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以车会友,扩大圈子。注册一下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
这星期天,成长带队去白杨沟,我无意中看见北京车迷网一篇关于白杨沟,王家园水库的介绍,特转贴过来,叫大家看看,
流村镇王家园水库位于昌平区流村镇境内,属二型水库,是流村镇库容最大的一座水库,目前由昌平区水务局管理,建有王家园水库管理处。 因笔者自1999年开始到流村镇参加工作至今,一直从事农业工作,有幸了解并部分参与了王家园水库及下游工程的建设,由于王家园水库在流村镇农业发展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笔者认为有必要对主要建设过程做一梳理。王家园水库的建设历经50余年,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一、建设初期(1959年)
胡耀邦题名“共青团号水库” 1959年密云水库修建时,市委提出“一库带十库”的规划意见。当时,清华大学水利系正对过水土坝进行研究,建议北京市安排一座试验性过水土坝。经昌平区委研究决定,市政府同意在王家园实施过水土坝试验。 该库由清华大学水利系张光斗教授指导下设计,昌平区负责施工。水库位于温榆河支流北沙河白羊城沟上。控制流域面积42.7平方公里,总库容526万立方米,兴利库容332万立方米,防洪库容413万立方米,最大坝高36.8米,坝长163.5米,非溢流段坝顶高程292.8米,溢流坝段堰顶高程287米,净宽48米,顶端建工作桥一座。百年一遇洪水溢流水深3.6米,洪流量790立方米每秒,千年一遇洪水溢流水深5.24米,洪流量1300立方米每秒,水库输水洞进口高程265米,洞径1.5米,长236.7米,最大泄量22.1立方米每秒。 该库为粘土斜墙式过水土坝,是当时亚洲第一座试验性过水土坝。上下游非溢流段用干砌石护坡,下游溢流段为不透水混凝土护面板。 1959年11月正式开工兴建。共青团昌平区委书记李友林挂帅指挥施工,后由南口工委书记乌宝珍任指挥,上民工300O多人。不久经市政府批准,参加密云水库施工的昌平支队调回投入王家园水库施工,总指挥改由副县长密云支队政委徐福先担任,李友林、马宝珍、段有明、段振昆、仇永满,和清华大学何会珍任副指挥,民工增至8000多人。主坝总土石方量为61.3万立方米。1960年6月建成蓄水。经李友林呈请共青团中央书记胡耀邦题名为“共青团号水库”。 全部工程国家总投资约598万元。下游有南北两条主干渠,水库控制灌溉面积为6000亩,实际配套面积约为4000亩,水库平水年供水531万立方米,枯水年供水337万立方米,为下游村庄灌溉用水源。
二、除险加固期(2005年——2006年) 王家园水库经过45年的运行,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研究所编制了《王家园水库安全鉴定报告》,经鉴定,王家园水库已不能按设计要求正常运行,过水土坝的溢流坝面不能过水,隧洞满流量泄洪运行不安全,水库不具备安全泄洪的条件,需对王家园水库工程采取加固和改建措施。 1.在水库左岸输水隧洞北侧新建泄洪隧洞。 2.将过水土坝溢洪道改建为非过水土坝。 3.泄洪隧洞建成后,将输水隧洞废除封堵。 4.重建渗流及变形观测系统,疏通下游坝脚排水管道。 该工程设计洪水标准为30年一遇,设计洪水位288.8米,相应库容392万立方米,校核洪水标准为500年一遇,校核洪水位291.6米,相应库容500.4万立方米,正常蓄水位288m,兴利库容446.8万立方米。工程等别为Ⅳ等,主要建筑物级别为4级,次要建筑物级别为5级,地震动峰值加速
为 0.15g,地震设防烈度为70。水库汛限水位由原来的278米提高至288米,正常蓄水位由原来的287米提高至290.3米,上游水位处于水库原设计范围,未对上游造成淹没影响。工程总造价3478.12万元。
工程实施后,提高了水库坝体的安全系数,消除了水库安全隐患,保证了下游7000余人及企事业单位的生命财产安全,另外,有效库容增加了115万方,大幅增加了水库有效水资源的调蓄,为昌平区特别是流村镇利用水资源提供了更好的水源空间。 三、改善灌溉条件时期(2006-2007) 王家园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工后,为切实发挥工程效益,改善水库下游灌溉条件,2006年-2007年,在市区水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流村镇实施了王家园下游万亩节水灌溉工程。该工程项目涉及北流村、西峰山、新村、白羊城、王家园、北庄、古将、黑寨8个行政村,改善灌溉条件面积12805亩,安装主管道21000米,毛支管道38000米,新兴建1000M3蓄水池一座、300M3减压池一座。该工程的实施,有效地改善了王家园水库下游的灌溉条件,为促进下游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摘自北京车迷网)
该贴已经同步到 怪山风的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