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苗车友 发表于 2015-11-7 18:09:40

银杏林下灶台鹅

银杏林下灶台鹅 参加俱乐部骑行活动,认识和接触了很多热爱骑行的人有的日行千里,自己独往独来,有的每日耕耘,有每日重复同一路线,如妙峰山,戒台寺,慈悲峪,香山防火道都能遇上这样每日考勤的人。有的热衷于长途骑行,川藏公路,不仅318还有什么丙查线,尼泊尔,缅甸,越南,海南岛,漠河,从南到北,从西到东。有的置身于自行车的竞赛里,就像爱好跑步三铁的人一样,总是到处参加各种比赛,有官方的非官方的各地的有关单车的比赛。有的热衷于自行车事业,组织各种自行车活动,丰富多彩的自行车活动,吸引了不断增加的自行车爱好者。我是偶然到自行车队伍里来的,通过一段时间的骑行,对自己有了很好的定位,那就是自己是市内单日游低强度休闲旅游自行车爱好者,而且没有自己独立骑行能力,依附于自行车俱乐部,群体的活动,从中找到合适的活动选择参加。如果一时没有合适的活动,自己也偶尔会和同伴选择比较弱的路线玩一下。秋去冬来的季节,选择了一个银杏林灶台鹅的活动银杏树的果实俗称白果,因此银杏又名白果树。银杏树生长较慢,寿命极长,自然条件下从栽种到结银杏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结果,因此又有人把它称作"公孙树",有"公种而孙得食"的含义,是树中的老寿星,具有观赏,经济,药用价值。我上学的时候,学的植物课,基本都忘光了,这银杏的印象,还是在参加工作时间不久,和同学同事们就伴到鹫峰去登山,山上有一颗古老的银杏树,对树没有太大兴趣,倒是树叶落了满地,那时候鹫峰不是开放的公园,也没有人打扫,我们躺在落满厚厚树叶的地上,好像睡在席梦思床上,厚厚的温暖的感觉。看叶子也很独特,像个扇子一样,很有特点和韵味。这是我对银杏树的第一印象。我的生活家门校门到家门单位门,在部队里,就是营房拉练机场,要么就是运动来了,去唐山地震现场,去保定武斗收缴枪支弹药,这些和文化娱乐活动貌似不沾边,不知是退休前还是退休后,附庸风雅,照相采风,风景照,人物照,貌似不拿个相机就没有文艺范,就是玩儿也要拿出在某国某地的照片,相机进入我的退休生活,但是实在不是摄影爱好者,没有起早贪黑的兴趣和执照。当伙伴们说起到某地照相的时候,我也是偶然的体验一下,这银杏林估计再吃不饱穿不暖的时候,没有人想起它,现在,生活富裕了,文化生活丰富了,这满树的要掉的黄叶子居然也成了风景,要说这人们也是闲的,以前去香山就知道有香山红叶有名这事儿,但是和我们百姓没有啥关系,是文人墨客,李白杜甫这些闲人的事儿,现在骑行了,和这些闲人的生活有些接近了。当然,吸引人的不仅是银杏树,关键是灶台鹅,灶台鱼吃了多少回,够不够的了,灶台鹅还真是没吃过,鹅和天鹅是不是一回事,我也不知道,是不是会飞就算天鹅,灶台鹅估计不是天鹅,因为会飞一定很瘦,就像骑友,骑得很快的一定是瘦子,要是天鹅灶台鹅吃不起了,应该是像养北京鸭那样养鹅,才能上膘,才能很多人吃一锅,还吃不完。灶台鹅的地方不远,在昌平,银杏林在昌平南邵,这都不远的活动,溜溜腿,吃的香,吃完溜达溜达回家,天色也不会太晚,所以一路上我们净是休息,为嘛呢,不到点儿,太早了,只能路上耗着点儿。不过实话实话,再耗着也是骑行,还是快的时候一身汗,吃饭是香了,不过体力输出也多了。灶台鹅头回吃,吃着还挺香,人家宣传说灶台鹅是散养的优良品种,我看其实瞎掰,不像灶台鱼,还能看看鱼的大小,这灶台鹅放在锅里,已经是半熟的了,也是呀,如果真是现炖,恐怕没等熟我们就不耐烦了。鱼肉当然好熟了。
锅里还有土豆,扁豆,好像大杂烩,爱吃什么捞什么,大家还喜剧性的数一数鹅有几条腿,结果每个锅里的鹅不是一只,好像有四条腿,但是一个鹅头,两个翅膀,反正是对不上。要想解释清楚鹅头和鹅腿的配比估计还得问老板。有一位骑友,今年61岁,吃饭的时候只要了没下锅的两块豆腐,没怎么下筷子,他说不习惯中午吃饭,只习惯上午晚上两顿饭,想起上次千灵山的时候没看见他忌口呀,有的骑友赶紧把桌子不灶台上的凉菜向他推过去,还给他要了炒饼,想再给他炒个菜,被他拒绝了,看来是个随和又不愿意给大家添麻烦的人,结账的时候,和大家一样,按平均数交钱。过后我们路上聊天谈起他,想起来了估计是个回民,吃烤羊腿没关系,吃灶台鹅不下筷子,说明不吃荤腥,只吃牛羊肉,下次一定注意下,不要让人家吃亏。等到我们到银杏林的时候,傻眼了,路上全是车,堵得严严实实,这银杏林这么火呀,这银杏林在河边上,两边的车都插死了,自行车也过不去,好不容易,见缝插针,挪到了哪里,其实就是路上堵,到林子里还是很宽松的,看来入口密度大,就好像早晨的公园门口,一大拨人等着开门,开门后,蜂拥而入,到里面一撒开,什么人也看不见了,里面唱歌的凑一群,跳舞的凑一帮,打太极的排成队,遛弯的,拍巴掌的,各干各的。我们到了银杏林里面,大家都感觉不如以前的好,叶子稀拉拉的,颜色也不是很黄,倒是在网上看到有的一比摇晃树枝,一边拍照,照的树叶纷纷落下的镜头,都这样拍的话,估计要几次树叶就被游人催促的早点入冬了。还好我们一大目标是灶台鹅,拍银杏林要求也不高,是黄的就行,有黄的就行,所以,大家高高兴兴的拍照,或坐或卧,有位年轻女骑友为大家跳跃,大家抓拍的很起劲,溜达一阵,想到的该摆拍的动作拍完了,在相互找找骑友们在约定的时间集合,拍合影,迎着夕阳踏上回程。又一次轻松愉快美食美景的骑行享受

旺苗车友 发表于 2015-11-7 18:10:45

本帖最后由 旺苗车友 于 2015-11-7 18:12 编辑

看图说话观赏银杏林品尝灶台鹅跃起的步履显然腿脚不灵便西关环岛李自成在那里日日夜夜我给你们唱歌吧不好从大庆骑过来的姐姐车蹭碟不唱歌了,先修车大鹅岛到了竹楼建筑傣族风格这可不像灶台鱼现杀现做,这鹅显然已经加工过了

旺苗车友 发表于 2015-11-7 18:13:27

上面还要放上豆腐嘛的我们来的太早,竹楼里空空荡荡点火了,咱们水还不开呢,这是灶火,得慢慢上火盖上锅盖,先喝点酸梅汤锅开了,下个程序是贴饼子农家乐的服务生带着手套把饼子贴在紧挨着水皮的锅沿上不一会儿,热气腾腾的贴饼子熟了,就着鹅土豆豆腐叶菜凉菜炒饼猛搓肚子吃得滚瓜溜圆,结账,百元大钞这零钱找不开呀吃完了该回去了吧,什么呀,银杏林还没看呢我们的自行车就在竹楼的窗根下,吃饭时候看的到

旺苗车友 发表于 2015-11-7 18:14:52

路上大家叨唠,看什么银杏林,路上的叶子也黄的差不多了一路上果然是秋色相伴休息的时候,路边的树叶就像枯草的颜色真到了银杏林,反而有点失望和去年比,叶子稀稀拉拉的,是不是游人太多,都给晃悠光了而且叶子的变黄率也不是很高看看加工过后的,可是有点假前边再加个叶子,还是不够味儿还是实打实的看真颜色吧秋风下的黄叶,象征着天气节气的变化,就要进入冬季了

旺苗车友 发表于 2015-11-7 18:16:17

黄色给人丰收的感觉,可是黄叶却是凋零的标志黄色树叶不管如何,游人还是真不少树林里的一个路口,放着建筑用的空心砖,看来是不愿意汽车的闯入可是这位吉普车的还是鸣喇叭,我们让开后,它就加足马力冲过去了没有了汽车,只剩下烤烟颜色的树木坐在铺满树叶的地上,完全没有了儿时的感觉有骑友想起把车挂树上拿着相机四处照相稀疏的叶子轻轻的风,估计再晚来,叶子就掉光了落日的余晖照在地上拉着长长的影子

旺苗车友 发表于 2015-11-7 18:17:51

骑友们,在这银杏林立转悠,拍照,休息消磨时光照相,谁来充当模特哥两好,背靠背手机摄影师们排成队骑友陆续来聚会银杏单车和夕阳手扶单车来留影,好像魔术车升空车升空我们要来人升空应该这样,手脚齐飞看看是不是很帅,像飞鹰展翅

旺苗车友 发表于 2015-11-7 18:19:25

我来个鹞子翻身,好靓鲤鱼打挺小商户们也看到商机,小买卖做的好热闹有人的地方就有市场鸣金收兵我们今天还缺个合影我们等着你们商量好了指派就行了我们这样这样如此一般这片叶子黄的好看,就是它了,当背景站好了看镜头,咔嚓

旺苗车友 发表于 2015-11-7 18:20:41

再来一下我们今天就到这儿了返程走的是南丰路一马平川一路无话吃了灶台鹅,拍了银杏林,收获满满

爬山达人 发表于 2015-11-7 19:02:00

喜欢这样的骑行方式!

化石 发表于 2015-11-7 19:02:50

赞。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银杏林下灶台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