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4-5-15 09:5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川藏8天挑战之张树桥。
------流连
人生粗鄙地分为身体的挑战,智力的挑战,人性的挑战。此乃人生之乐,不同个体在不同层次中玩,无高下之分,能乐即是。
对体能的挑战,比较好理解,比如突破极限,征服,创纪录等等,体育运动类,娱乐类,周边,电视上天天在播放。
智力的挑战,表现为博学多闻,对策略,边界等的清醒,能在策略的连续性和边界的转换中逍遥成就,在有限资源下最大化地博弈产出,以小胜多以弱趋强,最终而赢而能。如孙武,诸葛亮,成吉思汗,毛泽东等玩出的大家。
人性的挑战,对贪嗔痴慢疑有层次性的认知,针对人性的弱点设局攻击,针对个人的局限性最小化成本地飘然逃逸,对社会,制度,文化,历史,思想孤峰独视并能利用其成就之。这一层依然是在人性的贪嗔痴慢疑中只是位次较高,对这个难度很高的层次的挑战在浊世中依然有失败的可能。比如,孔子,老聃,亚里士多德,马克思,索罗斯,巴菲特。
人生而生无可把捉,没有为何。长痛短乐。而最惬意最乐趣的当然是本位边界上突破如上三所述而产生的快感,每个个体应该在此三中不同层次面地寻乐,而对人生人性有所悟有所出入,而不单单被形所缚被运所摆。所谓的挣扎与折腾,其实站在人生的角度上来说,是一种极积的阳光的向上的态度。人被掷于此间,被命运化被世俗化被流水化,被零件化被资本化而互相本能地倾轧。折腾挣扎思悟是试偿逃逸这无名轨道引力的最微弱的本能力量与信念。
而上述的“挑战”,边界等,在佛禅的视角里就全然是游戏而已,这也从侧面窥探了为何高师大德辈出的年代,社会状态并无根本性的改观。为何?六识之戏。六识,镜花水月,现象界,不屑把玩沉迷。所谓拈花引佛事幻镜戏魔师,只是手指与手指的逗糖之乐,佛禅非六识之议可议之思可思。这向上一路不在言说,在上述的三层幻戏之中无所本位而生其本位地穿逸超层,如风行水雁过空,搅大地为黄金,化毒药为醍醐的原料材料而已。
关键还是认识,血性,践行。否则如同绵羊千年低头啃草,从不抬头放眼,是断然不愿如上玩法的。为张树桥之类的人士喝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