进艺术园区。 进园后很快被一栋特别的建筑“勾魂摄魄”,硬生生的工业质感加上些许沧桑,把工业文明诠释得很到位。一直认为798的特色不是无数“文艺范儿小作坊”,而是把废弃的厂房化腐朽为神奇,工人阶级领导一切,就算是工人阶级玩儿剩下的东西也能让文艺青年如饥似渴。那栋我心怡的建筑走近一看原来已经成为卡地亚的展厅。 园区里的雕塑实在让我提不起兴趣,人物雕塑主流上风格偏“油腻”,肥胖的身躯大都不穿衣服,肉多得快要溢出来,奇怪为什么那么多艺术家愿意用露肉的手法表现自己的艺术思路,难道是在效法盛唐的审美?还有一种类型是走红色经典路线,标语、制服,搭配上废旧厂房,整体上挺入戏的,只是有炒冷饭的嫌疑。其他雕塑不是不知所谓就是哗众取宠,不值一提。 798里店面不少,工作室、回顾展、创意产业,林林总总不下百十个,有的眼前一亮,有的人云亦云。其实艺术人来到这里初衷是辟一处幽静,可艺术再脱俗也免不了被商业绑架,最后索性这里演变成商业区、旅游区,然后有会有新一批的艺术家去更远的郊区求脱俗,如通州、顺义、昌平,寻找新天地。其实798更像是一座艺术的实验室,在这园子里想一些外面不敢想的东西。我认为所谓艺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在一处圈死的空间里再驰骋也是闭门造车,还是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写到这儿已经纯意识流了,骑车过程倒是忽略了,不过市区压马路的细节也没什么太多交代的,798大家也都去过,从个人感想出发写写也没什么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