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驴有长进啦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我的梦好像已过去N多N多N多年了。最近不知咋的,一个从未有过的新梦,又从心底一点一滴地萌发出来——我要和夫人一起做一次长途骑行旅游(咱比较怂,从来没骑车出过远门,如果真能骑车去100公里以外的地方,去看看那里的风土人情,对俺来说,已带有天方夜谭的味道了)。20多年没骑过自行车的我,过完十一,第一次骑上孩子上中学时留下来的破旧自行车,心里那个紧张劲就甭提啦。第一天骑行,单程5公里多一点的路程(从俺家树村到西北旺),竟然用了差不多一小时的时间才完成(那天回来后,俺还以为往返骑了20多公里呢),中途还下车N多次。有时是觉得车子不对劲,怕它老人家散了架,不得不下来看上一看。有时是为了横过马路,不敢骑着过去,只好下来推着走斑马线。回程倒是挺顺当,大约用了半个小时吧。那天回来后,PP疼的好厉害,一度怀疑是自行车放久了,车座老化变硬的缘故。后来在网上查看了相关资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自个平时坐惯了沙发,运动太少所致。得嘞,歇息两天,等PP好些接着练就是啦。
随后几天,坚持每次骑行10~20公里的路程,感觉比第一次骑行好多了,PP也随着骑行次数的增加,慢慢有所适应。于是乎,一咬牙,一跺脚,两眼一闭,下了狠心,买了一男一女两辆捷安特帝柏3500。
最初,打算这个冬季先用老菜车练着,如果能磨练出来,等到明年开春再做打算。可后来一想,一辆老菜车,俩个大怂人,再加上即将来临的寒冷冬季,要想坚持下去,谈何容易啊。既然花了大把银子买了新车,心里多少有点心痛不是,这点“心痛”也就在无形之中转变成为一种压力,迫使自己坚持骑下去。总不能花钱买新车放在家里供着吧?那非把俺憋屈个半死不成。
今天早上起来,看到天气还不错,动了骑着新车出去溜达溜达的念头。然而,究竟应该去哪里,穿什么衣服合适,需要带上啥家伙什……。这些不起眼的琐事,对俺这头老笨驴来说,还真算得上是个头疼的大问题呢。因为心里没底,只好上网查阅。花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终于确定下骑行路线——树村路——马连洼北路——永丰路——北清路——一直向西扎到北安河路口,然后按原路返回,按地图上的标记,来回大约40公里左右。网上有人说,这条路宽畅平坦,车少安全。至于穿着嘛,咱没骑行服,只好里面衬衣衬裤,外面休闲运动衣裤。因为是第一次骑这么远的路,担心会出汗着凉,所以包包里带了件羊毛衫。由于内胎和工具还没来的及买,那咱就多带点银子吧,车子出了问题,推个三里五里,找个修车铺应该没问题,再不济,拦车花钱把车子拉回家就是了。咱没骑过这么远的路程,不知道究竟需要带多少喝的水才够,思来想去,第一次宁多勿少吧,就在包里装了一个保温杯(沏好了茶水),外加两瓶矿泉水。
一切准备停当,出发!
老菜驴就是老菜驴,原以为这次40公里的短途拉练有多么艰辛呢,心里压力还挺大,把困难设想的也挺多。也许正因为如此,骑起来反而比想象中的要轻松许多,还没感觉到累,就杀到了北安河路口,心中不由一阵窃喜。不喜还好,这一窃喜,就把烟瘾勾搭上来了。刚看到那个路口时,俺还在犹豫是否直接掉头往回返呢,这会倒好,烟瘾一来,只好停车歇息啦。接连吸了两根烟,才想起包里还有茶水呢。唉,带都带来了,不喝白不喝(其实喝了也白喝),虽然当时没觉得口渴,还是喝了大约200毫升吧。
歇了10多分钟,感觉有点凉意,于是赶紧上车往回返。
回到家中,一看码表,本次骑行41公里,用时2小时08分,最高时速23,平均时速19。这对于绝大多数骑行爱好者来说,根本不值一提,但对于俺这个老菜驴来说,意义却非同一般。一来,通过今天的骑行,俺对自个增添了绝对的信心,这将鼓舞着自己坚持继续骑下去。二来嘛,对于下一个心理目标——单日骑行100公里,心里总算有底啦。
为了祝贺俺自个第一次骑行40公里的行程,俺给自己买了付骑行眼镜,外加一条无缝头巾(也不知道这家伙有什么用处,反正俺从照片上看到不少人都用它来捂嘴巴)。还给俺的爱驹配了两条内胎,一套简易维修工具。晚上又整了两听啤酒,乐哉乐哉……
好啦,作业就写到此吧,照片没有(就俺这水准,似乎也不值得拍照留影吧)。
最后,俺有个特初级的问题要请教大家:平路骑行时,要保持相同的时速,比如每小时20公里左右,是大齿轮比低踏频好呢,还是小齿轮比高踏频好呢?什么样的组合,对保持体力,保护膝盖,尽量减少齿轮的磨损等等……,比较好啊?
今天骑行时,俺试了几种组合(前档放在最大盘上,一直未换档位),总体感觉前3后4的组合骑起来比较轻松。回来时我去了趟买车的那家店铺,小伙计也爱骑车,不过他骑公路车,他说最好是前边用中间档位,然后调整后边的档位,直到自己感觉最合适时就行了。 {:6_211:} 作业精彩! 前面大牙盘好像伤膝盖那小伙子说的对挂在前盘挂在2档 后面的你随意调,找个合适你的档位试试 ,应该轻快不少 楼主很强悍啊,不过个人感觉这个也不一定吧,看自己了,我就是一般都是一直用最大的轮比,我山地,飘过。。。 感觉前中盘后轮换比较好
提速有2种方式
1是后面切换更高档而踏频不变
2是后面不变只在合理范围内提高踏频(70-100因人各异)
目前俺溜街喜欢用方式2,这样减少切换专注路面 踏频根据自己的习惯来定,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我的感觉是,自己觉得省力就好,不用盲目追求高踏频,反正咱们又不比赛。这辈子估计也无法靠骑快车养活自己。 坚持!写的很真实很精彩,从中我也看到了我第一次骑车时的那种激动而又不安的心情了 根据路程的长短来定,长途用低踏频能省些力,但对膝盖压力大。 不知您买了头盔没有,骑车其他装备都是次要的,唯独头盔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没买,最好赶紧买两个,您和您爱人各一个,骑行眼镜其实也很必要,如果您觉得穿骑行裤过于花俏,可以选择买骑行内裤穿在普通运动服里面,不过冬天骑最里面一定要穿速干的衣服,不然一出汗很难受。
踏频啥的其实我不太注意,我一般都用前44/15的齿比,只有上陡坡才换二档,不过我不太建议这样用,因为骑起来的确比较费力,对膝盖不太好,您可以选择44/20或者32/15这样的齿比。
http://www.fengyunbike.com/viewthread.php?tid=20127&highl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