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以车会友,扩大圈子。注册一下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
鹫峰山游记 2011年7月9日,谋划已久的鹫峰山骑游计划终于成行。弥漫在唐山上空好几日的混沌雾气,在这一天的清晨化解。阳光温柔的撒在大地,微风习习,几片白云悠闲地摇曳在朗朗晴空中。我们众多骑友集合在火炬大厦前,出行的加上送行的居然也有二十多人,大家亲密的互相问候鼓励一番,如同在欢送考察南极的队员。其实,我们此去不过90公里,往返行程也就是两天。而面对各位前辈、后生的祝福,我们还是心情异常激动。本次骑游鹫峰山的有领队老头乐、军师秀才、大内总管老知青、侠姐、文文、岁月和阿里,平均年龄59,除阿里外,都是久经沙场,南征北战的大将。 队伍出发了,“远征”将士一路领先,送行大队尾随其后,晨曦在飞转的车轮下闪着耀眼的光芒。当里程表走过10公里,送行的队伍告别了我们返回唐山,我们一行七人开始向目的地挺进。 队伍进入112国道,迎接我们的是嘈杂的机动车和遮天蔽日的烟尘,我们加快速度疾步前行,如同拼杀在硝烟弥漫的战场。车子的平均速度27Km/h.一直到进入遵化境内,路况才开始好转,空气也渐渐清新起来。11点,我们进入遵化市区,青铜铸造的奔马雕塑,在路口接着我们这些远方的客人,一眼望过去宽宽的马路齐齐的路灯;眺望市区尽头,青山环绕紫气奔腾,遵化的确是个旅游好地方。我们在城北午餐,酒足饭饱后稍作休整就出发了,正午时光,烈日当头,我们在路人的关注中穿行在市区的街道上,艰辛挤出汗水也生成了快乐。在经过一段将近20公里的慢慢上坡后,我们来到了骑游第一站——禅林寺。 禅林寺自然风景名胜区位于遵化侯家寨乡境内。北靠万里长城,南临遵化市区,东连鹫峰山,西接清东陵,总面积1平方公里。景区以四古著称: 古山——五峰山。据遵化州志记载:山有五峰,中峰撑出云表,其四峰侧立,如拱为伛,真奇观哉! 古树——杏。当地流传着:“先有禅林后有边(边:指边关,既长城),银杏还在禅林前”的说法。据悉,在禅林古寺周围长着的十三株(一雄十二雌)银杏树,植于秦代,树龄2000年以上。至今仍枝繁叶茂,果实累累 古寺——禅林寺。原名云昌寺,建年无考,后经东晋重修、辽统复修,更名为禅林寺,距今在1700年以上。该寺毁于抗日战争时期,2000年重修,颇具规模。 古城——万里长城。禅林寺景区北依燕山,万里长城雄踞群峦之颠,这段长城建于北齐、明代复修,原汁原味。 走出禅林寺,大家吃上了遵化的冰棒棒,老知青拿出葫芦丝为大家吹奏起来,婚誓、洪湖水浪打浪、唱支山歌给党听、梁祝……一曲曲悠扬丝韵,撩动起我们的心弦,岁月,文文、侠姐……大家轻轻地吟唱着往昔,阿里忙前忙后的拍照录像。那红红的古刹、、绿绿的山林,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一切是如此的美丽和谐。 下午4点我们来到旅途第二站鹫峰山,住进了前山寨的一座农家小院。这是一个典型的现代化农家小院,乡土气息的院落中,随处可见的是现代花的设备。太阳能热水器、饮水机、全自动洗衣机、壁挂式液晶彩电、还有水冲厕所……直让我们这些“城里人”惊叹不已。在这里我们洗去了满身的尘土和燥热,也洗去了一天来的疲劳。点好了晚餐,大家围坐在大床上又甩一阵扑克牌,老乡就来叫吃饭了。香喷喷的二米粥,外焦里嫩的家常饼,时令菜蔬、白酒饮料,大家谈笑生风,举杯开怀畅饮,风扫残云般的晚饭过后,酒足饭饱的人们又杀开一个大西瓜……半个月亮升起又落下,漫天的星星数也数不清,还有那久违的北斗七星,更是让大家回忆起儿时的童话,眼见着三星已经接近正南,大家还没有睡意,为了明天早起登山计划,领队只好强行把我们解散了——睡觉。 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山村的夜晚是那么宁静。远处偶尔会有一、两声犬吠传来,躺在舒适的大床上,我们很快就进入梦乡。 7月10日,旅途第二天,清晨5点,睡梦中的我们被叫起,小院已是早餐飘香了,还是香喷喷的二米粥,加上小蒸包。带足了零食饮水,我们开始登山了。 鹫峰山位于燕山南麓。这里森林广阔,群落性植物品种珍稀,有着完好的生态环境及深远的文化底蕴。早在1992年就已经引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注。 走在修建平整的柏油路上,大家一边辨认着道路两旁各种果树一边欣赏着远山的美景,很快就走到山门前。看的出这是一座新建的山门,传统的雕梁画栋,气势宏伟的挺立在进山的路口。大家在这里合影留念后开始向鹫峰山攀登,沿途民族英雄戚继光“戎马遗鞍”石和“息园”遗址向我们诉说着它的光辉的历史和悠久的文化,新修建的汉白玉观音菩萨以她那慈祥温厚胸怀迎接着我们这些远方来的客人。 大约半小时的光景,我们就来到舍身台下的栖云寺门前。这是一个外看很不起眼的小寺院,掩映在郁郁葱葱的山林中,庄重古朴。进得院内才发现,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寺庙,他承载着近2000年的历史。小小的寺院内古柏参天香烟缭绕,奇特的是这三棵古柏形态各异,被称作老大的是独根独干,老二则独根双干,老三呢不用说也知道,当然是独根三干了。粗粗的树干足有有三人合围之粗。院里还存有清朝历代皇帝留下墨宝,至今保存基本完好。 走出栖云寺,一鼓作气登临舍身台,这是一块高达数丈的奇峰巨石,顶部有一处10平方米左右的平台上刻这舍身台三个大字,顶端还刻有莲花和棋盘。相传一得道佛祖在此山修行,为弘扬佛法,舍身纵向悬崖,化作莲花,故后人称此台为舍身台。站在最高点举目眺望只见云雾中峰耸峦叠,嵯峨险怪,悬崖峭壁,群峰涌翠,一条暗黄色的长城沿着山脉蜿蜒山脊,数座箭楼挺立在山峰之巅,此山果然雄奇!我们驻足于此,久久不愿离去,每一个角落都留下我们的足迹,我们在这里指点江山,英气豪发,大有为国为民披挂上阵之势,完全忘记自己都已是花甲之人。 大约8点,我们开始爬长城了,这里的长城是以石头垒砌,宽则1.2米,窄则仅0.7米,高度也就一人之高。很向近代战争中的掩体形式,真不知道这么低矮的长城怎么能抵御身高马大的金人。登上最东端的箭楼,长城也到此为止了,残破的箭楼挺立在山峰之颠,以自己的沧桑向我们诉说着悠长的历史。这里海拔889米,是鹫峰制高点。 下山的路是一条沿着山边的土路,我们穿行在密云中,不时的为脚下的枝藤攀绊,像是不忍放我们这些大山的知音离去,我们回头仰望着曾经走过的路,将他们深深地扎根于脑海。 再见了,可爱的山峦,再见了,多彩的密林。我们还会来的! 回到驻地,我们整理好行囊,告别了房东,踏上了回家之路。 愉快的骑游旅程结束了。鹫峰山之行,留给我们的记忆是美好的,骑游者也已自己的勇气和顽强为自己的骑游经历谱写了新的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