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驹 发表于 2014-9-28 10:42:15

自行车安全骑行手册(aju原创,征集配图)

本帖最后由 阿驹 于 2014-9-28 11:24 编辑

写在前面的话:

    这是最早我发表在东方红里面的原创文章,主要是看到现在自行车运动的发展越来越快,加入这项运动的爱好者也越来越多,很多新人往往在开始进行这项运动的时候忽略了其中的风险,安全知识和经验的不足往往容易在骑行中发生一些安全事故,导致自己伤人伤车,家人朋友伤心。因此将自己这近10年的骑行经验分享给大家,希望能早点帮助刚刚起步的车友,能够远离危险,安全的享受骑行的乐趣。也欢迎老鸟来补充自己的骑行安全经验,觉得我写的不对的地方也尽管拍砖。帮助完善这个手册。

    鉴于对于运动来说用文字表达比较抽象和吃力。所以希望有美术功底的能给画出相应的配图(个人想法是用漫画的方式来表达比较合适),也希望有这方面专长的车友能自告奋勇。

本文章欢迎转载,但是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版权归作者所有哦~(还想着能不能有出书的机会呢{:soso_e113:})

有钱的捧个钱场,有人的捧个人场{:soso_e183:}

老猴 发表于 2014-9-28 11:49:19

谢谢

阿驹 发表于 2014-9-28 10:44:14

本帖最后由 阿驹 于 2014-9-28 11:02 编辑

目录
前言

装备安全一辆安全的自行车良好的车轮良好的制动固定良好的把横、把立、副把主动安全装备铃铛和喇叭或者你的一张嘴车灯和反光条束裤带遵守交通规则和通行信号被动安全装备头盔手套风镜

市区骑行安全

关于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注意路面情况小心井盖(圆型井盖、方形排水井盖)如何通过铁道交叉路口如何变道如何超车注意从机动车道变道到非机动车道的公交车、出租车注意停放在非机动车道上的机动车(开门、起步)注意闯红灯的机动车注意路口转弯的机动车注意横穿马路的行人注意逆行的非机动车小心飞痰关于跟骑飙车关于耳机和音乐小心风筝小心路面冰雪

郊区骑行安全

如何编队领骑加入编队转向脱离编队骑行手势转弯减速停车障碍指示示意跟骑脱离编队路线规划郊区路上的机动车爬坡及注意事项下坡及注意事项防晒补水能量的补充

其他预见性驾驶关于如何刹车关于保险保证通讯畅通适量的现金合适的车型骑合适的路段

阿驹 发表于 2014-9-28 10:44:28

本帖最后由 阿驹 于 2014-9-28 11:05 编辑

前言

    从上学时慢慢骑车中培养出的自行车运动爱好。到发展到现在已经有10年的业余自行车运动经验,也算的上是一个老车友了。在这中间得到过很多的车友的无私帮助,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了天下车友是一家的温暖。
    在参加和组织过一些活动的时候,遇到一些车友发生一些安全上的事故。摔车、受伤甚至有被夺去生命的,甚感痛惜。本着天下车友是一家的精神,我把这些年来的一些骑行过程中自己领悟到的安全知识、安全意识以及在网络上各大论坛收集到的其他车友反映的一些安全问题,汇编成这样一本安全骑行手册。希望新进的车友可以从中获得一些收益,远离危险,健康快乐的享受这项运动。也希望老车友能从中得到一些启发,主动分享自己的安全经验,帮助其他的车友远离危险,开心快乐的骑行。若本手册能避免一些事故的发生。那么对于车友本身,对于车友的家庭,善莫大焉。
    废话不再多提,下面进入正题,限于本人的认知有限,文章中难免会有不尽准确或错误的地方。也欢迎各车友给我提出意见,已便于本手册的完善,造福后来的车友们。

阿驹 发表于 2014-9-28 10:44:40

本帖最后由 阿驹 于 2014-9-28 11:28 编辑

装备安全

一辆安全的自行车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既然是自行车运动,那么你首先要有一辆自行车(废话)。一辆安全可靠的自行车并不一定非要是价格不菲的名牌。只要质量过关安装可靠。一辆几百元的自行车同样可以是一辆安全可靠的自行车。下面就从以下几方面看看一辆自行车应该注意的安全方面。

良好的车轮

    良好的车轮应该是具有良好的强度。圆度的车轮。
    检查连接车圈和车轴(花鼓)的各个辐条,应具有一定的张紧力,且各辐条张紧力较为均匀。符合这样条件的车轮(轮组)才拥有较高的强度,在受到较大的冲击力时不容易变形,不容易导致辐条折断。从而避免因此而造成的事故。
    曾经有听说过因辐条折断后,卡到前叉或者车架中造成车轮抱死而摔车的实例。
    检查车架快拆拉杆或者螺母的松紧度。避免因为车轮固定不紧,在遇到剧烈颠簸的情况下导致车轮脱出而摔车。

良好的制动

    良好的,检查刹车的有效性。如果是V刹的话,要将两侧的刹车块距离轮圈的距离调整到一致,保证在捏刹车的时候左右两侧的刹车块同时接触到轮圈,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制动效果。定期检查刹车块和轮圈的磨损程度。磨损严重的刹车块及轮圈要及时更换,避免产生隐患。
    碟刹的话注意定期检查来令片的磨损程度。对于V刹和线拉碟刹要保证刹车线管的可靠性和润滑。对于油压碟刹。要注意检查刹车油管的连接处是否有漏油的现象。有问题要及时解决。

固定良好的把横、把立、副把

    把横、把立和副把的固定要稳定可靠。不然在骑行过程中如果这几样东西发生松动,十有八九要摔车。

可靠的脚踏、曲柄

    脚踏和曲柄的固定要稳定可靠。

阿驹 发表于 2014-9-28 10:44:53

本帖最后由 阿驹 于 2014-9-28 11:07 编辑

主动安全装备

铃铛和喇叭或者你的一张嘴

    当你需要提醒前方的行人或车辆的时候,你就需要用到上面的三样东西了。铃铛和喇叭没有特殊的要求,只要能出声就行。并且声音最好不要太小,否则就没有意义了。当然了,有的人可能不喜欢在车上加这种东西,觉得掉档次,增加重量。那就用你的嘴好了,需要提醒的时候大声的喊声“借过”“看车”都行,个人觉得效果反而更好。

车灯和反光条

车灯和反光条在市区有路灯的路段下用处不大,但是如果你骑行的路段恰巧没有路灯。而且又是在机动车比较多的路上。那就非常必要了。
我本人也经常开车,亲身经历告诉我。如果一个骑自行车的没有任何反光标志,那么司机发现骑车人的距离大概是30米左右,如果车速较快的话,这个距离基本上来不及做有效的反应。
如果骑车人车上、或身上有反光标志,那么在同样条件下,司机发现骑车人的距离大概能扩展到50-100米左右。这个距离基本上可以进行有效的规避。
如果有主动发光车车尾灯的话。那么同样条件下司机发现骑车人的距离至少在100米外。在这个距离,除非司机有意去撞你,那么你应该是相对安全的。

束裤带

对于穿便装长裤骑车的车友来说,束裤带或具有同样功能的小装备(夹子、皮筋等)是必不可少的,可以防止牙盘对裤腿的蹂躏,帮你节省换裤子的钱,同时也能避免裤腿卷到牙盘里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或者摔车。

遵守交通规则和通行信号

    请各位车友遵守交通规则和通行信号。红灯停、绿灯行,这是幼儿园的小朋友都会知道的道理,因为遵守交通规则和通行信号是你最最基本的安全保障。希望各位车友能在生活中身体力行的遵守,这第一是对自身安全的保障,第二是广大车友素质的体现。至于那些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车辆和行人,让我们对他们投去鄙视的目光吧。

阿驹 发表于 2014-9-28 10:45:08

本帖最后由 阿驹 于 2014-9-28 11:07 编辑

被动安全装备


头盔


脑袋无疑是人身体上非常脆弱的一个部位,一旦发生事故。没有保护的头部很容易受到严重的伤害。而且,脑外科手术的价格可都是相当的昂贵。并且很容易留下后遗症。而一顶合格的头盔,可以再事故中给予头部最大的保护。将头部的损伤降到最小。
不要说头盔很贵,我买不起,一顶一百多元的头盔就足以满足安全的需要。况且,比起头盔在事故中能给你带来的保护。这点钱根本就不值得一提。不要把这点钱和你脖子上的那颗脑袋的价值做比较,这不具有可比性。
不要说戴头盔很傻,作为车友来说,头盔是你专业性和责任感的体现。而且能让你显的更cool。记住,只要你骑车,你的头盔就应该戴在头上。不论是郊区的长途骑行还是市内的通勤骑行!记住,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能对别人负责。
亲眼见过不少的事故,因为戴了头盔车友只受了一些轻伤。休息几天就又能恢复正常了,也见过不少事故,如果戴头盔的话并无大碍,但是因为没有戴头盔,头部受到撞击而受重伤乃至丢掉性命的。
记住,骑车只是我们的一个爱好。我们都有关心自己的家人、伴侣、孩子。别因为自己的愚蠢而给他们带来巨大的伤害。你没有任何理由不去戴头盔。如果有别的车友劝你不要戴头盔,如果是我,我绝不会再和这样的车友骑车。
简单讲讲关于头盔。一般来说。一顶百元以上的自行车头盔就可以满足安全的要求。银子富裕的车友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更加高端的头盔。百元以下的头盔劝各位车友就不要考虑的。毕竟一分钱一分货的东西。关键时刻用来保命的东西还是不要在上面太过节省。而且过于廉价的头盔的舒适性往往也不好。影响骑行时的心情。
头盔的佩戴,把头盔戴在头上,头盔的前部的下沿应该和眉毛齐平。看到很多车友的头盔佩戴时都戴的比较高,把额头都露出来了,不正确的佩戴方法会降低头盔的保护效果。头盔戴好后调节头盔的系带,以系好系带后。低头时系带正好能勒紧脖子为适宜的长度。同时调整头盔后部的调节装置。让头盔保持适当的松紧。佩戴头盔的时候一定要系上头盔的系带,不然在发生事故的时候可能会造成头盔脱落,从而失去保护作用!养成只要骑车,就戴头盔的好习惯!


手套


    手套可以再骑行中帮助你吸收手部的汗液,防止因为手掌出汗导致的打滑。增加控车的能力。同时手套掌心部位都会有厚海绵。增加握把的舒适度,降低车把对手掌的压力,缓解手部的疲劳。在发生摔车事故的时候,人往往都会下意识的去用手撑地,这个时候手套可以保护你的手掌不被擦伤。


风镜


骑行过程中,速度往往会比较快。一副风镜可以保证你不会因为风吹而睁不开眼,防止沙尘和小飞虫撞到眼中,防止强烈的阳光刺眼。从而增加骑行的安全性。
风镜建议各位骑友考虑知名品牌的。因为如果质量不合格的风镜。比如在降低环境亮度的同时,如果不能隔离紫外线,那么眼睛的瞳孔在暗光下会打开的比较大。而不能隔离紫外线就会导致我们的眼球反而受到了更多的紫外线的照射。增加未来得白内障的几率。为了心灵的窗户,还是选好点的玻璃来保护它吧。个人一直在用保圣(prosun)的偏光运动眼镜。价格也并不贵。

阿驹 发表于 2014-9-28 10:45:17

本帖最后由 阿驹 于 2014-9-28 11:10 编辑

市区骑行安全

   市区内路况比较复杂,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在路面上穿行,其实并不是一个适合骑行的地方,考虑到还是有很多的车友将骑车作为自己的一种通勤方式。在市区的骑行应该遵守以下几个大的准则,不飙车、控制速度、文明礼让。

关于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


    市区路面上,大部分的情况下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都会有明显的划分。机动车走机动车道,非机动车走非机动车道。非机动车在需要的时候可以短时间占用机动车道,这个在交法里都是有明确的规定的。在发生事故的时候这个往往也是交警进行责任认定的依据。虽然我知道现在非机动车道的情况很恶劣。经常有违章停放的机动车,各种占道,导致本来就不宽的非机动车道几乎都没有空间。但是在这里我还是建议大家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遵守车道划分的规则。不要长时间的在机动车道上骑行。

注意路面情况


市区内路面情况十分复杂,机动车、非机动车、介于两者之间的电动自行车、还有自行车和行人。开车的骑车的也是各式各样的人物,遵守交通规则的、不遵守交通规则的。所以骑车在路上要睁大你的眼睛,不断的观察路面上的情况以及变化。预先做好进行反应的准备,是防止出现事故的关键。
汽车驾驶中有一个术语叫做预见性驾驶,我觉得用在骑行中也非常的合适。叫做预见性骑行,当骑行的时候,观察你的前后左右。我的原则是观察前方用40%的精力、两侧用40%的精力、后方20%的精力。骑行的时候你要有一条想象中的骑行路线。通过观察你要判断路面上的其他车辆、行人的运动轨迹,如果他们的运动轨迹和你的骑行路线会产生交叉或重合。那你就要非常小心,需要及时调整你自己的路线和速度,以避免产生碰撞。还有就是尽量让你的骑行动作也能比较容易的让其他车辆和行人预见。也是保证自己安全的方法。
还有一个原则就是不要认为其他的车辆和行人一定会遵守交通规则,不要把自己的安全寄希望于别人会遵守交通规则上。你一定要认为,路上的车辆和行人随时都有可能违规。你要为他们违规时对自己的影响作出预判断,并做好应对的准备。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证自己的安全。
保证你的视线可以覆盖到你的骑行路线和两侧,你的骑行速度越快,你的视线应该放的越远,越宽。如果你的视线受到了遮挡(如路口的树木、身旁的大车、建筑物等),在不清楚前方路况的情况下。你应该将车速降到很低的范围。观察后再迅速通过。因为你不知道在过这个路口的时候,被身边大车挡住的另外一侧会不会有一辆正在飞驰而过的机动车。这样的情况下。你和对方的视线都受到了遮挡,往往看到情况的时候根本来不及进行有效的处理了。很多事故都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发生的。

小心井盖(圆型井盖、方形排水井盖)


城市路面上的井盖繁多,尤其是在非机动车道上。井盖大致分为两类,一种是圆形井盖。这种井盖大部分为排水、电力、排污、燃气等。还有一种就是非机动车道和便道边上的长方形排水井盖,用来在夏季下雨的时候排除路面积水所用的。
在路面上骑行,尽量不去压到这些井盖。因为你不能保证这些井盖都是牢固且安全可靠的。如果你压上了一个没有盖严的井盖,那基本上会被摔一个狗啃屎,还不包括后面那些躲闪不及的车辆可能对你造成的二次伤害。
方形的排水井盖公路车要更加小心。因为这种井盖的纵向格栅的开孔大小,公路车那23C,20C的车轮很容易被陷进去,造成摔车。

如何通过铁道交叉路口


    对于有些城市中存在一些铁路的平交道口,这种平交道口铁轨和公路往往会成各种角度。在通过这种道口的时候,要注意尽量让车轮和铁轨成90度夹角骑过去。尽量不要小角度的通过。这样车轮很容易在通过铁轨的时候向一旁打滑而摔车。这个原则也同样适用于通过有小的马路牙子或者小的浅沟的路段。

如何变道


变道其实也是很有讲究的一项技巧。如果你需要变道,那么首先要确认你的前方一定范围内没有车辆,变换后车道前方的畅通,然后向变道那一侧回头观察,在回头的过程中,你可以观察到你要变道的侧面的路况和后侧的路况,确认没有其他的车辆会干扰你的变道的情况下,再进行变道。如果一次回头观察你看到有车辆可能对你的变道产生影响,那就先不要变道。重新观察前方路况后再次回头观察确认。这时你对后方的情况就有比较清楚的了解了,如果后方有车辆但你不确认是否会对你变道产生影响的。那么可以向变道方向打一个转弯手势。让后方的车辆有所准备。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证你的安全。
这个方法在非机动车道骑行但要临时借用机动车道时尤为重要。一个是让你可以观察后方是否有机动车。还有就是可以让后方的机动车驾驶员了解到你的变道意图,提前有所准备,保证你的安全。

如何超车


    作为各位骑友,骑行速度肯定快于大部分的普通骑车人,超车成了经常要做的一件事。在超车前,要对被超越车辆的行驶意图做一个预判。确认被超越车辆不会在你超越的过程中突然转向,对你造成威胁。如果不是十分确认的话。也可以在超越前用铃声或喊声提醒一下,让前车知道后方有人要进行超越,从哪侧进行超越。

注意从机动车道变道到非机动车道的公交车、出租车


城市道路中有两种机动车辆是经常会在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间进行变换的。一个是公交车,一个是出租车。
公交车的行为相对比较好预测。它是在要进站的时候从机动车道变换到非机动车道。这个时候如果你正好处在于公交车平行的非机动车道上。那么就会被公交车挤向路边。这个时候如果前方路况允许。而公交车的速度又不是很快,可以发力加速在公交车并进来之前超越公交车。如果不幸你已经处于公交车的后半部分,且前方的路线基本已经被公交车封锁,那么还是老老实实的减速,从右侧或者左侧进行超越吧。
出租车的套路有点像独孤九剑了,无招胜有招,你很难对它的行为进行预测,不过还有有迹可寻的。如果你骑车的时候看到前方路边有人在招手打车的话,那你一定要小心从左侧突然拐过来的出租车。如果你看到前方的出租车已经上完乘客了,你就要小心他将要起步从非机动车道变道到机动车道上。对于拉着乘客的出租车,你还要小心他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突然拐到非机动车道上停车下客。
总之,对于广大车友来说,公交车的威胁不大而且可控,但出租车的威胁就要大很多,所以对于路面上在你威胁范围之内的出租车,一定要提起十二分的小心。

注意停放在非机动车道上的机动车(开门、起步)


非机动车道上经常停放着很多的机动车。这些车辆在停放的时候如果突然打开左侧的车门,或者没有任何指示的情况下起步。也会对车友造成比较大的威胁。虽然司机和乘客有义务在开车门的时候观察后方的路况,注意不对后方车辆行人造成伤害,但是我们前面说过一个原则,我们要假设他人可能会违规,我们要为此留出自己的处理空间。
如果你看到远处一辆机动车开到非机动车道并停车。那你骑车经过那辆机动车的时候就要小心它的车门可能随时都会打开。因此在经过这辆车的时候,你最好和车辆保持一个安全距离。所谓的安全距离就是当车辆的车门完全打开的时候,也不会影响到你的骑行路线。如果没有条件留出这样的安全距离,那么最好减速通过。如果路边停靠的车辆有人在车里面的也要小心车门可能随时会打开。
对于停放在路边的机动车。也要注意观察引擎是否在启动状态,车内是否有人。如果引擎在启动状态或者车内有人的话,那也要注意车辆可能会在不做任何信号的情况下起步并入机动车道。这种情况下请减速通过或者留出足够的避让距离。

注意闯红灯的机动车


    在通过平交路口的时候,首先应当遵守红灯停、绿灯行的通行信号。在到路口的时候,应当减速慢行,观察两侧车辆情况后通过。现在在城市内虽然绝大多数的机动车是会遵守信号灯通行的。但是还是会有极少数的车辆会无视信号。闯红灯。而且目前行人和非机动车的闯红灯情况比较严重。因此在通过平交路口的时候,减速观察两侧有无闯红灯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及行人等。确认路线安全后再快速通过。不给其他不遵守交通法规的人伤害自己的机会。

注意路口转弯的机动车


开过车的人都知道。在路口,最外侧车道都是右转车道,而且除了有单独右转信号灯的路口外,右转的车辆都是不受红绿灯的限制的。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右转的机动车会干扰到直行的非机动车。
车友在通过路口的时候,也要注意在左侧右转弯的车辆,该减速减速,该避让避让。不要和机动车较劲。人家毕竟是铁包肉,咱们是肉包铁。就算到时候是机动车全责,但是受伤后身体受苦的还是咱们车友。

注意横穿马路的行人


    现在行人的交通安全意识相差较大。有的时候很多行人的行为往往很难预测。有站在马路中间打电话的,有突然横穿马路的,有在大马路上遛弯的。因此在骑行的过程中,要注意在马路上游荡的行人,因为真的说不准他什么时候就会突然横穿马路。和他们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另外顺便需要提出的一点就是在骑车的时候要远离老人和小孩,因为他们由于身体的原因自身的保护能力很差。容易受到伤害。而且和老人小孩发生事故会非常的麻烦。我们要远离麻烦。







阿驹 发表于 2014-9-28 10:45:30

本帖最后由 阿驹 于 2014-9-28 11:10 编辑

注意逆行的非机动车


现在很多非机动车的逆行情况十分严重,其中又尤其以电动自行车的危害严重,对于逆行的非机动车。在骑行时一般都能很早的发现。规划好骑行的路线避免和逆行车辆的路线相交。尽量和逆行的非机动车辆保持安全距离。
如果道路较窄,不能在早期就和逆行的车辆保持安全距离,最后和逆行的车辆相对而行到比较近的距离时,双方容易因为向相同的方向躲闪而发生碰撞。我的经验是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需要给逆行的非机动车一个避让的手势,让对方明白他应该向哪边进行避让。而车友们则可向相反的方向避让,从而保证安全。方法就是举起想让对方避让的方向那侧的手臂,伸出一根手指指一下对方,然后手臂向下摆动指一下让对方避让的方向的地面。我用过几次这个方法。在距离较近的情况下,逆行的车辆基本上不会有什么考虑,都会按照你的手势所指的方向进行避让。

小心飞痰


这个注意事项其实严格来讲并不涉及骑行安全问题,但是这个问题确实是相当相当之让人恶心。
很多骑车的人在吐痰的时候并不会看身后有没有人,卡卡—呸一口痰就出来来,如果你这时在他的正后方,那么恭喜你你能感受到前面的吐沫星子。如果你正好不幸在他吐痰的那侧侧后方,这口痰八成会吐到你的车上或身上。足够让你恶心一天的。
对于这样的飞痰,如果发现前面的人在咳痰的时候,一个是减速,和前面的人拉大距离。另外就是迅速用铃声或喊声提醒,从一侧迅速超车。

关于跟骑


跟骑可以节省体力。但是城市道路的路况复杂。原则上不适合进行跟骑。如果在市区一定要跟骑的话,建议不要跟的太紧,最好保持一个轮距的距离,最少不能少于半个轮距的距离。跟骑的过程中不要在前车的正后方。而是要在前车的左侧和右侧,保证自己的视线和方便避让为优先原则。

飙车


    市内骑行请不要飙车,作为大多数的车友来说,你骑车的时间长,车辆也比大部分人要好,飚过了不值得炫耀,万一被人家菜车给办了又会很没面子。而且市内骑行路况复杂,飙车危险大。自己骑自己的。不飙车,不挑逗别人,不接受别人的挑逗。是一个成熟的车友应有的素质。

关于耳机和音乐


    在市区内骑行真的是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如果你戴上了耳机听音乐的话,相当于几乎阻断了你对外界的听觉感受。很可能你会听不到其他车辆的鸣笛,或者正在超越你的其他车辆的声音。从而影响你对周边骑行环境的判断。从而提升自己的危险系数。强烈建议各位车友不要在骑车的时候戴耳机听音乐。

小心风筝


在市区内一些相对开阔的地方。会有很多放风筝的人,骑车经过这些地区的时候要小心可能横在路上的风筝线,风筝线往往都很细。一般非常不易被发觉。而当你骑车高速撞到风筝线时,这些平时看起来没有任何伤害的细线,此时就会变成一把把锋利的匕首,将你割伤,简直就和隐形杀手一样。看到过曾经有车友的油碟的刹车油管被风筝线隔断!而且曾有也有骑摩托的被风筝线隔断颈动脉的例子!
经过这些路段的时候,请减速慢行,因为风筝线的杀伤力是和你撞上它时的速度成正比的!

小心路面冰雪


    北方的冬天都会有几场雪,雪后往往路面会变的非常的滑。不利于骑车出行。这种天气建议大家就先暂时放弃骑行吧。尤其是公路车还是老老实实的在家休息吧。山地车在这种冰雪路面如果骑行的话。降低胎压,以增加车轮和路面的摩擦力。另外不要急加速和急刹车。避免车轮抱死。

阿驹 发表于 2014-9-28 10:46:32

本帖最后由 阿驹 于 2014-9-28 11:11 编辑

郊区骑行安全

郊区骑行往往距离远、时间长,郊区的公路往往没有明显的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的分界线,虽然机动车比市区少很多,但车速都较快,因此在郊区骑行的时候的注意事项和市区是有较大的不同的。

如何编队


    编队骑行可以帮助跟骑的车友节省体力,而且也可以提高队伍的整体骑行速度。现有的研究得出的结论。跟骑的车友要比领骑的车友节省20%左右的体力。但是编队骑行对队伍整体车友素质的要求更高,不然很容易造成连锁的事故。

领骑


编队骑行中对领骑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这点不仅体现在领骑要比跟骑的车友多付出的体力,而且体现在领骑者对路线的选择和速度的控制上。因为在编队骑行中。由于后方跟骑的车友视线受到前方车友的阻挡,不能及时发现前方路面上的障碍物和车辆行人。因此领骑对路线的选择和速度的掌控就变得极为重要。
领骑者应该是经验丰富的车友,骑行风格也应该是稳健型的。在郊区路况允许的情况下,进行编队的时候先由领骑者发出领骑的手势,跟骑的车友看到领骑手势后依次加入到队伍中。领骑者应该保持队伍的速度能被队伍所有的人接受。这里要照顾体力不好的车友。在领骑过程中,保持对前方路况的观察和判断,视线要放的远一些。遇到前方有障碍物需要躲避的情况下。要提前进行变线,变线动作要柔和,切忌在快接近障碍物的时候突然变线或紧急刹车。变线的同时用障碍指示手势提醒后边跟骑的车友障碍物的位置。遇到需要减速通过的路段时,应提前发出减速手势。当路况不再适合编队骑行的时候,应及时发出解散队伍的手势。
可以说一只编队骑行的车队的领骑者需要为编队内的所有成员的安全负责。因此领骑的时候要时刻的提醒自己。你身后还有一群信任你的车友,而你也要为他们的安全负责。
因为领骑的车友体力消耗较大。因此一只队伍中的领骑也是经常更换的,以便让领骑者能得到休息。领骑更换通常分为领骑主动脱离队伍和被新的领骑替代两种方式。如果是领骑主动脱离队伍的话,脱离队伍前发出脱离队伍手势。然后从队伍左侧脱离,从队尾重新加入队伍。

加入编队


加入编队的车友应该从队伍尾部加入队伍,并让前方的骑友知道你的加入,可以说一声“我在后面”,这样前面的骑友在骑行的过程中就会照顾到后面的骑友,包括不紧急刹车和将骑行手势传递到后面。如果编队的时候前面的队员并不是你特别了解和熟悉的队友,建议编队跟骑的时候保持适当的距离,不要跟的太紧,最好保持半个轮距以上的距离,另外也不要跟在前面车友的正后方,适当的偏左或者偏右一些。这样视线会好一些,便于观察前方路况,也便于在发生紧急情况的时候向一侧躲闪。

转向


    编队骑行的时候,前方遇到转弯的时候,领骑应该提前打出转向手势向后面跟骑的车友示意,之后进行转向,入弯之前如果是可以观察到弯道后面路况的弯道,可以快速通过。如果弯道较急,同时有障碍物遮挡视线无法观察到弯道后面路况的弯道,建议先暂时解散编队分别通过。

脱离编队


    如果你是编队中最后一名车友,那么脱离编队比较简单。直接减速脱离就可以了。如果处于领骑位置或者队伍中央,要脱离编队的时候,应该先发出脱离编队手势,示意你会从队伍的左侧或者右侧脱离编队,然后脱离编队,减速到队尾或者加速替换领骑位置。

骑行手势


因为编队骑行的时候后方跟骑的车友视线受到前方车友身体的遮挡,不能很好的判断前方的路况,因此作为领骑者,就需要充当后方跟骑车友的眼睛,把所要做的动作及路面的情况及时的通过骑行手势传达给后面跟骑的车友,让跟骑的车友能够及时的了解到前方的路况情况,能够提前做出准备,避免因视线不好所可能带来的危险。
如果编队骑行的车友较多(超过三人),那领骑发出的骑行手势也会被领骑身后的跟骑者所遮挡,为了保证整个编队中的所有车友都能看到领骑所发出的手势,在领骑发出相应手势后,后方看到手势的跟骑车友应及时的重复领骑的手势,依次类推,直到手势依次传递到队尾。准确的骑行手势及手势的传递对于整个的骑行队伍的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转弯


    转弯手势是将转弯方向的手向身体一侧伸出,手掌平伸,掌心向下,与地面平行,保持2秒钟让后面的车友看到。

减速


    减速手势是将手掌举过肩头,手掌平伸,指尖指向天空,手心向前,保持2秒钟让后面的车友看到。

停车


    停车手势是将手握拳举过肩头,拳心向前,保持2秒钟让后面的车友看到。编队解散,大家分别停车。

障碍指示


    领骑看到前方路面有障碍的时候,如坑洼、石块、水洼、沙土等需要避让的时候,需要在提前规划好骑行路线的同时,用障碍物所在一侧的手向下斜向伸出45度,用食指指向地面,示意后面跟骑的车友注意避让在这一侧的障碍物。

示意跟骑


    在进入路况良好的路段可以进行编队骑行的时候,或队伍解散后需要再次编队骑行的时候,由领骑者发出跟骑手势,示意其他车友进入编队跟骑。跟骑手势为领骑者伸出左手或者右手,拍自己腰部三次,其他车友看到这个信号后就可加入进行跟骑。

脱离编队


在编队骑行的过程中,除了队尾最后一名跟骑者脱离队伍的时候不需要做脱离编队的手势,其他骑行者在脱离编队前,都需要发出脱离编队的手势,让后面的跟骑车友了解到你要脱离编队,然后才能进行脱离动作。
脱离编队手势为伸出你希望脱离编队侧的手臂(如你希望从队伍左侧脱离编队,则伸出你的左臂,右侧反之),大臂平伸、小臂和手掌垂直于地面,前后摆动三次,之后就可以从该侧进行编队的脱离。
脱离编队手势不需要后方跟骑者进行传递,后方的跟骑车友在前方车友脱离编队后,填补留下的编队空挡。

路线规划


郊区骑行的路线一般距离都较长,离市内距离较远,做为单飞的骑友及活动的组织者来说,应该在活动前提前计划好骑行的路线。
如果是召集骑友进行的集体活动。领队应该选择较为成熟的路线,同时考虑好活动参加者的体力差距,适当的分为前队后队,同时设立好收队,保证参加活动的队友不落单,不迷路。不宜选择难度较大的路线作为公开活动的路线。
对于开发新的线路,公路路线如果难度较小,可以进行公开活动的组织,但是如果难度较大,比较适合单飞,或者约几个较为熟悉,体力相当的车友活动,不适合进行公开的活动召集。如果是山地越野路线,探路性质的活动只适合体力相当熟悉的车友同行,不适合单飞,更不适合进行公开的活动召集。
公路路线的特点是沿公路进行,途中补给点较多,补给和休息都很容易找到地方,中途如果出现意外状况,比较容易通过汽车的手段进行快速的转移,而且基本上全线都会有手机信号的覆盖。比较容易进行联络。总体上危险性较小。
山地越野路线在越野路段,往往没有补给点,需要提前规划好补给的携带量,越野路段难度大,危险程度也大,很容易发生摔车等情况,需要提前做好防护,最好携带简单的外伤处理装备。有的越野路段没有手机信号,也不方便进行对外的联络。在这种路线上出现意外状况,转移难度较大。


郊区路上的机动车


郊区路段往往路况好,风景好,车也少。大家在这个时候往往容易忽视机动车。而郊区的机动车对车友的威胁往往更大,郊区路况好,往往机动车的速度都较快。因此也具有更高的危险性。在郊区路况骑行的时候,不要过于贴近路基,最好骑行在距离路基有1-2米的距离上。这样的位置后方机动车在通过的时候要稍微占用对方车道,因此会减速通过,相对能保证安全。如果需要避让的时候,右侧留出来的缓冲距离还可以作为紧急情况下避险的空间。
还有就是在骑行过程中,任何情况下不要逆行进入对向的车道!尤其是在弯路的情况下!




阿驹 发表于 2014-9-28 11:12:20

爬坡及注意事项


    爬坡作为郊区骑行的一大乐趣,速度慢,相对危险性小。爬坡的时候需要注意不要逆行进入对向的机动车道,注意有的时候对向下坡的机动车会占用逆行车道,因此在通过弯道的时候不要离道路中心线太近。以免发生危险。
下坡及注意事项
爬坡也是非常公平的,你爬多少坡,就能享受多少的下坡。很多车友在这个时候都会放松警惕。而且是下坡却是整个骑行路线中最为危险的部分。尤其对于刚刚入行不久的新人来说,并不了解自己控车的能力,大部分的危险及事故都是出现在下坡阶段。而且下坡的时候速度较快,往往这时出现危险往往都会造成较为严重的伤害。
大部分的下坡路线都为山路,往往弯道多,急弯也多,弯道处的视线也会受到山体或者树木的遮挡,而且大部分的骑行路线往往也都是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混行的公路,因此在下山的时候应打起12分的注意力。
放坡固然很爽,但是要注意遵守以下几个原则,
严格在自己的车道上骑行,绝对不能超越道路中间的黄线跑到对向的逆行,因为你不知道在弯道后面等你的是不是一辆正在上坡的车。
控制自己放坡的速度,尤其是在将要入弯前,一定要将速度减到安全速度,这个安全速度根据控车能力的不同而不同,控车能力强的人可以以更快的速度安全过弯。对于没有放坡经验的骑友,笔者的建议是在入弯前将速度控制到20km/h以下,这个速度基本上就算最急的弯道肯定也能安全通过。过弯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的进行制动。但是千万不可以抱死车轮,否则就等着摔车吧。
在放坡的时候,也要集中注意力观察路面的情况,遇到路面有积水、沙土、碎石的情况,应减速通过。这些东西都会降低你车路和路面的摩擦力。尤其是在过弯的时候要更加的小心。
下坡的时候严禁编队。如果是带新人的活动。组织者应该让经验丰富的老手作为放坡时的领队,让新人与老人保持至少10个车距的距离,依次放坡,放坡的过程中,老手要控制好车速在30km/h之下,新人则绝对不允许超越领队。以保证整个队伍的速度。避免新手盲目放坡造成危险。

防晒


夏天是户外骑行的黄金季节,风景优美,车友们可以穿上花花绿绿的骑行服出来自由的骑行和呼吸新鲜的空气。户外的骑行活动一般持续的时间较长,通常都会在4个小时以上。面对夏天炎炎的烈日。各位车友需要做好防晒工作。这个不是为了臭美,而是为了防止皮肤长时间的暴露在烈日下被紫外线晒伤,免受晒伤之苦,同时也降低得皮肤癌的几率。
现在市售的任何一款防晒产品都可以很好的胜任这项工作,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去选择。户外活动建议选择SPF指数在30以上的产品。


补水


在夏天进行骑行活动的时候,出汗量是非常惊人的,为了防止在连续的骑行中产生脱水的危险,活动中水份的及时补充是非常重要的。骑行中适宜采用勤喝少喝的方式进行补水,每10分钟左右喝一次水,一次50-100ml左右,这样的方式进行补水可以较快的补充身体所需要的水份,同时也避免每次喝入太多的水给身体带来负担。
为了方便进行这种多次的补水,专用的运动水壶是必须的配备。带有运动嘴的水壶方便在车友需要的时候随时从水壶架上取下来进行补水。而普通的铝合金水壶或者饮料瓶都不适合在骑行中进行补水,所以不推荐大家使用。农夫山泉和雀巢都有专门针对自行车水壶架设计的带运动嘴的矿泉水。是非常不错的选择,每次出门带上,水也有了,水壶也有了,当一次活动结束后还可以直接丢掉,免去了刷水壶的麻烦。
在途中进行补水的时候,可以建议大家购买运动饮料,运动饮料的配置是按照等渗溶液进行的配比,可以更快的被身体所吸收,同时补充因为出汗而流失的电解质,运动饮料也还能为身体提供一些额外的能量,同时口感也更好,有利于补水。目前国内真正算是运动饮料的只有百事公司的佳得乐和宝矿力水特这两款产品。个人更加倾向于佳得乐。因为百事的品牌效应,加上佳得乐在国外也已经有非常悠久的历史,而且口味的选择更多,相对宝矿力水特也更加经济实惠。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
研究表明,当身体的失水量达到体重的2%的时候,运动能力就会受到影响并且开始下降。
不要一次喝大量的白水或茶,运动中一次饮用大量的白水和茶的话,会导致血液稀释,破坏体内的电解质平衡,导致出汗加剧,损失更多的电解质。从而陷入一个恶性循环。电解质平衡被破坏后,很容易引起抽筋。严重的甚至会有休克或死亡的风险。
果汁及饮料浓度较高,渗透压也高,会导致在胃内的滞留时间延长,从而降低肠道的吸收速度,因此补水效果并不好。碳酸饮料也有同样的问题,而且碳酸饮料还会带来另一个问题,就是二氧化碳会造成胃胀,从而让身体感觉不适,影响运动能力。同时碳酸饮料的酸性会影响身体对乳酸的代谢,从而延长身体恢复的周期。


小心中暑


在炎热的夏日进行活动要小心中暑,中暑是在暑热天气、湿度大以及无风的环境条件下,主要表现以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丧失过多为特征的疾病。如果在运动中出现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这些症状的时候,就要小心。此时应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和盐分,也可往身上洒一些清水帮助降温。
各位车友如果在骑行过程中发现以上的症状,建议立刻找阴凉的地方进行休息。不要过于勉强。如果是结队出行,领队则要照顾整体队伍的速度和强度。如果发现有队员体力不支并出现以上症状的时候,绝对不要在让队员强行前进。绝对不要为了完成所谓的线路穿越,而不顾及队员的体力及身体状况。
骑行的过程中,如果感觉到过于炎热,可以采用往身上浇水的方法辅助降温。当然,如果实在太热了还是找个地方休息休息。等稍微凉快些再出发吧。毕竟我们骑行是为了健康,而不是要玩命的。


能量的补充


骑行作为有氧运动,对能量的消耗是巨大的。而目前各位车友的骑行活动往往都会持续一整天,能量的补充也就变的非常的重要,它决定了你在一天的运动中的表现。
如果是高强度的骑行活动,仅靠一日三餐是无法满足身体的需求的。因此在骑行的过程中你需要有合适的食物进行连续的能量补充。
三餐间的能量补充应以利于身体吸收、高热量的食品为主。目前市面上比较容易买到的能量补充食品就是【士力架】,价格也比较实惠。但个人并不太喜欢士力架,它的口感太粘,而且非常的甜,感觉有点让人难以下咽。而且吃过后需要喝比较多的水。口味因人而异,我看有些车友还是很喜欢士力架的,看在士力架这么实惠的份上,还是作为主要的餐间能量补充食品推荐。其他的能量食品就看大家喜欢了,比如GU的能量胶,个人比较喜欢它的口感,不过价格不便宜,如果作为日常的能量补充食品就有点小奢侈了。
烧饼、牛肉干、火腿肠这类的食品不太适合作为餐间的补充食品,这类食品虽然能提供饱足感,但是胃排空的速度很慢,而且其消化过程较为缓慢,很难及时的为身体提供所急需的糖元。而且吃多了还会引起胃胀的感觉,让人不适。
关于运动能量的补充只是作为抛砖引玉,在竞技运动中这是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来进行研究的,感兴趣的车友可以找一些相关的资料来学习。简单来说,就是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别被高强度的运动饿坏了。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自行车安全骑行手册(aju原创,征集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