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渡拒马河(三) 一零五一行记(三)--十渡拒马河 D3(2010年5月3号):赵各庄-野三坡-十渡-房山-南苑-亦庄(180km) 五点多,起来洗漱完,按照昨夜店老板的交代,不用打招呼,直接开了院后门就走。在镇上吃完早餐,收拾清楚七点多找到108国道,继续往野山坡出发。昨天问了下老板,这往野三坡一路的路况怎样,她告诉我,一路上都是平路,挺好走的。后来发现她说的平路,一直都是上坡下坡,也许她的理解路上没有坑坑洼洼就叫平路,有点崩溃。这几天的旅途,还有个有趣的问题,跟女人打听路,大多数时候都有点不切实际,除了不知道的,就是与实际相差甚远的。 上了108国道,翻了一个小山梁子,遇上了另一个一直担心的问题,走之前去了好几个地方买头灯准备过隧道用,结果没买到。以前走山路好几次的恐怖经历就是过隧道,隧道如果比较长的话,里面根本看不见,车鸣声在里面又回音特别大,很恐怖。幸好这一路上就遇到这一个隧道,也不是很长。到下一个有地方住的地方时在十五公里以后的事情了,到野山坡是三十公里的事情了,昨天听从劝告留下来没走时完全明智的决定,不然这一路的坡又是夜路真不敢想象。 十三公里以后就是拒马河了,刚开始挺新鲜,河的两边都是山涧,觉得挺优美,走在峡谷之中很是惬意,想起四年前的渭河峡谷。如今的拒马河基本上都已经干涸,只有很小的水流。一路上随处可见小水坝,把水蓄起来,开一个小口放水,美其名曰漂流。所谓泉水湾漂亮,所谓百里峡漂流……顺着拒马河,东二十公里到野三坡,再东三十公里到十渡。再到最末端的一渡,全部是这个调子。不过大家都愿意这么玩,想来也是有他的道理的。顺流而下,河边满是不搭调的农家院。十八渡到十渡之间人迹较少,环境适宜不少;过了十渡到一渡,过度商业开发下的景区被游客破坏得惨不忍睹,到处的人,满地的垃圾。我就当他们不存在,只管看我自己的风景,别是一番风味。 一路无话,山水相映,风景无限,咔嚓,到此一游,咔嚓,还是到此一游。 可能是受国家地理及BBC所拍摄的唯美的野外世界所影响,我对自己在现实世界中所看到的风景没觉得有一点美感。有朋友就曾经批评过我:“出去玩的时候,对什么风景都不屑一顾,都觉得这种风景见得多了,既然如此你还干嘛出来玩?”想来也是,既然出来观光,就应该高高兴兴才是,把所见的每一处地方都当风景,毕竟摄影作品中的风景跟实际是有差别的。 十渡东二十公里就是张坊,想着马上就是密集的人类,补给不成问题,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把水都喝干了。想着距离我的出租小屋还有一百公里,又不想原路返回,准备走一条不从韩林河过的近路,到云居寺的时候,又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走了西边往周口店去的那条路。越往前走,人和车越来越少,开始爬坡,走了几公里也没见个卖水的。这可如何是好,原路返回也是要爬坡的。再往前看,想不到都进北京地界三十公里了,还有一个几百米高的大山梁子。好不容易在路边看到一户农家,进去讨了点水喝,一口气喝了三瓶,农家主人很同情地对我说:“你家里要是知道了,肯定心疼得不行。肯定也是渴得不行了,不然农家的水你们肯定会嫌脏不喝的。”我可确实是渴得嗓子冒烟了,不灌点水,这几公里的山梁子我是无论如何都爬不上去的。上山的路上静悄悄,车都不常见到,偶尔看到从山上滚下路上的石头,联想中种种意外,心惊胆跳,脑子里一直对自己说:“我希望这是我最后一次一个人走远路,下次我一定要跟人同行”。一路上别人问得我最多的问题也是:“你怎么一个出来走这么远?怎么不找个伴同行?”其实我自己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我为什么要远行?又为何总选择独行?远行是为了把自己沉浸在祖国的大好河山当中?让自己长期以来内心的孤独在荒野中释放?是不是一直以来我的内心深处太过灰暗?沉淀自己没必要如何孤寂。下得山去到上中院,终于又看到人烟小卖部,又买了几瓶水,一打听这条路去周口店还得爬一座山梁子,比刚才这个山梁子还要抖。老板劝我一个人还是别爬了太危险,往东走有平路。想到山间那种死寂冷清,我听从了她的劝告,往东九公里后就到了大道。此后再无风景,过房山,在战战兢兢中走完了十几里的没有路灯的夜路到南苑,又经历了最难熬的十几公里,终于回到了出租房,洗澡睡觉,真美。 这一次远行的结束,也是下一次远行的开始,下一次,我希望有人同行。从某校友的空间上看到,本科时的某老乡五一前结婚了。那一个生活中貌似也经常独行的他终于有人同行。在这黑压压的人海中,工作生活的世界里,谁能伴我不再独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