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车型对膝盖的损伤是否不同?
一直骑山地1.95胎通勤小长途,最近膝盖有些不舒服,换了1.5的半光,感觉能好些,但还是有些微疼。准备换成公路或者折叠。求教:不知道公路车和折叠车(细胎)哪种对膝盖损伤更小些?平时很少上山,就是周边和每年1,2次去外地的小长途。除非遇上修路,正常基本都是普通公路。。求各位大牛指点~~{:soso_e183:}
跟骑行姿势有关联的 老猴 发表于 2012-9-11 11:2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跟骑行姿势有关联的
恩,毕竟姿势,车胎,组件,都有影响。如果就相对来说的话呢?
{:soso_e179:} 简单的方法,戴上护膝吧。 看看是不是踏频太低,齿比不合适。可以换轻一点的齿比,踩踏到最大受力点时脚尖稍稍向上,再有就是调整姿势,座位太低膝盖弯曲太大,也会膝盖疼。 本帖最后由 左手 于 2012-9-11 11:58 编辑
现在公路、山地及大部分折叠的骑行方式都是用同一个标准,车型之间的差异不是解决膝盖疼的根本方法,同样的条件下,骑山地疼,骑公路或者折叠疼的可能性更大。
还是多从现有条件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好。比如骑行角度,踏频,发力方式,座垫的位置等,与轮组及胎的关系不大。
另回5楼:
护膝只是一种应急的方式,日常用,反而会影响膝部肌群的成长。看下专业比赛,有带护膝的么? 感觉疼了 就休息一阵子不骑车 然后晚上睡觉 主意膝盖保暖 大概2周左右 应该能恢复 然后骑车的时候多注意姿势 别用高齿比 同时也减少用受伤腿发力 驴死磕 发表于 2012-9-11 11:3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恩,毕竟姿势,车胎,组件,都有影响。如果就相对来说的话呢?
齿比很重要。一般选择低踩踏力+高踏频
本人使用2.10大齿胎,8号至黄花城、慕田峪骑了182公里,也没有膝盖疼。建议:
第一,调整座的高度,以及前后的位置。
第二,提高踏频,这一点对保护膝盖非常重要。
第三,降低齿比,使用2-5、2-6骑车,一是能提高踏频,二是比较轻松。
第四,护膝保护。
看看下面这个链接,也许会对你有帮助。
http://www.cyclist.cn/datum/health/2008/05/42_74505_1210830194.html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