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
发表于 2013-8-1 10:4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西部骑士 于 2013-8-1 10:50 编辑
阿里山 发表于 2013-8-1 10:00 
我好像没说我是在说山地车吧?我现在都是在骑公路车的!
一周骑3,4次,一个月骑了1500公里,扎过很多次胎 ...
呵呵,其实我并没有觉得防爆胎有多好、或说对防爆胎到底有多好还不了解。 概念肯定不错,但实际使用情况不了解,所以才发帖询问,可惜用过的人太少,发表意见的人很多,当然就无从下结论了。 有人说公路车胎压高不易扎胎,骑行四五年公路扎胎两次;你骑公路没几个月已经“扎胎多次”,看来公路少扎胎的说法也不够妥当,其实这些数据我觉得和我问的问题都不相干, 因为首先他们都带有每个人的偶然性,其次它们都是关于传统胎的。 我想了解的是,在高速骑行情况下扎胎,防爆胎和传统胎相比是否确实有优势。防爆胎是买保险,但我想知到高价买保险的trade off是什么,如果投入和产出不成比例,也不会考虑。 可是到目前为止,除了听到说防爆胎泄气快、胎压不高之外,还没有看到实际使用方面的很多反馈信息。 此时此刻,我是取open minded态度,用不用防爆胎在了解更多知识后再说。 至于说米其林、马牌为什么不生产防爆胎, 这是个相对复杂的问题。简单地说,各行各业都有不少案例显示,在高度垄断或寡头垄断的行业里,其领袖企业未必是先进技术的推动者和使用者。想想看,如果米其林这样的厂商大力推行防爆胎,那会带来很大的市场效应,大力带动市场消费,这就意味着米其林要cannibalize自己的现有技术、生产工艺、生产流程,使原来的投资大部分成为垃圾。 也正是因为如此,小厂家如生产Foss防爆胎的这家台中小企业才有一定的生存机会。谁知道呢,也许那天Foss就做大了呢,或者大到一定程度时被米其林收购,当然也可能死掉。 但我相信防暴(explosion proof)概念不会死(汽车轮胎行业已经证实了这一点),其实米其林和马牌一样要花很多研发费用增强传统轮胎的防暴性能,只是它们目前使用的材料不象Foss那么超前。 可对小厂家Foss来说,无名鼠辈一个,不用exotic的材料怎么会引起市场的注意和重视。所以我觉得技术的开发使用都受市场驱动的,作为我来说就是要 open-minded,谁在技术上和使用中被证明更好就用谁的,无论它是小厂家还是大厂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