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高个儿 发表于 2012-11-27 21:14:42

浅谈单车的制动受力与车手安全

尊敬的各位管理员,敬爱的各位车友:
                                                       本主题针对的制动力分析,如有不足或错误,请大家给予补充和改正。
1.前轮制动
当制动力产生的时候,由夹器向轮组输出制动力。V刹的传递过程为“夹器-闸皮-车圈-辐条-花鼓-前叉-车架”。碟刹为“夹器-来令片-碟片-花鼓-前叉-车架”
外胎的材质和几何组成决定了粘着力。制动时,应使制动力小于粘着力。若制动力大于粘着力,后果就是抱死加前滚翻。
2.后轮制动
跟前轮制动的经历差不太多。只是制动力由青蛙腿向车架传递。若制动力大于粘着力,后果是依旧是暴死。
===========================
为什么每次活动前都嘱咐不要单独捏前刹,特别是油碟和平推V刹,制动力相当大。但是若单独捏后刹,依然很危险。
(1).切弯时由于外胎状态不稳,且受力不均匀。若产生暴死,后果只有一个,侧翻。
(2).雨雪霜天气不管是齿胎还是光头胎,受力依然不均匀,后果仍是侧翻。
而且长时间单捏后刹,对车架的强度也有一些破坏,虽然车架不是纸糊的,但是还是爱惜自己的车。单捏后刹会造成前后轮组磨耗件(来令片,闸皮)磨损不均匀。
================================
综上所述。应尽量使用前后刹车,但是一定先捏后刹车,然后加入前刹车。或者是双手同时捏刹把。但是非紧急情况不要试暴死,这样既危险又毁外胎。特别是刚使用油碟的车友,由于油碟制动力大,刹把行程短,非常容易出现危险。所以初上油碟,请先暂时不要放坡,先适应了手感,再进行大活动。如果想试骑别人或者车店的车,先问车主和经销商,刹车的分配。是正手刹还是反手刹。

随行552 发表于 2012-11-27 22:13:41

拜读学习了!



{:soso_e179:}

品茗 发表于 2012-11-27 22:16:05

学习了。谢大个儿!

化石 发表于 2012-11-27 22:35:51

{:soso_e179:}

西部骑士 发表于 2012-11-28 00:53:14

专业!单我是一看技术说明就头晕{:soso__7656255794804144450_1:}

gogo林肯2.0 发表于 2012-11-28 01:06:11

选择合理路线,合理刹车力度,提高刹车的预见性,都有待于在实践中提高

老猴 发表于 2012-11-28 08:10:07

学习了、谢谢哦

Narutoliu 发表于 2012-11-28 08:52:53

{:soso__5307997778175602499_1:}好专业啊

ershiyihua 发表于 2012-11-28 08:53:28

好文章!说到点子上了

大车530 发表于 2012-11-28 10:30:35

本帖最后由 大车530 于 2012-11-28 10:46 编辑

个人以为实际情况要更加复杂些:
1、人车全重:因制动力最终来自轮胎与路面的摩擦,摩擦力=摩擦系数×重量,轮胎与路面决定摩擦系数,也就决定了不同体重的人、可能获得的最大制动力是不同的
2、重心变化与制动力分配:也就是刹车中的重心前移(和轴重转移道理一样),使施加到前轮的压力更大,从而可以产生更大的摩擦力,还有上下坡对重心的影响。


比如:平常骑平路,需要刹车时,仅使用50%的后刹,是不会出现打滑的情况;而有时为了及时减速,特别是下坡中,将50%的前刹和50%后刹同时作用,虽然表面看应该增加一倍的制动力,而实际上由于制动中重心会移动,比通常情况更加靠前,从而后轮的下压力减小,有造成后轮抱死的危险。正确的做法反而是加大前轮的制动力,控制后轮不抱死。

又如:假设制动系统产生同样的制动力,这个力恰好可以让一个体重100斤的骑手轮胎抱死,前翻出去,若在同样制动力下,换为一个150斤的骑手,因惯性力更大,减速度会慢些,且下压力更大,前轮的摩擦力也更大,就不会抱死以及前翻。


平常相信大家都不会用到车辆的制动极限,恰恰因为这样,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反而会造成危险,建议大家,特别是新手新车,以及刚换了刹车的骑友,找没人的地方测试下自己车车的刹车,目标是在同样的速度下,在更短的距离停下,当然一定要从小力逐步加大,新手可先从后轮开始,再慢慢加入前轮,同时一定注意刹车时控制重心向后向下,及手臂支持的感觉。
这样一方面可以熟悉刹车性能及手感,另一方面也是掌握车辆的制动极限能力,这样在真正需要的紧急时刻,就可以更好地保障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浅谈单车的制动受力与车手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