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骑行 发表于 2013-8-18 13:43:28

我的川藏线之旅。。。。。(已更新)

本帖最后由 天天骑行 于 2013-8-25 16:11 编辑

             
   川藏线G318是中国最美和最危险的公路,骑行川藏线也是自行车骑友的梦想。2012年8月买了我和我一起完成骑行川藏线的自行车(公爵600)开始我的骑行,在骑行中认识了不少骑友。也慢慢开始关注川藏线,看了不少骑游帖子,有了骑行的想法,于是今年过完年以后就开始准备各种装备和看攻略,今年5月,在北京约好一位骑友就开始了我的川藏之旅。
   我们的骑行路线是走川藏小北线在转到川藏南线上,因为北线的前半段路要比南线的前半段路要美,还可以看到四姑娘山,但是要比南线困难,还要多骑100多公里,有挑战。我们骑行24天,休息2天到达拉萨,全程无搭车,无爆胎完成了我的318之旅












玺羊羊 发表于 2013-8-18 13:54:09

{:soso__10169062262133571330_1:}

天天骑行 发表于 2013-8-18 14:16:41

本帖最后由 天天骑行 于 2013-8-18 14:19 编辑

D1成都-映秀
    八点成都九龙鼎客栈出发,客栈前集体合影,来个全家福。这个客栈和旁边的梦之都客栈聚集了很多骑行川藏的,车棚里每天二三十辆车,早晨空一半出发了,晚上又填满,每天都有一批人开始川藏骑行之旅。


出成都费了点周折,靠着导航和地图,上了317国道就基本是一路向北行,平原骑行速度可以保持在20公里以上,有两个人比较拖慢速度,一个是深圳来的一挥,8号本来一起坐飞机到成都,他竟然能到了机场才发现身份证没带只好改签。他申请加入队伍时说骑行过一些长途,可从成都出发来怎么看姿势都不舒服,骑的那个累,左摇右晃的还以为已经骑了几百公里精疲力尽了。怀疑他车子有问题,检查过也没事,只能说体力不行。另一个叫孤独行,才知道这家伙还在毕业实习期,平时也就上下班骑骑车,这次旅行的车还是昨下午到成都买的,当初差点因经验太少就没要他,后来想想自己第一次参加户外活动也是没经验的,也是那些热情的驴友带着活动才爱上了户外,要给没经验的人参与机会。



路上又收留个刚毕业的藏族小伙,这家伙也是个怪人,昨天下午不停打电话要求加入,我想就象找工作,也带下他们没出过远门的没出行经验的,自己也是这么走过来的啊,就同意了他加入。


12点到都江堰,先到路口一家饭馆,点了八菜一汤,十个人午饭136,真是便宜还有任喝的各种粥,吃的真饱,四川还是物价便宜点

一点半再次出发,沿着紫平铺水库西岸上行,盘山公路爬上水库西侧的大山坡后下坡多起来,上坡还是挺吃力,毕竟第一天,后边比这坡更长海拔更高多的是,几乎每天都在上上下下。






爬上山顶后,后边就是上上下下的缓坡了,路过512地震的一些纪念碑和遗址,骑行四十多公里到达映秀,住在灾后重建的居民家里,每人20,去四处逛逛,发现映秀镇的一排排整齐的小楼都是新建的,在新的映秀小学边就是地震遗址,就是地震前的映秀中学,时间永远的指向了2008年5月12日下午五点,斜倾倒的教学楼,可以想象地震的惨烈。
晚饭问过了下热诚的老板娘,她说我们看到很多楼空着,不是都出去打工了,是映秀镇现在就这么多人了,地震前有一万多人,地震后只有四千多人活下来,太多的家庭失去了亲人,听了真是伤感,愿亡灵安息,活下来的坚强!

当地人都很热情实在平和,很少奸商的狡,经过地震痛失亲人后的悲痛,或许更能感悟生活的真谛。

我们要的人均10元的标要一小饭馆做,结果十一个人上了九个菜一个汤,虽然没多少肉,但大伙吃的很饱。付账时就多给了一些约 我 好明日再去早餐。















天天骑行 发表于 2013-8-18 14:40:35

本帖最后由 天天骑行 于 2013-8-18 14:58 编辑

D2映秀-卧龙
今天阴天,午后才有阳光,气温11-26度吧。

订好六点起床,七点出发,大伙都比较守时。在昨天那个店子吃了早餐,白粥,馒头,包子。七点多出发,先到映秀中学门口拍张合影。

出了镇子左拐就上了去往卧龙的路,立即就是烂泥的土石路,速度也快不起来,十多公里,中间一次前队休息等后边的,藏族小伙,一侧的货架断了,还好带有绑带,处理了下也能继续前进。没多久,从茂名独行到成都的帅哥前胎憋了,被扎了,几个人停下来帮他换了内胎,第一天这20公里烂路自行车就要接受考验了
烂路除了骑行颠簸,最难受的就是干燥的路段,汽车一过,就卷起满天尘灰,这就会明白为啥捂的严严实实了,魔术头巾还真是很好用,当口罩,还能遮挡阳光暴晒。


经过几个隧道,都漆黑,大家打开手电和尾灯排成一队缓慢通过,隧道里阴暗潮湿阴冷,有的还滴水,一个人过一定会感到恐惧的


差不多骑了二十来公里,又经过一长长的黑暗隧道,刚出来,突然一座雪山山峰出现在远方群山后边,一群年轻人没见过雪山的激动万分,弃车狂拍。过隧道路面突然好了,平整干净的水泥路,亲人啊,可算不走烂路了。大家撒开欢开始狂奔。

接近中午,在一个干净的小镇吃午饭,15一个人的标,竟然大盆的上菜,米饭任吃,还有汤,吃的真不错。


午饭后休整一下继续前进,路忽好忽坏,快接近卧龙镇才好起来。接近卧龙镇路上有塌方,飞速通过,回头看似乎路边那半边高十来米的巨石随时会塌下来。卧龙熊猫大家都知道,但地震后路毁坏严重,大多熊猫迁到雅安,这里已经难见喧嚣热闹,冷冷清清,晚饭老板娘说还是有熊猫的,不对外了



卧龙镇挺漂亮的,也是灾后支援重建的。我们没停留,奔向目的地熊猫沟,在一分叉口休息时,一开车的妇女停下问我们住哪里,我们说熊猫沟,她说那没地方住,可以住前边他们家,怕真是没地方住,就把他30元一人的床价砍到20就去了,四方大酒店,还不错,可以洗车,又是一人15的标准,吃的也挺好。

问询了没上到山顶又折返回来的几个骑车的,说巴朗山上边下雪了,一路上坡要近70公里,很艰难。当地老乡也说没几个能骑车上去的,劝我们搭车到山顶。我们还是依计划骑车前行,只不过准备约车送那两点个骑的慢的直上山顶,把我们的驮包带上去。明早五点起床,六点出发,估计下午三点前后上山顶。因为听那几个说后边没吃的,他们上去每人带了十来个馒头都几乎吃光,我们吓坏了,赶紧找老板买馒头,搜刮一番,才弄到31个馒头,又要了些泡菜,看样明个山上只能吃冷馒头了。

天天骑行 发表于 2013-8-18 15:33:10

D3卧龙-日隆
巴朗山在藏语里叫作“阿巴朗依”,在当地的神话传说中,“阿巴朗依”是四位姑娘的父亲,巴朗山主峰海拔5040米,公路所经过的垭口海拔4523米,是中国海拔较高的有名的公路垭口之一。

今天,我们就将翻越这座雪山去往日朗,从所住客栈海拔1900米到垭口,高差2600米,连续上坡60多公里,骑车成功翻越的还真不多,昨晚同住该客栈的几个成都上大学的学生每个人带了十几个馒头上山終因山上下雪又返回,而馒头却吃光了http://i.gtimg.cn/qzone/em/e113.gif http://i.gtimg.cn/qzone/em/e114.gif 。

早晨五点多就起床,六点多吃了早餐,一碗面,六点半左右出发了。开始有点烂路,但后边路况很好,一路顺着一条河水缓坡上行,30公里的缓上坡还比较轻松,20公里后一座雪山出现在青山绿水的远山前方

十一点半骑行30公里到达山脚下开始吃午餐,11个人24个馒头,这还是从客栈找到的最后几个。凉馒头就榨菜,凉开水,这就是午餐了。




开始爬山,从山脚的邓生沟开始,公路蜿蜒盘旋而上,说不清转了多少弯,下午近两点到达半山腰的小卖部,一个眼睛不好的老人搭个木屋卖方便面和饮料,一人一个泡面加火腿肠,吃的那个干净啊,大家都说最后的汤简直是少有的美味。这里位置极佳,正对着一排雪山





吃过后大家继续,海拔上升到了3800,有人开始高原反,应海拔4000米以上,公路边都是积雪,几乎就是在雪山上骑行,第一次感到如此接近雪山。转过一个弯,终于看到了山顶的垭口,可高度三四百米,却要转过四五个长长的斜坡,体能已到极限,推一段,骑几百米,闷头只看车轮下的路,气喘如牛,脚下一圈圈的缓慢蹬着,道路在延伸,心理却想着这漫长的道路啥时候是尽头。



山美景已无暇顾及,只想能骑上去。搭车的两个队友坐车上来,落在最后的好饿和黑风也搭车,在下午五点半,我终于骑上了垭口。太悲吹太痛苦的骑行。语言苍白,我还是无法描述出这段翻越巴朗山的骑行之艰难痛苦,走完全程让大家回忆最难的爬山,都说是这个巴郎山,也难怪,刚出发第三天就开始爬这个落差达到2600米的垭口,这个高度在以后的行程也没能超越。

山上温度下降非常快,早上山的几个刚到时还可以短裤背心,等我们上去时已经是必须把冲锋衣裤全套上都感觉冷了。大家整理好驮包,飞似的开始冲下山坡


在山顶,藏族小哥饿的不成,被飘飘在衣服后面写了“好饿”,就此在川藏线上一战成名,好多热心人士都停下车来给他吃喝


山路陡而且急转弯多,几乎是盘旋而下到半山腰,已是冻的手脚冰凉,浑身打颤。尽管带了长指手套,增加了衣物,但快速的下行,冷风还是如刺骨般。虽然半山腰是看四姑娘山的绝佳处,可大家已无心欣赏。搓搓手,暖和一下就继续冲下山。

快下到山脚的日隆镇前路边有个观景台,是摄影爱好者拍摄四姑娘山的极佳位置,时近黄昏,一朵白云始终遮挡在幺姑娘山顶,其他倒是都露出全景

色渐暗,估计也难以看到日照金山了,大家还是匆忙有继续往下冲,黑风找了家客栈,还挺好,按15元的标准做的,菜不够,老板娘还主动加菜,真热诚实在,好人啊。


今日骑行95公里,最具挑战的巴郎山被我们翻越了,好的开始!!





天天骑行 发表于 2013-8-18 16:02:42

D4日隆-丹巴

日隆坐落在高山深谷中,是一个高海拔的旅游小镇,这里因四姑娘山登山旅游热带动发展起来,海拔3200米, 小镇不大,一条长街可走到底

翻过巴郎山后,就进入了藏区,经幡白塔和藏式民居越来越多,穿着着藏族服装的人也出现在路边,藏文化气息浓厚。

一路来,我们住的都是20元的客栈,午餐晚餐按15元-20元标准,这次也是。老板娘是位藏族大姐,很热情好客,怕我们不够吃,还主动再加菜。

早晨六点半起床,七点半出发,这个客栈挺有特色,藏式的雕梁画壁





丹巴海拔1900米,要经过过小金县,总体是一路下坡,如果说昨天是地狱之旅,那今天就是天堂之行。
出了日隆镇,就是连续急转的下坡,放空挡速度有三五十码,清晨在高原山区气温比较低,只有十度左右,但没有巴朗山下来那样刺骨的寒冷。公路沿着湍急的河流依山在河谷中穿行,轰隆隆的水声声势浩大。沿途经过达维红军会师纪念碑,一些漂亮的藏族村落,在望云村口还花20元买了一篮樱桃吃,11点半到达小金吃午饭。




 1935年6月12日,红一方面军先头部队红一军二师四团,克服重重困难翻越夹金山,来到与达维古镇遥相对应的半山坡上,与正执行任务的红四方军策应部队意外相逢。6月14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带领党中央、军委和直属部队进抵达维,在达维桥头受到红四方面军九军二十五师所部的热烈欢迎。当晚还举行了胜利会师庆祝大会。
  两大主力红军会师后,总兵力达10万余人,士气高昂,长征在这里掀开了新的一页。红军继续北上散播革命的种子。

小金县依河谷建在半山腰,爬上去后又是一路下坡,这一路景色一般,大山大多岩石裸露,植被不多,一直到丹巴。
小金县,旧名懋功,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南部。小金,藏名“赞拉”。藏语里,“赞拉”是本教中一种凶猛的神名。因沿河产砂金得名小金川。域面积5524平方千米,主要民族为藏、汉和回族。周边相邻县级政区,北邻马尔康县 县 ,东接理县、汶川县,南界宝兴县与康定县二县,西与丹巴县、金川县相连。四姑娘山、双桥沟、长坪沟、海子沟为主要旅游景点

在中国最美的古镇古村中,丹巴藏寨名列第一。丹巴,西距成都348公里。在当地,人们都将其居住的村落称为寨子,这些寨子一般都修建在向阳的坡梁上,寨子由几十户甚至上百户人家组成。一幢一幢外形美观,风格统一的寨房依着起伏的山势迤俪而建,高高低低、错落有致,与周围茂密的树林,清澈的溪流,皑皑的雪峰一起构成一幅幅田园牧歌式的优美的乡村画卷。丹巴还盛产美女,在神秘的美人谷,女孩艳丽如玫瑰,娇媚似桃花……

今日骑行117公里,四点半就到达丹巴县。



老猴 发表于 2013-8-18 16:29:34

致敬致敬

化石 发表于 2013-8-18 16:43:01

{:soso_e179:}

天天骑行 发表于 2013-8-18 16:46:34

D5丹巴-八美
似乎在高原山区傍晚时总会落几滴雨,昨天晚上到丹巴也是这样。好处是空气清新,公路上的灰尘少了很多。
吃过早餐八点才出发,今日大体是一路上坡,要翻越海拔3800多米的疙瘩梁子。
从丹巴出来,就沿着山峰耸立的河谷公路逆流而上,嘉绒藏族的小楼掩映在绿林中,



进入牦牛谷,溪涧中水声巨响,轰隆隆如雷鸣,两边植被茂盛,绿树丛中间或盛开着杜鹃花,。


早听说山脚下有温泉,大家一致要泡泡。骑行30公里后坡度加大而且长,在一个长上坡后在河对岸山脚下有几个人,这里就是传说中的野温泉啊!


我们先到的四个停车后走过木桥去看看,有三个池子,中间的用水泥围城长方形,水只能没脚踝,但特别烫,只能沾下水就提起来,旁边的一个藏族人笑,悠哉哉的泡着脚,图片这个水也浅,但是可以泡到膝盖,另外一个池子有几个藏族人脱光了在泡。天色突然暗淡,风气云涌,担心下雨,我们继续前行。后边跟上的据说都泡了澡。

开始爬疙瘩梁子,山脚上去有四五百米,转过山腰就看到了西方耸立的雅拉雪山,气势磅礴大气,但背后云雨弥漫,

连续的盘山公路,虽然艰辛,但没有象爬巴朗山那样崩溃,推着,骑着,接近山顶时,阳光又明媚起来,山谷对面高山牧场,山后露出座雪山顶峰,骑上垭口,眼前豁然开朗,已身处在高山牧场中。

后续人马也很快跟上,大家这里嬉闹拍照,公路草地摆着婆式。那个一直让大家等的落在最后的一挥在山脚搭车过去了。



玩够了,大家骑车冲下垭口,每一次艰辛爬上垭口后都能换来短暂的刺激的下坡。连续的盘山下坡几乎一路到山脚,夕阳下,大家被眼前的景色迷住了,


这里据说是十一世活佛的出生地,慧远寺有十公里。
云又多起来,最后8公里在余晖中赶到八美小镇,快到镇子被一个自称当兵回来的带到他家客栈,看上去挺漂亮的客栈,可竟然没法冲凉,卫生间还在对面二三十米外,条件很差

但这里吃到了比普通脸盆还大很多的大盆菜,有肉片,蘑菇,莴笋,火腿,等,十二个人啊,只花了220元。味道还不错,最后这点汤被来迟端起来喝光!




八美海拔高度为3500米。这里有千姿百态的土石林与广褒的草甸、起伏的雪山、迷人的藏寨。惠远寺建于清雍正七年(1729年),寺门正中的镏金匾额为清世宗钦赐,由于十一世达赖克珠嘉措降生于此,惠远寺在藏区影响至深。


今日骑行99公里,8点才到八美镇

天天骑行 发表于 2013-8-18 17:09:03

本帖最后由 天天骑行 于 2013-8-18 17:32 编辑

D6八美-新都桥
八美到新都桥中间有个3800米的猫鼻梁子,对于已经翻越过高差2700海拔4800的巴朗山的我们,这个高度和高差400米似乎已是小菜。
七点才起床,反到镇上吃早饭,每人一大碗青椒肉丝炒饭,真够辣的。大清早喇嘛也挺多,看到两个小喇嘛倒垃圾后还到小店买零食


路况不好,到塔公这段二十公里的路好多路段封闭挖开重修只能单向通行,大货车经过不是让道就是要找宽点的地方停下侧身让车过。
想的路程轻松,但大家都感觉疲惫,骑了20多公里,落在后边得一挥和飘飘竟然等了四五十分钟才追上来。这个一挥体力耐力和毅力都不够。
从垭口下来就轻松了,一路下坡就到了塔公草原,路边的一座寺庙在后边的雪山映衬下金碧辉煌。



对面的山上六字真言,周围插满了经幡。


在这里吃午饭,旅游景点,还是有点热闹的,买了一桶酸奶,大家每人一碗,味道还不错。



出了塔公草原顺着一条小河缓下,河里和对岸的石头上写有很多藏文,各种颜色



还有二十来公里,公路两边出现了叶子发黄的白杨树,峡谷谷地带的草原河水穿流期间,蓝天白云下青青的牧场,典雅得民居,一切显得那么和谐自然不愧被称为摄影家的天堂!!




四点到新都桥镇,去邮局寄回了一包衣物和鞋,重量减轻了七斤多,这几天就一点也没用到,却驮着它们翻山越岭骑行了近六百公里。
安排好住宿,又骑去行者驿这个新都桥唯一卖自行车配件和维修的店子买了头盔,这几天骑行就带个帽子,有两次骑行中被风掀掉,下大坡也有点顾忌。有了它增加了很多安全感!
好好休息,连续六天翻山越岭起早贪黑的赶路,大家都感到疲惫,我也一直大腿酸痛,晚饭上大伙表决,最后决定休整一天!!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我的川藏线之旅。。。。。(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