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于 2012-9-22 20:3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据查:东汉王次仲创造了“八分书”,记载说是割程邈隶字的八分取二分,割李斯的小篆二分取八分,故名八分。后又演变成为今天的楷书,也称为“真书”。属于汉字演变的进程之一。
王次仲是秦代著名的书法家,上谷(今河北省怀来县东南)人。当时,人们普遍使用字体修长、笔画之间距离非常均匀的秦篆,不过这种字体复杂难写,不仅老百姓使用起来不方便,官府文官们每天也都为堆积如山的公文苦恼不已。酷爱读书的王次仲也不例外,饱受这种文字的难写之苦,深深体会到对这种文字进行改革的必要性。于是,他就想办法把各种钟鼎器皿以及诏版文字广泛搜集在一起,按文字相同、形体不同排列在一起,互相比较,反复琢磨。长时间的刻苦钻研之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创造出了全新的“八分书”,也就是今天“楷书”的雏形。
后来,王次仲又将这些文字上表朝廷。秦始皇见了之后,认为简便易行,十分高兴、就征召王次仲到京城咸阳做官,专门管理书写篇章和法令。但王次仲这个人生性清高,不愿与当朝官吏同流合污,蝇营狗苟,于是三拒沼书,因而触怒了秦始皇。秦始皇认为王次仲对白己大不敬,就派人用监车押送他赴京。王次仲自知此次赴京性命难保,便趁狱吏不注意,自尽了。
王次仲所创造的“八分书”自那以后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盛行,为我国汉字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也因此各受后人称赞。
可不知为何在西大庄科这有如此的雕塑?为人们讲述这样一个古代的故事?也许某些地方总想扯上一些典故挂上一些文化背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