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亲,以车会友,扩大圈子。注册一下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
在北京,我生活了25年,从小,我就十分羡慕能开车的,并不是羡慕他们有可以把车从一个地方开到另外一个地方的能力,而是羡慕他们可以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小学大概3年级时,爸爸也开车了,当他们看到爸爸开车来接我时,我感到的不是自豪和骄傲,因为我更羡慕那些家就在附近,或者可以自由骑车的同学,只是,在周末的时候,爸爸开车带着我出去玩,我在车里,很舒适也很惬意,我下车,身边的人看见我,我也会莫名的感到一丝虚荣,因为那时候开车的没有现在的这么多。
爸爸开着车,我反感自行车,也反感路人,因为他们很多都并不遵守交通规则,他们有着“汽车不敢撞人”的心理优势,所以,我还有着开汽车是成功人士,开汽车的人素质高这种“情结”。
多年以后,我发现路人,骑车人都不得不遵守交通规则了,因为汽车耀武扬威,轻视国人的生命,城里还好,城外更是这样,自行车道越来越少,道路越来越窄,环境和天气越来越差,人们都躲在汽车了,关了起来。
于是我喜欢上骑车,喜欢那种自由的感觉。
在成长的过程中,出于童年时那种对于开汽车感觉的热爱,我学车,爸爸也会在陪同中让我开上路,我承认,我喜欢踩油门,我就像所有路上喜欢开快车的司机心理一样,因为,汽车如果不开快,那还有什么意思,同时,我发现在我开车时的心理有种莫名的冲动,就是“绝对的心理优势”对于其它交通工具的不尊重,我也经常开到自行车道,只是我从来不对自行车按喇叭,因为我觉得那是很SB的一件事情,我也从不开上人行便道,因为那是更SB的一件事。
所以我总结下:
人在开车时,会有“绝对的心理优势”通常会表现为淡定,他们会误把自己的优势当成资本,他们会和你理论,当他们发现他们自己是个SB的时候,会突然泄气,就像有的车友讲的,像个闷罐。我曾经有过这样的小事件,就是对于其它交通工具的不尊重,但我仍有50%的理,不过好在我承认了错误,承担了后果。
当然,不可否认,这种心理优势如果伴随人生长期发展过程,会变态,会变得无比的肮脏,因为这里面两个附加诟病,就是虚荣与虚伪,于是他们就会在自行车道耍威风,甚至在人行道上去轻视生命。
开车与骑车是人生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经历,也存在这曼妙的关系,我们谁不是从小就骑车,自行车情结恐怕绝大多数城市里的孩子都是有的,只是后来很多也许都忘了本了,这个城市被汽车所统治,我们在夹缝中享受着得来不易的自行车时光。
自行车渐渐的走向了另类,而汽车却早已是归于传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