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亲,以车会友,扩大圈子。注册一下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
6月21号,星期六,又是潭柘寺。
本想走北线经居庸关去八达岭的,因为要给同事送个文件需途经八宝山,于是改向潭柘寺。以前去潭柘寺都是8点军博集合,这次竟要求8点首钢集合,也忒早了点,恰逢21号正好夏至,白天时间最长,晚上时间最短,也就是说一年中这天太阳升起的时间最早,不是这个理由还真不好接受。照例5点半起床,收拾,早餐,然后一路奔袭。记得最开始骑车的时候,平路习惯2*6的齿比,后来觉得有些轻松,就升级为2*7,如果采用踏频80的话,总能以25的速度巡航。速度是起来了,但不能说2*7就比2*6好,因为用力的蹬踏可能导致不良的习惯,如我的骑行坐姿频频得到高手的指点。换种思路,继续2*6,提高踏频,平路一样也可以保持25的速度。
潭柘寺线路强度不高,参加的人很多,具体人数没统计,大概接近30,里面有很多熟悉的面孔,也有一些新人。考虑到人多,时间也早,前往潭柘寺的路上没有编队,就这样一直骑行到环岛准备上坡的地方,从家到这不算中途休息时间一共骑行100分钟,比妙峰山牌坊少20分钟。接下来的6km上坡,今天状态明显比上周东大高好很多,开始的1km缓坡用20的速度,坡度变大后把齿比切换到2*3,偶尔降到2*2,一路以80+的踏频蹬上去。在离戒台寺岔路口还有500米处,号号居然开始下坡准备再爬一次,太强了,直接伸出左手,紧握拳头,竖起拇指,然后旋转180,将这个手势送给他。到达岔路口后看时间,花了不到23分钟,只比上次早了一分钟。这次的天气不错,太阳没有上次大,没有一点虚脱感,综合起来跟上次还是差不多,感觉也没好哪去。
休息,等后续部队,然后开始下坡到潭柘寺。今天比较在意踏频,即使是潭柘寺前的4km小坡,也宁可牺牲速度来保持80以上的踏频。尽管有公路强人分奔而去,不用理会,更不需要跟,保持匀速踏频,均衡用力,再加上一路的等等停停,全程没有怎么疲劳的感觉。反爬到戒台寺岔路口时,考虑时间还早,顺道继续往上骑行1km到戒台寺,到了停车场没有发现有车友,不加停顿又直接放下来。
回程中在门头沟城区找馆子吃饭,吃饭前找个士多店买了20个冰棍,重温了一下上次江水请客吃冰棍的冰凉感觉,还是一个字:爽!吃完饭后总觉有些遗憾,原来没有吃到西瓜,于是一路回城一路找西瓜,还是江水熟悉行情,在首钢东门不远处过马路就有个市场,远远的看到买西瓜的身影。集体奔过去,四个大西瓜果腹嚢中,然后满意而归。
可能是西瓜吃的太饱,队伍的速度不快,我练踏频,一练起来速度也就上来了.城里的车到底是多,即使是自行车道上也停满了小车,有些地方不得不穿穿绕饶。左边有辆军车超过我后在前方的行车道慢慢开始减速,貌似要靠边停车的样子,旁边正好停着一辆小车,这中间的空隙正好可以穿过,考虑到等他靠边停车我就得停下来,还不如减速穿过去。那想马上要骑到车头时军车的车门突然打开,都来不急紧急刹车,整个人直接撞上半开的车门,人车右倒靠在右边的小车上,骑行眼镜脱离头部掉在地上,左肩膀顶在车门还真是有些疼,又碰事了,哎。下车的少校军官自知理亏,建议去医院看一下,我想着疼虽然有些疼,但也只是皮外伤,去医院也没啥看头,再说咱也有医保,免得麻烦,也就没有追究。
今年骑车都发生了三次事故,一次是3月1号潭柘寺下坡转弯时跟一奥迪接触了一下,一次是5月25号去潭柘寺的路上因为前路突然插入一骑车父子,减速不及时跟前面已经减速的原野前轮碰后轮,平衡没掌握好导致摔车。加上这次,三次发生事故居然都是去潭柘寺,可怜我也只去了三次潭柘寺呀,难道是?
因为专注于练习踏频,这次骑行的平均踏频是82,历次最高。考虑到市区频繁的起步等因素影响,正常骑行中的均衡踏频应该在84左右,还是比较高的,哈哈。
附此次骑行参数:
trip dist(骑行距离) 115.6 km
trip time(骑行时间) 5:06
avg speed(平均速度) 22.66km/h
avg cadence(平均踏频) 82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