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两位大侠历史性的拥抱及张树桥搭车35公里之我见

2013-5-11 20:32| 发布者: 天下独行| 查看: 332| 评论: 24|原作者: 豪客

分享到:
摘要: 打劫丁涛的,真是不长眼,这下子丢人丢到家了。不过丁涛的狗缘貌似不怎么样,两次挑战都被狗咬。而且两次都爆胎,哈哈……上次挑战好像是在“如美”(还是“登巴”?)附近爆胎的。 对于张树桥搭车之我见 归根结底 ...
打劫丁涛的,真是不长眼,这下子丢人丢到家了。不过丁涛的狗缘貌似不怎么样,两次挑战都被狗咬。而且两次都爆胎,哈哈……上次挑战好像是在“如美”(还是“登巴”?)附近爆胎的。

对于张树桥搭车之我见
归根结底,是对路况不熟。张树桥是第二次走川藏,缺点经验,丁涛则是第11次走了,经验丰富,到红龙乡之前,发现路况过于恶劣,就早点投宿,从而避开了这次危险。而张树桥不熟悉路况,错过了宿头,在这种情况下,搭车是唯一的选择。有人说:原地休息不行吗?请注意:当时是深夜,风雪交加,加上高原氧气稀薄,如果原地休息,车里很冷,要是燃料耗尽天还没亮,那就真的不只是害了张树桥一个人了,后援车上的其他人都要跟着倒霉。

提前发现危险并合理地避开,这是丁涛的厉害之处,不愧是走了11次川藏的,经验确实比张树桥丰富。设想一下,如果丁涛也错过了宿头,没有投宿,会怎么样?谢天谢地,假设的情况没有发生,两位大侠都平安。

从一个挑战者的角度出发,搭车无疑是个遗憾,但是生命重于一切。张树桥只是第2次挑战,将来还有很多机会。丁涛的前几次挑战,也没有象现在这样完美,要允许车手有个成长的过程。如果因为搭了30公里车就说张树桥这样那样,这显然是过于苛刻了。相反,我倒是很钦佩他。有时候,放弃也是需要勇气的。一味的好战而置后果于不顾,未必就是智者。而激流能勇退,则让人更是肃然起敬——不管是为了自己的安全,还是为了后援车上其他朋友的安全。

从另一个角度,张树桥这次明显比上次强大。上次在理塘这段路,膝伤复发,无法继续前进。而这次,是因为客观原因过于恶劣而被迫搭车,已经比上次强大了许多了。

丁涛,好样的!张树桥,也是好样的!两人在理塘的历史性的拥抱,将永久地载入川藏挑战的史册中。在此,让咱们一起来为两位大侠祈福!祝愿他们一路平安!


该贴已经同步到 豪客的微博
 已同步至 天下独行的微博
6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6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湍河人 2013-5-11 09:57
支持围观下…
引用 肉山 2013-5-11 10:10
没图呢怎么
引用 明前茶 2013-5-11 10:21
学习了
引用 怪山风 2013-5-11 10:36
{:soso_e179:}
引用 化石 2013-5-11 11:12
{:soso_e179:}
引用 细致看风景 2013-5-11 11:33
{:soso_e179:}{:soso_e179:}
引用 同乡 2013-5-11 12:06
3410163[1].gif
引用 答案 2013-5-11 12:34
{:soso_e179:}
引用 湍河人 2013-5-11 13:16
豪大有一处问题,那就是张树桥被搭车是近40公里,不是30公里,也不是35公里,把数据整清楚对以后分析判断更可有效掌握实际情况…
引用 阿曼 2013-5-11 15:42
赞同豪大观点,挑战自我无需莽夫,敬畏自然敬重生命,理性骑行安享快乐!
引用 豪客 2013-5-11 21:41
湍河人 发表于 2013-5-11 13:16
豪大有一处问题,那就是张树桥被搭车是近40公里,不是30公里,也不是35公里,把数据整清楚对以后分析判断更 ...

我得到的消息是35公里,从微博上获悉的。如果有更精确的数据,欢迎提供……

不过我觉得,无论是35公里,还是40公里,张树桥都是好样的。这次挑战虽然留下了遗憾,但在不可抗力面前,果断地放弃,也是一种勇气,您说是吧?张树桥主要是缺经验,错过宿头,导致留下遗憾。

相信张树桥的第3次、第4次、第N次挑战会更完美。让咱们以宽容的心态来欣赏张树桥的壮举。
引用 湍河人 2013-5-11 22:26
数据要整理清楚这对以后的分析判断提供预期的可靠估量…
引用 孤灯 2013-5-11 23:06
豪大分析有理。至于近多少公里,不是主要问题,不影响老张壮举。
引用 成长 2013-5-11 23:39
向张树桥的挑战精神学习,{:soso_e179:}人就得有挑战权威或冠军的精神,这样体育竞技的记录才能被不断的刷新,这也是奥运精神的一种体现,虽败犹荣。
引用 成长 2013-5-11 23:45
本帖最后由 成长 于 2013-5-11 23:47 编辑
湍河人 发表于 2013-5-11 13:16
豪大有一处问题,那就是张树桥被搭车是近40公里,不是30公里,也不是35公里,把数据整清楚对以后分析判断更 ...

30公里、40公里都不重要,不要在这个具体数字上过于较真,这只是大约公里的数据。人身安全最重要,毕竟车友不是去赌命的,我们要大度的向张树桥先生那种敢于挑战强人的精神学习和敬礼。
引用 湍河人 2013-5-12 12:11
http://www.fengyunbike.com/thread-24153-1-1.html
大家可以去前面听下丁涛和张树桥的视频中的对话,两位好汉相遇同行交流那么湍河人必须要把这个时刻记录下来让大家看看听听…湍河人总是在关键时刻都会出手而且不会落下任何事情…湍河人一直就是这样做的…这么显眼的都放了一天有人找不到…
引用 唐朝 2013-5-12 14:11
从一个挑战者的角度出发,搭车无疑是个遗憾
引用 唐朝 2013-5-12 14:19
从一个挑战者的角度出发,搭车无疑是个遗憾
引用 远去 2013-5-13 11:52
“放弃也是需要勇气的”说的太好了,真心没必要玩命,青山在 人未老,以后有的是机会,这种高难度的挑战,实力自是一方面,经验和运气也是相当重要的

查看全部评论(24)

相关分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