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儿一周都有点儿郁闷,屁大一个民营公司,原本抱团儿的董事会成员之间开始了互相较量。这世道,人都怎么了?不明白。
散散心去吧——早上5:45出骑,漫无目的。
其实也不是,前几天计划好了今日从东落坡村反爬牛角岭休闲。坛子里近几日总在说新潭王路的话题,心想:干脆一试,强度大一点儿,对自己发发狠,以解胸中之块垒。而且到王平后还是可以顺路东落坡,完成原计划。
遂拐向莲石路方向,一直向西。
过远洋天地(似乎是)不久,眼见前边一位骑客直接上了莲石快速路,还回头看了偶一眼。明白了:他根本不愿理会快速路下那些乱七八糟不知怎么走、且尘土飞扬的单车道,准备一杵子扎到石门营环岛。多方便,聪明!偶不敢!风云知道了也不干!老老实实在下边苟且吧。
偶也向西,七拐八拐的,过水屯水库,到了石门营环岛,没绕岛,抄了一把近。
然后9公里缓坡,很轻松,到戒台寺路口。下车拍照,休息。屁屁刚落坐,那骑客也上来了(偶认得骑行服),一摘头盔,原来是位老者,对偶说:我看见你了,你怎么不跟着我上莲石路?偶说不敢,他说:怕违规?没警察!不过确实危险,没紧急停车带,压着白线走,汽车嗖嗖的贴着身边过。
他在石门营环岛西北角等骑友(偶抄了近,当然看不见),骑友慢,他先上来了。两人开聊,得知他骑过敦煌、青海湖、云南大山,还有柬埔寨、海南和越南——真乱!他的老款ATX750已经跑了三万公里,的确是老鸟强人!
等了一刻钟,他的骑友男男女女8、9个上来了,老者居多。他们也走潭王路,也是探路的。索性一同放坡9公里,到潭柘寺镇。路过一个早点摊儿,他们全都下车落坐,想吃油饼喝豆浆,补充体力。偶只想喝,不想吃,遂分手。先行至距潭柘寺3公里的潭王路口,也即南辛房村街口。那儿有个小卖部,停车买水,知道26公里无法补水,就咣咣干了两瓶。车上带的两瓶水、两听易拉罐不到万不得已不动。
上路,缓坡13公里,坡度与爬戒台寺差不多,相对轻松。唯一要命的是日头,偶还时不时下车拍照,折腾到赵家台坡顶时,已是汗流浃背了。动了储备,干掉一瓶一罐。找了个阴凉(说实话,真不好找)休息,咦!莲石路骑客就在阴凉里,估计是偶拍吊车时过去的,没注意。挤了挤,一块儿坐下了,继续开聊。
倒叙上坡途中所见:路刚修好,两边多是松动的裸石,石上植被全无。不说不美,那大小落石就到处都是,骑行时只好逆行躲开危险落石区。过X009路段时,见一大型履带式铲车和一大型吊车在山崖边处理浮石,两边各一辆轿车堵在那里。单车无碍,绕边而过。只是时不时抬头看一下山崖,小心前行。果然,过X010时,前边10余米处哗啦一下,一堆石块落下,赶紧下车,等了十余秒,看看再无动静,加快踏频过去。途中只见海淀登山队前导嗖嗖地过去,似无惧色,佩服!
由是想到,道路施工,必然破坏生态植被。潭王路的植被表层土根本就不是土,只是一种碎石堆积层,那原有植被想必是需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有了形,如今一朝破坏,怕是几十年都不易恢复(看上传片子吧,很惨的)。所以偶觉得,不到非建不可,不可以随便动土!就像三峡!?呀!莫谈国事!
继续正文:
偶们干等着,海淀登山队俩公路也等着,他们在远远的另一处屁大点儿的阴凉躲着,一样,偶们也屁大点儿。10分钟之后,海淀登山队的大批人马到了,没那么多阴凉,全都晒着休息,补水。偶和莲石路骑客(偶不知其姓谁名甚,就起了此名儿)等着。30分钟之后,一队三、四骑杀到,一水的帅仔。一问,蓝云大师的风云先头部队(他们出来的肯定晚。偶没见过蓝云,不知是否在其中,偶是新人,他们恐怕也没见过偶。各位,穿红圆领衫黑骑行短裤、人五人六儿坐着乘凉——说乘热更合适、身边放着空易拉罐、跟一个老头儿侃大山的就是偶),同样没阴凉可寻,同样晒着补水等人。顺便说一句,随着日头近顶,偶们的阴凉早没了。
又等了10分钟。各位听好了,偶等谁呀?40分钟啦,全耽误啦!偏偏莲石路骑客眉飞色舞,唾沫星子乱飞地向偶讲解煮红景天水饭后喝,能增加耐力,爬坡时贼有用。而他的骑友只上来两位,大队何时登顶呀?而人家海淀登山队人快齐了,随时可以放下去。偶不听了,找了个话空子打断,说明偶放下去之后还有一个大坡呢,耽误不起。看得出,他有些悻悻。对不起啦老哥!如有机会看到帖子请谅解。
一路13公里放坡(应该很爽,但很不爽,原因看后续),此时,风云部分人马也开始放坡(询问得知,豪客有事没来,偶说怎么没见呢)。一路频频下车拍照,今天空气不好,无风,所以雾霭重重,远景不清晰,一大缺憾。如此至王平大街口,海淀登山队和部分风云队员在那里休整。
向西骑了一公里,想买熟肉吃,没找到,返回街口未停,骑向东落坡。
放坡倒叙:随时可见被废弃的村舍,拍了几张。重点如下:1.下到十字道时,偶将车停在崖坡下,准备爬上去拍关城(据说是明代的),正琢磨从哪边上呢,后边有骑友过来问偶:是不是饿坏了,找野果呢?我这儿有吃的。嗨,哪儿跟哪儿呀!赶紧解释。人家走了,偶就想起风云那位爬灵山日行230公里的QS,饿得吃榆树叶,刚吃完登顶10分钟就是饭店!不禁哑然失笑,爬上去拍照的心情也没了,就在下边胡乱仰拍了一张。2.下到北岭,将车放到指示牌处准备拍照,正取景时,发现镜头中出现了俩非人类活物(说明:整条潭王路,除了骑友,基本未发现活物)。一看,俩狗,是从坡下的废墟中出来的,一大一小,全是柴狗。
它们渐渐逼近。偶掏了掏腰包,取出那把豪客见过的水果刀,打开刀刃冲它们晃了晃。坏了,大的倒没什么,那小的反而从喉咙中发出低低的吼声,这是攻击的前奏!再看它的眼睛,是红的!糟了!偶没动,知道马上撒丫子的后果。用眼角扫了扫周围,哪有树枝棍子之类的东东呀,连刚才四处可见的碎石块也没有。偶只有——加速跑!用极快的动作上车,玩儿命蹬踏,玩儿命加速。下坡时已调到3—7,现在赶紧3—8,速度肯定上了50余(偶没码表,猜的。现在要是爬坡呢?那就掉头回客吧您!),耳边风声呼呼的。大狗没动,小红眼儿吼叫着追上来,速度也是50余(因为几乎跟偶平行嘛)。追了300米左右(这小畜牲真有耐力),前边是个U型弯道,偶忘了用了什么方法过弯,总之极快(这个要总结,以后可成过弯专家)。偶用眼角看那几乎并行的小红眼儿,哈!它没刹车!!!过弯失败!身子啪地甩到崖壁上——身后一串哀号,偶脱险了!
真是后怕,偶短裤光腿儿,它红眼儿大牙,万一咬上————挂啦!OVER啦!死啦死啦!
以至于一路上只要看到狗,不看大小,只看眼睛,成毛病了。
今儿的骑行,路逢落石,遭遇疯狗,全让偶赶上啦,倒霉催的!不过换个角度,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也未可知。
骑行几公里就到韭园,先到上次汪哥带队去的那家饭店,一看傻了,饭馆拆的成了平地,毛爪不剩。只好去山窝窝吃20元随便吃的饭,没好的,只有玉米粥、韭菜馅饼外带山野菜、豆腐之类的东东。
饭后顺路继续爬坡,缓坡1公里之后有一岔路口,左行上水泥路合计4公里(陡坡,部分路段中坡),坡顶处下去就是京西古道北段和牛角岭明代关城。坡顶有个售票亭,每人10元(偶去年开车从水峪嘴方向上来过,当时不收费)。商量了一下,交了5块钱,给了偶一张卫生管理费票。扛车下到古道的关城前拍照。此段古道是京西古道的精华部分,长度2公里。蹄窝残迹支离遍布,关城废墟苍劲写意,想象古人在此关城西望,心中就有一种历史感在折腾。
下坡5公里,坡陡弯急。穿过一个颇具质感的石砌过街门洞,就到了水峪嘴村靠河边的前街。沿此路直行,通向209道(不是G109,G109在河对岸,209可能是区道编号)。此时回望身后雾霭中的牛角岭,很是雄伟奇峻。
沿209前行,到琉璃渠,已骑过一公里又返回,进街中拍明代过街楼、现代琉璃牌楼、琉璃生产厂等处。
走三家店水库,双峪环岛,沿阜石路到百万庄,进家门16:45.
因为是单飞,走走停停拍拍,没什么紧迫感,总体感觉不是很累(两件意外之事单论)。偶没码表,总骑程和时速均不知。
说明一下,牛角岭关城古道已经有骑友去过了,并在坛子里发过作业,是从水峪嘴正爬。偶是反爬,东落坡的海拔比水峪嘴高,所以同样爬牛角岭,反爬比正爬要讨巧。
一不注意,敲成了豆腐帐,全是废话。各位尽可不看,只需记住两点:
1.
潭王路骑行时一定要注意崖坡浮石状况,特别是雨后。
2.
如果单飞,过废弃村庄时尽可能不要停留。最好多人约伴骑行(偶问过海淀登山队了,他们就没遇到狗),狗不欺众嘛。
其实今儿的经历很丰富,很过瘾,稍稍有点儿惊心动魄哈。
心中块垒一扫而空,想好了———要掐你们掐去,偶不掺和,真TMD!
文字作业好对付,可以快些,键盘敲出就先上了。
片子不少,80多张,要挑着上,还要缩小些,还要剪裁(偶就纳闷了,侯哥上图怎么那么快?),偏偏偶又不太会上传图片,也不太会插写文字说明,看坛子里的作业指导,试试吧。各位别急。
哪位大虾指点一下?敬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