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于 2009-7-15 11: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黄衫”同学终于出现了 o(∩_∩)o...
其实跑长途也是有窍门的,就如贺大叔说的那样,匀着劲儿来,合理分配自己的体力。很多老鸟出行,往往都是去程慢,回程快。
另外就是选择合适的齿比和踏频。齿比太大,膝盖压力就大,很容易产生损伤,而且容易疲劳。而且不正确的轮盘位置,回导致链条角度过大,更容易损坏。
说到齿比问题,很多初学者不太容易弄明白,这里有一个简单的计算公式供参考:
速度(km/h)=踏频*齿比*轮圈周长*60/1000
对普通人来说,踏频在80-90次/分钟,效率是最高的;轮圈周长的单位是米;齿比就是牙盘齿数/飞轮齿数。
有了上面几个变量,你就可以根据你需要的巡航速度,计算出你所需要的正确齿比。比如,我想平路30巡航,选择踏频90,我的轮圈周长是2.075米,则根据公式,我所需要的齿比是2.67
普通山地牙盘的齿数一般都是大盘42齿,中盘32齿,小盘22齿,计算一下就能知道要用那个飞轮了。当然,还要记得看看计算出的齿比倾斜度是不是合适。
我一般平路中盘带6号飞轮起步,速度26-29;热身以后换大盘带5号飞轮,速度30-33,想冲刺就大盘带6号,35-39,那天追公路的时候用到了7号飞轮,瞬间4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