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以车会友,扩大圈子。注册一下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
激情的、娱乐的阳光越野(文化?)
现下无论何种事物都时兴贴文化标签,那么,是文化就必有其发生和拓展的渊源,或者叫来源。前些日子闲来无事,与几个圈内朋友聊起单车运动和所谓单车文化,谈到现代自行车运动的渊源和发展脉络,各说各道,莫衷一是。我正对XC感兴趣,就插话了一通自攒的单车越野运动起源说,或者叫单车越野文化起源说也行。说完以后,未见驳论,反倒都觉得貌似有道理。
道理如下,可能与经典标准版本不同,特拿来与骑友分享,一娱一乐嘛,欢迎轻拍板砖。
欧洲小国瑞士为永久中立国,虽中立,却拥有一支精悍的国防军,以保国土不受侵犯。一战时期,欧洲各地狼烟四起,生灵涂炭。为免荼毒,瑞士迅速成立了适合国情的山地骑兵军团,就像美国的骑兵师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骑兵一样,瑞士的山地骑兵并不骑马,而骑单车守边。瑞士全境处阿尔卑斯山腹地,景色优美,多山川河湖,机械化部队不易展开作战,唯有单车可以在山谷密林间纵横驰骋,保持机动,无意间开创了现代单车越野运动之先河。
不久,二战来临。瑞士山地骑兵更加成熟剽悍,其胯下坐骑多产自法国、比利时、德国和意大利,均为机械工业革命的精致产品,专为适应山地越野骑行而设计,开始有了初级的变速功能。这支部队在阿尔卑斯山脉边界线上闪转腾挪,游刃有余,士兵均配有远射程、大口径长管来复枪和瞄准镜。作战时,山地车就是枪架,跪射姿势瞄准,往往弹无虚发。据说,几部单车组成的小分队就可以阻击成连成营的纳粹犯边,令德国和其盟友意大利军队视瑞士边界为畏途。
战后和平降临,欧洲、北美工业高速发展,精加工工业异军突起,使得脚踏车的变速和轻量化成为可能,从而带动了山地单车越野运动的萌生和发展,并伴随着贸易自由化和加工工业全球化的进程,迅速普及到世界各地。
时至今日,北美的“北岸骑行”方式俱乐部中就有伯尔尼长枪队、阿尔卑斯提挈诺轻骑兵队等明显带有瑞士风格的名称;同样,欧洲各国此类俱乐部和骑行队也很多,比如英格兰的汝剌瞄准镜俱乐部、苏格兰的格劳宾登枪架队、格拉鲁斯游骑队、法国里昂的弗里堡猎服俱乐部、意大利伦巴第的达罗斯上尉队……;至于瑞士本土,这样的专业和业余越野单车队就更多了,恕不详列。
综上,可否视瑞士骑兵为越野单车运动和文化的始祖?哈哈一笑吧,无所谓滴!
说这些其实都是扯,别说玩儿越野的觉得是毫无意义的四六不搭界,就连我自己都觉得牵强好笑。所以说到文化,本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东西,说不清道不明的。与其拉过来盖上,不如就去它地!
只要是激情的越野、娱乐的越野、阳光的越野就足够了。挥洒着汗水,散发着亢奋,穿越陡峭的岩坡、粗糙的石路、密密的树林,笑看群山,默对夕阳,心中充满着喜悦、惊奇和满足——实在要说文化也可以,偶们就管它叫阳光越野文化。
这才叫“玩儿嗨了”。
比如昨日跟“越野阳光”的XC,我只知道“爽”,哪管什么“文化”,也许这“爽”就是文化?
顺便说几句:玩儿“嗨”了不是玩儿命,赔本儿的事咱不干。特别是暂时过不去的石阶、石缝、树根、陡坡……过不去就推,就扛,也许哪天熟练了,一来劲就过去了,也没准儿。
圈哥说:山地车本来就是干这个的。太对啦,没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