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64|回复: 4

和小朋友说读书

[复制链接]

730

风云币

0

活动币

917

积分

木甲骑士

积分
917
发表于 2011-8-20 00: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亲,以车会友,扩大圈子。注册一下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
       偶尔闲聊,和群里的朋友谈到了教育孩子的问题。说到了孩子该读什么书,与群友有了分歧,他不赞同我说的那些书目,不过他也没有说出孩子该读什么书好,末了不了了之。

    说实话,我是个难缠的人,既然这个问题已经提出了,而且对当下教育孩子也确实至关重要,索性就坚持到底,对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这个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毕竟孩子说大了是祖国的花朵,说小了是家庭的未来。巧的是,好友李泳也在思考这个问题。他是中科院的教师,不仅精通本专业的专业理论,更深谙文学、诗词、书画、音律、考究古训等。他写了一些经典的书单,我发在新浪博客里,希望有孩子的朋友们可以看看,能给您带来启示那是最好不过的了。
身边的朋友戏谑我说——你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自己还没有成家呢!我淡然一笑,俺就是这个习性,喜欢多管闲事,毕竟我也是从小孩过来的。哈哈!好友李泳给出了一些自然科学方面的书单,后面的博文我会列出一些人文学科方面的书单,敬请大家关注!
   
最后周末到了,顺祝朋友们愉快开心!
                                          
                                          和小朋友说读书
                                                                —— 李泳(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

和几个对数学物理感兴趣的初中同学相约在一家茶馆,谈读书的事儿。不过,这儿写的和那儿谈的,还是不大一样。

我问他们为什么喜欢数学,回答是解题有趣——解出一道题感觉很好,没有解决,感觉也好(怎么好呢)。这个感觉我想是普遍的;有点儿奇怪且遗憾的是,没同学说到数学的“美”(不管什么样的美)——假如问一个人为什么喜欢西湖,他说划船好玩儿,我会同样对他的感觉感到奇怪。当然,也许是他们已经习“美”为常,而我少见多怪了。

喜欢数学的同学似乎天生喜欢数论——可“正统的”数学课本里似乎没有基础数论(为什么呢?现在有了吗?)——有同学问我(或者考我)怎么证明Fermat小定理(我当然不会证明那个“大”定理),我老实坦白,忘了——你可以去看看柯朗的《数学是什么》(新译本叫《什么是数学》,网上还能很便宜地买到:
http://www.amazon.cn/什么是数学-对思想和方法的基本研究-R·柯朗/dp/B001142AKW/ref=sr_1_1?s=books&ie=UTF8&qid=1304730050&sr=1-1

那本书今年70岁了,小时候看它,能看到很多课本外的东西,如射影几何和拓扑学——借大数学家外耳(Hermann Weyl)的话说,那些东西是数学的“血脉”(life blood of our science)。

有趣的是,当你进入大学的时候,可能在图书馆看到同一个作者的一本别致的教科书《微积分》(Differential and Integral Calculus)……(关于那本“什么”,柯老师似乎有点儿不光彩的历史:大约3/4的内容是Robbins写的,但版权和版税都被老柯独占了。有趣的是,《数学物理方法》是他一个人写的,却要署上Hilbert的大名,希望表现一点“Hilbert的精神”。)

同学们的物理,显然没有数学那么具体——好像牛顿定律还没开始学呢——那么好,可以跟着Tompkins先生去“奇遇”,看看伽莫夫(G. Gamow)的《物理世界奇遇记》和那个系列里的其他几本小书:
http://www.amazon.cn/物理世界奇遇记-伽莫夫/dp/B00114CFO8/ref=sr_1_2?s=books&ie=UTF8&qid=1304729804&sr=1-2这些书,我想最好是在学物理之前看,然后用以后学的物理来修正从它们那儿得到的图像。我不太喜欢用比喻和童话的形式来讲物理,那些看似直观的图像,在没有概念的同学眼里,也许有着不一样的“寓意”。

家长要我给同学们开书单儿,我先想到还是我经常念叨的爱丽丝小妹妹(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 & Through the Looking-Glass)——不论对小学生还是对博士生,我都要推荐它。如果喜欢数学的同学没有从中读出数学的乐趣来,可能就要重新想想看:什么是数学?

当年看过的书,大都记不清了,但肯定不看为了考试的书。如今“教辅”铺天盖地,每当我看见它们,就在心里呼唤,也为天下的小朋友们祈祷:始皇帝呀,回来吧,再放一把火!  当然,这些话没对小同学说——现在随便说说,算对我过去的回忆,而不敢做今天的期待。

我们课堂内外曾流行过Gardner的《啊哈,灵机一动》(Aha, Insight,科学出版社有中英文本,和Gamow那本在同一个系列),然后兴起“悖论”的热情,热过如今的脑筋急转弯。因为“悖论”,知道了理发师和罗素。当然,那时没有读过罗素的西方哲学——可爱因斯坦在那个年龄都读康师傅(康德)了,如今的同学应该更聪明,但距离那些前辈也真的更加遥远了,为什么呢?

比“悖论”更“正规”一点儿书是波利亚(G. Polya)的《数学与猜想》和《怎样解题》。波老讲“解题”,也许不如奥数班的老师那么有绝招,但招式也许能训练几只解题的机械手,却未必能培养数学的头脑。

几个同学似乎对文艺不感兴趣,数学和艺术似乎真的分离了,正如文科与理科诀别。他们的语文,好像只是为了写作文。在我看来,作文不是一门功课,而应该是一种“本能”,就像说话是本能一样。你想怎么把话说好,说明白,说优美,就是在写作文。本来,很多同学随便写的感想都是好文章,可写出来的“作文”真就成了新八股的“习作”——那些东西,除了做官儿的当看家的本领,在任何地方都是一堆垃圾。

我们的刊物主编常抱怨某些博士先生们的文字连中学生都不如,我说他们去小学复读都不够格,最好重新读幼儿园——可见写文章与“学问”没有关系。

多读文艺作品——我不知道现代的谁好,只能说多读古代诗文。时下古诗文选本很多,垃圾也多。特别是那些打着“国学”旗号的白话翻译,多半儿是垃圾。还有些所谓“注释”,只是把大家知道的注了,真正疑难的还是空白。好的注释应该像大山里的石阶小径,领你曲径通幽;坏的注释只不过是一个广告牌子,除了写一个名字,什么都没说。看看钱钟书先生的《宋诗选注》,他写的注释比他选的诗歌本身更有趣,更有意思,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读古代诗文,有三本很好的理论指导——周振甫先生的《诗词例话》、《文章例话》和《小说例话》(中国青年出版社)。古人的文学评论和理论很零散,成百上千的诗话、词话、文话和笔记,我们不可能都找来读。周先生的这几本小书,对它们进行了分门别类的整理,还选取典型的片段来剖析,真是学中国文学传统的捷径。




本文链接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79992&do=blog&id=442108

彪悍的跑步,从不问理由!

11万

风云币

0

活动币

17万

积分

金甲骑士

京郊一笨驴

积分
172449
QQ
发表于 2011-8-20 05: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快乐骑行 开心生活

7万

风云币

0

活动币

12万

积分

金甲骑士

积分
127710
QQ
发表于 2011-8-20 08:4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平平淡淡才是真……

800

风云币

0

活动币

876

积分

木甲骑士

积分
876
QQ
发表于 2011-8-20 08:50:4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必须顶,最近一直对数学和物理产生极大兴趣
风云信条:戴头盔,不喝酒,慢下坡。不抛弃队友,不放弃努力。

4万

风云币

0

活动币

6万

积分

金甲骑士

骑行修行

积分
69575
发表于 2011-8-20 20: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骑行,我快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